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推荐:王安江(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9日14:01 CCTV
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推荐:王安江(图)
依然清苦的生活

  王安江,一位年逾七旬的苗族老人。四十多年来,他为了搜集整理苗族古歌,足迹踏遍了全国乃至越南、缅甸等地的苗族人聚居区。在这个艰辛的过程中,他以乞食为生,穿破了数百双草鞋,甚至家破人亡!为什么?!他难道是为了自己的名利?为了组织交给他的任务?还是仅仅为了满足个人的兴致?他为什么要如此疯魔般的执著于苗族古歌的搜集整理呢?

  2007年10月,我带着种种百思不得其解的疑惑来到了老人居住的村庄——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乡棉花坪村。这是一个有二百多户人家的自然村寨,在群山的怀抱里安静得就像一幅画。那古老的屋舍、村民的衣着和表情,足以让现代都市的人给他们扣上十顶贫困落后的帽子。但这些都在我的意料之中,因为我曾经走过许多许多的中国村寨,他们的情形都大同小异。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平凡和宁静中,却往往潜藏着足以让全世界感动的人物。王安江就是这样的人。

  王安江出生于1935年10月。自年少时,他就喜欢上了苗族古歌。但是,按照苗族的传统,古歌只能成年后方可学习。但王安江是个悟性极高的人,只要是他听过的古歌,他就立马会唱。这样的天赋也许注定了他今生的使命——收集整理苗族古歌。16岁时,他便师从当地的老歌师学习古歌。许多年后,他成了当地最年轻的古歌师。但是,王安江并没有因此满足,他想要学会所有的苗族古歌,他想通过古歌追溯到苗族祖先最远古的源头和最深邃玄妙的智慧。于是他出发了。他穿上草鞋,背上水葫芦和行囊,告别妻儿老小就走出了山寨。也许他当初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一走就是四十年!这四十年里,他先后到过贵州、湖南、广西、云南、江西、广东、湖北等省的苗族聚居区以及越南、缅甸等地的苗族村落。他寻访各地苗族老歌师,并向他们请教。这四十年里,他风餐露宿,饿了就讨点饭吃,累了就在草垛上或屋檐下睡觉……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前,苗族是还是个没有文字的民族,苗族的历史和文化只能以古歌的形式一代代口传心授。时间久了,内容太多,为了避免遗忘,王安江开始学习苗语(苗语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由语言文字工作者创编),他要用文字把古歌记录下来。这可以说是苗族历史上了开天辟地的事情,王安江做到了。他从此一边收集,一边整理记录。直到90年代初,他终于收集整理完成苗族古歌12卷,共数百万字。

  也就是在这时,不幸开始降临到他的头上——他的老伴到了肝癌晚期。她为此痛不欲生,因为他知道这辈子欠她的太多太多,而且已经没有机会弥补了。他明白,在他不在家的这四十年里,老伴有多艰难,却一直默默地支持他的梦想。

  老伴走了,他的四个儿子突然失去了相依为命母亲,开始把所有的不满和怨愤都发泄到到他的头上。而且当时家里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二儿子考上了大学也只能放弃。就这样,在老伴去世后的第十天,二儿子也在绝望中服毒自杀了。一时间,村寨里所有不解的目光和讥讽的话如潮水般涌来,老人家就这么默默地一个人扛着,以至于心力日渐衰弱。但是他没有倒下去,他还有最后的使命没有完成,他要把收集来的十二部苗族古歌出版,而且要让这些古歌传唱下去,把祖先们留下来的智慧传承下去,他要让年轻人来学习。因为他知道,有能力书写苗族古歌的就他一个人了,而且许多古歌只有他一个人会唱,如果他死了,苗族古歌的很大一部分将会永远失传。

  可是,村里的年轻人大多数都出去打工了,留下来的年轻人早已志不在此,他们喜欢的是当下都市里流行的小情歌,对于自己祖先传唱了几千年的古歌早已是嗤之以鼻。王安江几乎绝望了。去年冬天,心脏病发作差点要了他的命,他感到自己时日不多了,但是他依然盼望着,他坚信有朝一日,人们能回过头来看到苗族古歌的价值。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