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遭集体性贩卖 隐私保护迫在眉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9日21:53 央视《法治在线》

  [导视]

  陌生来电 轻松骗走十万余元

  个人信息 成为骗局得手关键

  数万条神秘泄漏的手机号码

  谁在利用它们不断犯罪

  谁在出卖我们的隐私

  敬请收看第一现场《猜猜我是谁》

  猜猜我是谁

  [演播室]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今天的《法治在线》。手机收到垃圾短信,接到推销商品的陌生电话,我想这是现在很多人都会碰到的事情,面对这些,您可能会烦恼,也可能会置之不理,然而最近一段时间,有人却因为接了一个陌生号码打来的电话,就被骗走了十几万块钱,而被骗钱的还不止是一个人,这是怎么回事呢?

  [字幕] 2007年10月15日 北京 海淀

  [一组手机来电画面]

  [同期] 叶先生

  那天我是在办公室,电话里那人上来就说你是叶总吧。我一看号码不认识,我说你是哪位啊。

  [一组画面]

  [同期] 叶先生

  他说你猜猜我是谁,怎么连老朋友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了?他说他在深圳。

  [解说]

  叶先生在北京做建材生意,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在深圳更有很多大客户,听着话筒里似乎熟悉的声音,却怎么也猜不到对方的身份。

  [同期] 叶先生

  他知道我的名字,还知道我的手机号,我想肯定是以前的老朋友。我就随便猜了一个名字,我说你是不是刘总啊,那边说不是,我说那肯定是王总,那个人说你总算猜对了。

  [解说]

  电话里一阵寒暄后,这个王总告诉叶先生,此时他正在赶往北京的高速公路上,有一项房地产开发工程希望叶先生能够参与进来,听到有生意找上门,叶先生立即就和对方约定,第二天上午北京见面后详谈。

  [字幕] 2007年10月16日

  [解说]

  第二天一大早叶先生就来到办公室,推掉其他工作安排,专门等待老朋友的到来。然而左等右等,过了中午吃饭的时间,却突然接到了王总打来的电话。

  [同期]

  他说他在天津出车祸,把人撞了,身上没有带多少现金,让我赶快寄三万块钱,三万不够还要三万,后来一共是汇了十一万。

  [解说]

  叶先生按照王总提供的银行账号,先后汇了十一万块钱,本以为是帮了朋友一个大忙,然而他怎么也没想到,此后他这位老朋友的电话却再也打不通了。

  [现场声]

  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您拨打的电话已停机……

  [同期] 叶先生

  后来我赶快翻电话本,一看王总的手机根本就不是那个号,我就按电话本上的号给王总打电话,人家说从来就没打过这个电话,我想完了,肯定是上当了。

  [解说]

  意识到上当骗,叶先生立即到公安机关报案,在这里他才了解到,最近一段时间,北京已经有好几起类似案件发生,别人大都是被骗几千块钱,而他一下就给骗子寄了十一万,叶先生开始担心,自己的钱可能真的找不回了。

  [片花]

  茫茫人海 骗子究竟藏身何处

  千里追踪 警方如何擒获真凶

  [解说]

  叶先生担心自己的钱找不回来,并不是没有道理,即使警方最初面对这样的电话诈骗案,一时竟也无从着手。

  [同期]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 李国杰

  难度相当大,因为他当时就是给失主打完电话后,他手机肯定不用了,而且这个银行卡号经过我们侦查,也都不是他们自己真实身份,都是虚假的身份。

  [解说]

  通过手机、银行卡查不出骗子的真实身份,警方立即追踪这十一万块钱的银行取款记录,从取款地点也许能够分析出犯罪嫌疑人的活动范围。然而调查结果却让警方发现,他们远远低估了这伙骗子的狡猾程度。

  [同期]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 何鑫

  我们发现他们的取款人是在全国各地游走,就是通过他的那个账号的取款的地点的变动,和时间上的变动可以发现,他不是固定在一个地区,或者说一个市来取款,他永远是在动态下,在一个地区不会超过一个礼拜。

  [解说]

  按照犯罪嫌疑人的取款记录,警方从广州追到上海,从上海又追到河南、安徽、贵州、四川,让侦察员失望的是,狡猾的犯罪嫌疑人甚至在银行监控录像上,也没给警方留下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同期] 李国杰

  录像不是特别清楚,看见有一名男子,但是从图像上看,肯定看不出是什么地方人,这都不好说。

  [解说]

  前期侦查让警方意识到,他们这次面对的是一个高智商的犯罪团伙,对付这种老狐狸,最原始最传统的方法往往最有效,警方决定从头开始重新制定侦查方案。

  [同期] 李国杰

  嫌疑人使用的手机号一个是在广州,一个是在深圳,然后那个账号也是广州和深圳的,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决定成立专案组,前往广东省进行这个案件的侦查。

  [解说]

  广东,我国南方沿海的一个人口大省,要想在这里找到没有明确特征的犯罪嫌疑人谈何容易,这也是北京警方最初没有贸然来到这里的主要原因。

  [同期] 何鑫

  你怎么能从这些烦乱的线索中,最后找到线索,然后一步一步确定到你所抓捕的嫌疑人,这个侦查周期是很长的,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有困难,而且广东跟北京毕竟相隔几千公里,对当地情况也不了解,也不熟悉,所以说刚开始工作起来的时候,困难是很大。

  [解说]

  在广东当地警方的配合下,北京专案组一行六人在这里展开了艰难地侦查工作,从银行到电信部门,从城市到农村,一个月后,他们终于在难以数计的暂住人口中发现了可疑目标。

  [同期] 李国杰

  一般正常人早上上班的时候他都出去了,但是这个人一天天的都在家里边待着,而且只是晚上到了七八点钟的时候,才在家门口出来转转,就想这人30多岁的小伙子,不能整天在家待着吧 。

  [解说]

  这名可疑的男子名叫陈营,广东茂名市人,现在暂住在深圳市的一个居民小区内。经过侦查警方发现,在陈营租住的这个房间内,竟然还住着另外5名可疑男子,他们专门负责打电话进行诈骗,而陈营正是他们的幕后老板。

  [同期] 何鑫 5340

  如果有人说我肯汇钱了,那么作案人联系姓陈的老板,然后姓陈的老板会提供给他一个银行帐号,告诉你把钱让他打到这个卡号里,打完之后,姓陈的老板他手里有卡,他去取钱。

  [解说]

  通过外围调查警方确认,暂住在这个房间内的6嫌疑人,正是他们要寻找的手机诈骗团伙。2007年11月19号,抓捕行动开始了。

  [现场]

  [解说]

  在这个出租屋内,警方成功抓获包括陈营在内的6名犯罪嫌疑人,并且缴获大量作案用的手机和银行卡。

  [现场]

  银行卡哪来的?

  买的,150块钱一张。

  [解说]

  截止到2007年11月24号,北京警方先后抓获9名涉嫌手机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并将他们押解回北京,而跟随他们一起回来的,还有一件令所有人震惊的关键物证。

  [片花]

  犯罪现场惊现数万条手机号码

  信息泄漏究竟会给你带来

  怎样意想不到的严重危害

  请继续收看《法治聚焦》:谁来保护我的隐私

  [演播室]

  刚才的这起手机诈骗案让我们看到,犯罪嫌疑人之所以能够诈骗得手,他们对受害人个人信息的准确掌握是一个关键环节,那么这些远在广东的犯罪嫌疑人,是如何知道北京叶先生的手机号码的呢?

  [解说]

  在北京市公安局,侦查员向记者展示了他们此次缴获的作案工具,除了这些手机和银行卡,数百张印满了手机用户信息的白纸格外引人注目。

  [同期] 侦查员

  这些都是手机号码,我们粗略统计了一下,有五万多条。

  [解说]

  侦查员告诉记者,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些手机号码,犯罪嫌疑人行骗靠的可全都是它们。

  [同期] 何鑫

  可以增加作案的成功率,毕竟如果说我上来打电话,上来直呼您张某某、王某某,您肯定心里就想,最起码我可能不认识这人,但这人肯定认识我,这样就可以说这第一步就已经迈得很扎实了。

  [解说]

  有了这关键的第一步,骗子们接下来的招数就按部就班一一使出,并且屡试不爽。

  [同期] 犯罪嫌疑人

  就是让对方相信我是他的朋友,对方的朋友多嘛,他在电话上也不确认你是哪一个朋友,他说你是谁,你就说是。

  [解说]

  可以说,这些准确的手机用户信息,为犯罪嫌疑人诈骗成功提供了帮助,那么这些信息又是从何处而来呢?

  [同期]

  警察:被害人的电话号码哪来的?

  犯罪嫌疑人:网上有卖的,网上买的。

  [解说]

  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上,记者输入“手机名录”,立即就会出现大量专门买卖个人信息的网页,种类繁多,数量惊人。不仅如此,在街头,也有信息贩子公开推销个人信息。这一辆车里,全是形形色色的个人信息资料。光盘版的、印刷本的,任人选择。

  [记者暗访]

  信息贩子:这是交警队的,手机号啥的。

  记者:这个是什么的呀?

  信息贩子:北京各税务局的嘛。这是北京市各银行的。那是石景山青年联合会的。这是建行各行长的。这是业主的。这是附近一些大写字楼、宾馆的。

  [解说]

  这些册子包含了各行各业的人群,内容也非常详尽。例如这本车主名录,车主的姓名、手机、地址、车牌、车型一应俱全。有些资料上,甚至还有清晰的登记照。能够看出来,这些资料大多数是集体泄露的。

  [同期] 信息贩子

  这是花钱买来的,几千块钱买的一套资料。而且是多长时间出一期,多长时间出一期。

  [解说]

  信息贩子的话让我们震惊,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也许您的电话号码、邮箱、家庭住址等个人资料早已成为了别人买卖的商品,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陌生人的电话和短信随时会不请自来地闯入我们的生活。

  [同期]市民

  我觉得挺多的,天天都有。

  几乎一天十几次吧。

  挺烦。

  [演播室]

  面对这些无尽的烦恼,人们不禁要问,网站和信息贩子又是如何得到我们的个人信息,为什么我们刚买了房子,就会有房屋中介打电话询问要不要出租,为什么刚买了新车,就有无数保险公司的电话蜂拥而至,而现在更有甚者,我们刚刚旅行到一个新地方,手机很快就会接到各种广告短信,这些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解说]

  这是记者在上海出差时手机收到的广告短信,作为北京的移动用户,为何刚刚抵达上海就会收到当地商家发来的信息呢?

  [电话采访]

  你们是怎么知道我到上海了呢?

  这是我们广告部弄的。我们跟移动有协议,他会告诉我们的。每天都发上万条。

  [解说]

  这位先生的话,让记者感到震惊,为核实这一情况,记者随即电话询问了上海移动的客服电话。

  [电话采访] 10086

  我们肯定不会把您的信息泄露出去的,这不是我们泄露的。

  [解说]

  移动公司的回答消除了我们的担心,然而记者最初的疑问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答案,在一家销售个人信息的网站上记者发现,航空旅客的乘机仓位、手机号码都一清二楚,如果这些信息都是真实的,我们的旅行目的地又有什么秘密可言呢。

  至此,记者在这个问题上已经一头雾水,而这一情况,也正是目前人们面对个人信息泄露时的普遍困境。

  [同期] 市民

  你去举证谁呢?你这个信息可能登了十个地方,你不可能把十个地方都告了吧?即使是这个信息你就知道只留给这个地方,但是你怎么证明是人家把你这个信息透露出去的?

  [同期] 市民

  我接受不了也没有办法,我不可能去告他吧,再说我去告他可能也没有什么法律可以依据。

  [解说]

  北京的这起手机诈骗案已经明确告诉我们,个人信息的泄露不仅仅会打扰我们生活的安宁,更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安全隐患。面对这些威胁,我们发现自己赤手空拳,难以应对。现有的法律,暂时还没有为我们提供有力的武器。

  [同期]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周汉华

  我们国家涉及到隐私的概念的法律也制订了一些,但总的来说,现在的立法是散在的,分散的,保护的力度也不够,执法的机制也不健全。个人信息受到侵犯,找哪一个执法机关来保护,没有。通过民事诉讼的方法,维权成本很高,而且很难界定到底是不是侵犯了你的个人信息。传统上根据名誉权保护隐私,保护的范围很窄,我们传统的法律已经没有办法提供解决方案,很难给个人提供有效的救济渠道。

  [解说]

  据了解,针对这样的情况,一部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在酝酿当中,如何有效保护个人信息不受侵犯,已经成为现在每个手机用户的迫切需要。

  [同期] 中国公安大学 王大伟

  过去我们并不认为他是事的事,现在已经成了事了,信息泄露已经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不仅是个人,比如说企事业单位,服务性行业,怎么给用户保密,应该提到立法程序上来了。

  [演播室]

  我们希望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能够早日出台,然而现实的情况告诉我们,个人信息现在已经成为众多商家手中赚钱的商品,也是一些商家传播广告招揽生意的主要途径,而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又非常复杂,如何彻底解决这一难题,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部法律。好的感谢您收看今天的《法治在线》,再见。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