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银大厦:有关抱负与雄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0日13:24 中国新闻周刊

  ★ 文/叶李

  美国城市学家凯文·林奇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非专业人员根据自己的印象和记忆描画一张城市地图,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街道才会被非专业人员画出。在巴黎的地图上,这座城市只剩下艾菲尔铁塔、凯旋门和几条重要的街道。

  在人们的记忆与印象里留存下来的,就是这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如同故宫之于北京,艾菲尔铁塔之于巴黎,对于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就是这样的城市地标。

  中银在香港发行的各个版本的港币上,都采用了中银大厦的标志。不少香港发行的邮票、明信片,也常以中银大厦为观景之一。

  香港中银大厦由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自1982年底开始规划设计,至1990年3月19日银行乔迁开始营业,历时6年有余。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地上70层,楼高315米,加顶上两杆的高度共有367.4米。建成时是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也是美国地区以外最高的摩天大厦。

  代表“中国人民的抱负”

  1982年9月,中英两国政府就香港前途进行谈判,当时局势不甚明朗。一时间,香港谣言四起,人心浮动。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中国银行邀请贝聿铭共同设计一座70层的大厦,用实力和行动显示对香港前途的信心。

  中国银行在香港的大厦,一直以来就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1951年落成的香港前中国银行大厦,在当时就是新中国在香港的象征。每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大厦就张灯结彩,反映着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国庆的装饰也成了当时香港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特殊的历史意义,让时年65岁的贝聿铭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给他的建筑作品添加一幢与众不同的摩天大楼的机会,也是来自于一个国家的重托。他所设计的新的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楼必然要象征香港美好的未来前景,从而使香港著名的老公司放心,在中国政府的领导下香港会继续繁荣昌盛。贝聿铭说,它应该代表“中国人民的抱负”。

  对于贝聿铭而言,他与中国银行的关联是来自于血液中的。他的父亲贝祖诒在1917年就任中国银行香港分号第一任经理,那一年,贝聿铭出生。

  “我还是个孩子时在香港呆过……小的时候,经常去中国银行玩。我还记得老的中国银行,我小的时候常去,还有一个印度人拿着大枪站在门前,现在都改了,现在的情况跟以前大不相同了。”几十年过去,贝聿铭回忆他在香港时候的生活和那个老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厦时,还是非常清晰。

  这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对设计香港中银大厦的贝聿铭而言,更像是一次延续父亲荣耀的机会。贝聿铭也坦承:“我必须说,我感到骄傲,这是我一生中的一件大事。”

  很难用语言形容贝聿铭在香港中银大厦中倾注了多少感情与心血,这不仅是贝聿铭所有建筑作品中最高的一座,也象征着贝聿铭事业的巅峰。

  建筑大师的多重挑战

  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曾说:“地标建筑的意义在于,它是可以与人们心灵共鸣、标注在人们记忆中的建筑。”

  对于贝聿铭而言,他与中国银行的心灵共鸣已经毋庸多言。但在操作中,他却面临种种局限的挑战。

  在大厦所处的香港港口和小山之间,已经挤满了密密麻麻的四五十层高的摩天大楼。贝聿铭要想在如此不利的地皮上建造出引人注目的建筑物,就必须把大楼造得出奇的高。问题是,香港每一街段所拥有的摩天大楼数目已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城市。

  而在只能纵向发展的前提下,贝聿铭又遇到了气候环境的挑战。由于香港经常受台风袭击,他不能不考虑一座70层高的大厦的稳定性。而1.3亿美元的预算也让他的取材用料显得不那么宽裕。

  但贝聿铭承诺:“香港中银大厦的西洋派头将不比任何其他建筑物逊色。香港是世界的十字路口,它有技术也有办法建筑一幢现代大楼。”

  “如果换一位不像贝聿铭那样敢于大胆创新的建筑师,在面临这种额外的负担和预算资金不充足的情况时,也许就满足于建造一幢标准的50层盒式楼。”《贝聿铭传》的作者迈克尔·坎内尔在书中如是说。

  荷花一样的资质

  贝聿铭的承诺实现于他的灵感迸发之时,他把一根方形木杆沿纵向切开,做成四个三角扇面柱,再将顶端切成斜面,用橡皮带把柱绑在一起。当贝聿铭滑动这些柱子,让它们互相分离时,在向上达到柱子四分之一高度的地方,一座体积逐渐缩小、带有壁阶的塔状物出现了;在达到一半高度和四分之三高度时又分别出现了第二和第三座塔状物;剩下的那根柱子继续向上升,形成金字塔般的顶点。

  稳固高层建筑物的一个办法是把重量向边缘转移,这样大楼就可以像两腿叉开站立的水手那样经受风暴的袭击。为了强调在结构上可行在美学上同样可行,贝聿铭把每隔13层楼对塔楼进行加固的斜构件和横向桁架用红笔圈出。贝聿铭说:“如果我们不把结构表现出来,这幢楼就不会显得舒适。”

  贝聿铭所运用的是香港能够理解的象征手法。他让他那幢闪闪发光的方形尖塔坐落在3层楼高的花岗岩地基上,那笨重的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基座与上面轻巧的塔楼似乎有些笨拙地联结在一起,但它达到了表现尊贵与实力的目的。贝聿铭的父亲曾经告诉他:“银行必须显得很安全。”

  为了香港中银大厦的设计付出了情感与智慧的贝聿铭,把他的作品比作雨后春笋的“节节高升”,代表着茁壮成长的力量,基座的麻石外墙代表长城,代表中国。他说:“中国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谈到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我们希望大楼具有与荷花一样的资质。”

  1988年8月8日,中银大厦举行了平顶典礼。这是精心挑选的日子,被香港人认为是20世纪最吉利的日子。

  迈克尔·坎内尔在书中描述了当时的盛况:“1988年8月8日,标志着大楼空中进程完工的平顶典礼正式举行。200名来宾戴着塑料头盔,乘着缠满铁丝的施工用电梯,来到70层高楼的顶部。那里,粗糙的水泥地板上已放好一根刻有100名工人名字的柱子,富有喜庆色彩的金黄色螺栓把柱子牢牢固定。当人们用缠有红带的铲子掀起一铲铲具有象征意义的水泥时,无数只彩色气球放了出去……”

  随着1997年香港顺利回归祖国,香港中银大厦又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如今,它不仅是香港的地标性建筑之一,也是中国银行跨入世界大银行之列的象征。 ★

  中国银行行徽的来历

  上世纪70年代,中银集团采用香港设计师靳埭强先生设计的图案,作为集团的统一标识。这一图案1981年在美国Communication Art设计年展获奖。

  1986年,中国银行总行决定将此标识作为行徽,在海内外中国银行统一使用。行徽呈古钱形状,代表银行;中字代表中国;外圆表明中国银行面向世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