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桌菜与一菜之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0日14:49 《小康》杂志

  道理是从生活中产生的,生活琐事里常寓有大道理。

  ★文/云溪子 图/耳东东

  余与爱人结婚时,正值“史无前例”时期,双双为中学教员。那时,既要老老实实接受改造,又要把那些啥都干就是不读书的小将拢起来上课,一天到晚无半刻闲。于是,当时在无言中行成了一个约定:谁早回家,谁就做饭。

  几十年过去,昔日的小伙子已成白头翁,大姑娘已作了奶奶。但是结婚时的那条约定,虽无人重申,却一直坚持着。余无论为“白丁”干部,还是头顶“乌纱”,始终坚持下橱,若干年如一日。说不上“模范”,却也尽心尽力。

  其实,余自儿时便学习做饭,父母外出谋生,余与妹妹常常自己在家过日,习惯成自然,做点家常饭菜,真是手到擒来。不过,余并非能任劳任怨者,也有不痛快甚至十分来气之时。

  家里人多,又频有亲友来往,一餐饭五六样菜是少不了的,若遇年节假日,就更繁杂了。有时,余从早上忙起,到中午高高兴兴地把一桌饭菜端了上来。众人上得桌来吃上几口,老伴便说:这个菜太淡,没滋没味,难吃!按理说,余非专业厨师,饭菜熟没问题,哪里谈得上色、香、味、型,某个菜难吃乃自然之事,于老伴的话不应计较。但不知为何,每每此种时刻,余心中便猛地冒出一股不快,甚至曰:“你自己做呀!”

  余修养虽然不高,但也并非小肚鸡肠之人,却为何容不得老伴的几句话呢?经几多思索,似乎想出了原由。作一桌菜,实非易事。拆菜,韭菜、豆角一根根拆,如数千百;葱蒜一颗颗扒,来不得半点含糊;去皮扒瓤,手软指痛。切菜,一刀刀如爬万里长城。待到上锅,油、盐、酱、醋,不能一样忽缺,且要恰到好处……手段之繁,环节之多,常使做饭者晕头转向,待上桌时便无食欲了。上得桌来,本己劳累,听人挑菜味不佳,来不及冷静便生一念:挑一菜味何其容易,全不念一桌菜之难为乎?此念一生,气焉能顺!

  道理是从生活中产生的,生活琐事里常寓有大道理。从一桌菜与一菜之味,余想到,工作中类似的事。

  作为领导干部,常常是“品菜”者。上级交办起草一份文件。作为领导,常常是召集几个人,议论一番提纲,再谈谈自己的意见,然后交由下属去起草。下属三五人,认认真真。找资料,埋头文山书海,深山寻宝,大海捞针,不惜头昏眼花。开座谈会听意见,大家七嘴八舌,众说纷纭。会后梳头理绪,归纳整理,去粗取精,不辞含苦茹辛。待到动笔,或灯下冥思,或夜不成寐,竭心尽智。十天半月,交出初稿,似一桌菜端了上来。

  领导看了稿子,往往这里不称心,那里不如意,甚至决定推倒重来。此时此刻,起草者心中的滋味便不难猜度了。余并非主张凡付了辛劳,成果就一定优异,领导只能肯定。起草一份文件,特别是重大文件,谈何容易!磨上一月两月,修改十遍八遍,甚至几度重起炉灶,是常有的事。但是,若领导者全不念下属艰辛,只是一味简单否定,那就是只论一菜之味而无视做一桌菜辛劳了。领导者若能体察下情,该褒则褒,该否刚否,褒之诚恳,否之有据,多些建设性意见,多些勉励,那么,即使推到重来,下属之心情恐怕就不同了。

  召开各类会议,是机关之常事。开一次过百人之会,领导主要是确定会议要解决的问题,组织会议材料、报告,指定与会人员等繁杂的会务,当然是下属的事。会议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组织不周之处,或某与会者未领到材料,或座签摆放不妥,或有人外出用车不便……这些事领导得知,多有心中不快者。甚至将办会者找来,数落一番:“又不是第一次办会了,怎么连这等小事也漏洞百出!”差错已出,办会者自然难以辩解,然心中不快、不服之意显而易见。何也?品“一菜味”易,做“一桌菜”难矣!

  开百人大会,报到、接站、接飞机,无白天、深夜,夜以继日;此人要早到,那人要晚走,住房、车票改了又改,不厌其烦;分住房、送材料,错一人不可,兢兢业业;摆座签、排座位,学问多多,稍不留神就有人心中不快,战战兢兢……这一桌“菜”,非亲历者难解其中之味。

  领导者若因一事、一时不周而责备办会者,尤以一菜之味论一桌菜,能不寒办事人的心么?余并非主张出了差错不能批评,工作是不能讲情面的。然而,若领导能对下属多一些体谅,不因过而掩劳,效果岂不更好!

  写文件筹备会议如此,其实,工作中许许多多事何尚不情同此情,理同此理!若跳出就事论事的框子,以事说理,可能给人的启发更多。余工作近四十载,做过些事情,也办过蠢事,犯过错。以余之教训论,“一桌菜与一菜之味”事,对于领干部而言,至少含三点可思索之处。

  一曰:遇事分清主次,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一分为二”是领导干部的口头禅。若是总结工作、做报告,常常是“成绩很大,问题不少,前途光明”。但处理具体问题时,“一分为二”则往往被忘之脑后。其实,“一分为二”是一个普遍之理,全局、大事、过程如此,局部、小事、结果也不例外。当然,“一分为二”不是半斤八两,而是有主有次。领导干部常患一种“职业病”——问题过敏症。余做的是出版工作。翻开一本书刊,对那些不能接受的观点,语言毛病、文字差错十分敏感,这些地方似乎有一种磁力,一下子便抓住了余的目光。于是论起书来,则往往失之肯定不足。干部就是解决问题的,多看些问题不是坏事。但于下属的工作,则应防止“问题过敏症”,更不可一错障目不见成绩。

  二曰:多替他人想想,坐轿需知抬轿累。余等作一般干部时,常说一句话:“领导一动嘴,当兵的跑断腿;领导一席话,半夜三更难回家。”此言也许太过,但说话总比办事易,这是不争的事实。当然,领导要作出正确决策、发下话来,也并非易事,常需熬红眼,头发抓掉好些,烟头装满几灰缸。但等领导发下话,难字便跑到办事者群中去了。若是一般具体问题,发话就不那么难了。领导干部,布置任务,检查工作,总结评议,多想想下属办事的难处,有利无弊矣!

  三曰:只是分工不同,与下属要平等相待。一些领导,并非不知“一分为二”,也非不晓体察下情。只是心中认为,作为领导,不着重指出问题,水平何在?态度不严厉些,权威安存?其实,这是一种不平等观念作怪。领导当然应该水平高,高在胸有全局、决策前瞻、虑事缜密,当然包括正确对待下属工作的辛劳与不足。领导应该有权威,权者,职位所赋,不显自在;威者,余以为人格力量是也。总欲在下属面前显得不一般,并非“高水平”,亦非“权威”。其实,被领导者与领导者,同志间只是分工不同,平等乃本有之义,余见那些平等待人之领导,多被众称誉“水平高、有凝聚力”,何失之有?话至此,有人可能会大笑曰:“云溪子,你所言乃路人皆知的老生常谈!”不错!然余窃以为,艰深之理知难、行亦难;浅显之理则知易行难耳!弹几曲老调,若有助于“行”,则不枉口舌矣!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