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普氏野马野放计划调查:面临经费缺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0日16:03 三联生活周刊
新疆普氏野马野放计划调查:面临经费缺口
资料图:普氏野马

  重返卡拉麦里

  ——新疆普氏野马野放计划

  1966年,人们最后一次在野生环境中看到“普氏野马”,这个从远古一直延续下来的种群由于人为因素在野外绝迹了。1985年,中国从国外引进11匹圈养的野马,开始了艰难的野放计划。22年后,在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种群,在野马曾经生活过的卡拉麦里山,55匹野马在野生环境中自由奔跑。

  ◎王墨馥

  “重引入”计划

  见到生人进入围栏,正在吃草的野马警觉地抬起头,其他野马都没动,只有头马绕着马群的外围走了一圈,把自己的群圈在安全的地方。记者向前走了几步,头马立刻带着马群沿着围栏内侧快速地奔跑,地上厚厚的雪飞扬起来。

  在距吉木萨尔镇60公里的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有117匹圈养的普氏野马,上个月刚刚经历了一场疾病,中心工作人员连续工作了一个月,马的病好了,一部分人才回家享受一个短暂的假期。

  从1966年,野马在野生环境中绝迹,国际组织就一直在努力延续这个物种。“这个物种是从远古进化过来的,曾经跟恐龙生活在一个年代,现在全世界也不过2000多匹,是比大熊猫还珍贵的活化石。”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主任曹杰说。

  长期为保护而圈养,野马的繁殖速度很慢,体能和抗病能力急速下降。重新将野马引入它们原来生活的环境是延续这个物种的最好方法。80年代在蒙古和我国的新疆地区最先实施野马“重引入”计划。

  我国采取了跟蒙古不同的方案。蒙古从国外动物园引进野马,直接放到野生环境,如果有马匹死亡就再引进,不断补充到野外的种群中。这个方法需要相当高昂的经费,并且很难保证基数,而一个种群的数量太小很难在野外生存下来。我国的方法是,让野马在繁殖研究中心渡过繁殖这一关,种群达到一定数量,再分批野放,“当初计划是到80匹的时候就野放”。

  从乌鲁木齐到野马中心要走160公里,在高速路边看到野马中心的指示牌下高速,沿着小路继续走15公里,经过三排平房之后不远,才能看到一个蓝色的三层小楼,就是野马中心了。“现在一共有12个栏,每个栏里是一个群,旁边是一个3000亩的大围栏,马野放之前在那里半散养。”野马中心的李新科说。

  乍一看这些野马,会感觉它非常像驴,“野马的头比野驴的头小,耳朵没有野驴那么长,尾巴是散开的,但没有家马的尾巴长”。这些野马的身材比较小,成年野马大概有一米四五的高度。“但是在打架中占优势,马打架会啃咬对方前腿,野马比家马矮,更灵活。”这些野马的毛色像很多野生动物一样是土黄色,夏季颜色会深一些。“在野外离远了根本看不到,近了才能看到,警惕的野马离人几百米就跑掉了。现在圈养的野马,除了从小被人奶大的,其他的根本接近不了。”野马的鬃毛非常短,不会像家马一样倒垂下来,而是直立着,就像梳着“板寸”。

  两匹野马正在互相清理皮毛,它们呈相反的方向站立,然后将头伸到同伴的侧身,轻轻啃咬对方。双方啃咬的都是同一个部位,一方改变部位的时候,另一方也立即改变,非常默契地配合着。正在休息的野马,头对头站立着,这是最佳的自卫方式。头对头站立,“窝风”,头儿在几匹马围成的圆圈内部,能听到各方的风声。如果有危险,可以用后蹄攻击。这是野马表现出来的本能。

  野马中心的总面积是9000亩,但是这一片土地都是盐碱地,没有植被,也不能耕种。“最理想的环境是,我们能种上草,让马自己采食,而不是现在每天4次人工放草。我们试着从别处取来土壤更换了这边一块土地的土壤,就可以种草了,但是费用太高了。”

  野马很适应这里的环境,1988年就成功渡过了繁殖关,当年产下了6匹小驹子,并且全部成活了。这说明野马已经在故乡渡过了适应关和繁殖关,可以在新疆半干旱的气候中生存。“到2001年准备在卡拉麦里山野放的时候,已经有100多匹了,比国外的繁殖率和成活率都高。而且在国外存在的寄生虫也没有了,这里毕竟是它们的故乡。”曹杰说。

  艰难的野放之旅

  野放是野马“重引入”计划的最终目标,但是“红花”死掉之后,野马才真正踏上自由的土地。“红花”是引进之后诞生的第一匹野马。“野马体成熟要到3岁,一般在2岁多的时候生殖系统就成熟了,但是体格还没有长到成年马的程度,这时候如果交配容易流产。”野马中心的技术员颜辉说。在“红花”进入繁殖年龄后,体格非常健壮,它是野马中心最肥胖的一匹。它顺利产过了5胎,2000年5月13日,它出现了明显临产征兆,将要产第六胎。“有经验的饲养员,看到母马的乳房涨大,有滴奶现象,就知道它过几个小时,最多不会超过一天就要生产了。”“红花”的第六胎难产。当远在百十公里以外的专家赶到时,“红花”的肠子已经脱出体外1.5米左右。工作人员将麻醉枪吹向“红花”,麻醉枪没射进去,“红花”却受惊了,它奔跑起来,跑了几米就被拖在身后的肠子缠住了后腿,它用力一蹬,肠子被踢断了。“红花”死了,专家得出的难产原因是长期圈养,活动空间太小,饲料单一而导致过度肥胖,将马野放已经不能再等。这一年,野马中心马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80匹,但由于经费的因素,这些野马还一直生活在中心狭小的围栏里。

  第一批野马野放的地点选在了卡拉麦里山距离恰库尔图镇40公里的地方,也就是后来216国道310公里处。这里是野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走到这里,可以看到野放点的工作人员住的一个小白房子,在房子旁边的山上,是一个4平方公里的围栏。2001年8月8日,第一批被选中的27匹野马被送到这个围栏中,进行20天的适应生活。“选马时候,我们本想选血缘关系远的,但考虑到马是过群居生活的,如果找新成员组群不一定能接受。为了保证马群的稳定性,决定拿整个一个家族。而且想到是21世纪了,就决定选出这个家族的21匹马,1匹公马7匹母马,还有它们生下的小马。但是到野放的时候,母马产了6个驹子,变成27匹了。就是第一批送到野放点的马。”在恰库尔图野放站待了5年的王振山说。

  到了野放点的围栏里,野马对植被很“满意”,但是水的含碱量太大,“马小口一点一点品茶一样地喝水,一天要喝十几次”。为了让马适应卡山地区的水质,工作人员从乌鲁木河取来水,兑到围栏的水里,第一天按1∶1的比例,第二天减少一些兑水,然后逐天减少,到了最后一天就不兑了,马已经完全适应了卡山的盐碱水质。

  8月28日上午9点,27匹野马在头马“大帅”的带领下,冲出围栏,向西北方向跑去。“半小时后我们出去找马,28日找到23点没找到。我们在山里快要迷路了,周围怎么看都一样。”王振山说。忐忑不安地度过了一个晚上,29日早上,“马自己回来了,从东边216国道回来的,后来我们出去沿足迹跑了一圈,能有四五十公里”。

  野放以后的日子,王振山每天都要跟着马跑,早上7点出发,找到马,看看马的情况,然后再回来,一趟下来也到晚上了。“后来掌握了一些规律,看三点:水源、马粪和马的足迹。野马的足迹是桃形的,找到足迹之后看看前进的方向有没有我们已经总结出来的水源点,去水源点守着,马会定时来喝水。发现粪便之后看干湿程度,湿的就是几个小时前拉的,如果更湿,那说明马就在前头了。”

  野马追逐着卡山的水源点活动。“卡山有好多季节性的水源,持续干枯后很多就不见了,固定的水源就四五十个,水质比较好的也就十几个。如果野马能有固定的越冬区和夏季的采食区,也就是找到相对固定的饮水点,那就差不多了。”现在的野放站站长王臣说。

  阿勒泰地区的哈萨克族牧民在下雪之后要把牲畜转场到五彩湾冬季牧场去,而恰库尔图正好在这两点之间,是必经之路。“所到之处,牧草干干净净”。家马对野马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如果家马和野马杂交,产下的驹子有野马的显性特征,在国际上的影响太不好了”。

 [1] [2]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