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建设南海一号博物馆花费2.1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2日01:41 新京报

  ■ 三问打捞

  本报广东阳江讯 (特派记者 孙旭阳)“南海一号”的打捞引起巨大关注。昨日,参加阳江市委市政府记者招待会的国内外媒体,至少有80家左右。而此项工程的预算开支、古船的保护等细节问题,也随着打捞的进展,而逐次展现。

  专家透露投入2.1亿

  据广东省文化厅此前公布的数字,“南海一号”整体打捞的费用为7000多万元人民币,而含有“水晶宫”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建造费用,则为1.5亿元。

  7000多万的打捞费用,是为“南海一号”在七八月份出水而买单的。但拖到今天后,费用就随着上升。参与打捞的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队曾告诉媒体,为打捞“南海一号”修建临时码头花了1400多万元,两艘打捞船每天的租金就为80多万元,再加上另外投入的人力物力,打捞工程预算接近1.5亿元。

  据昨日《羊城晚报》报道,打捞工程副总指挥、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景李虎,与同是副总指挥的交通部广州打捞局局长陈北先砍价后,将1亿报价砍为7000万元。

  建造博物馆的费用同样成为谜团。早在今年5月,广东省一位曾参与“南海一号”打捞课题组的专家向本报透露,财政部核定的打捞费用为9千万,其中6000万由广东省负责,而建造博物馆的费用则为2.1亿元,并非外界风传的1.5亿元。

  昨日下午,本报记者就以上疑问向博物馆筹备组组长、阳江市文化局局长冯绍文求证。

  冯绍文回答说,整体打捞为世界首例,“因为天气和海洋环境的影响,困难重重”,所以工期延长至今。但“今年年底没有超出我们原本预计的打捞时间。”

  至于经费,冯绍文承认目前尚未有明确数字,“要等打捞完回过头再说”。

  专家担心古船散架

  学术界对“南海一号”的打捞并非众口一词。原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就曾对媒体表示,他担心“南海一号”在打捞和运输乃至保存过程中,因环境的变化而散架。

  广东省水下考古所魏峻博士对此的解释是,沉箱中的“南海一号”在打捞中遭受的颠簸非常小,在海水和淤泥的保护下,不足以使古船散架。在抵达码头后,沉箱将通过铺设的数百米气囊进入“水晶宫”,以确保安全。

  昨日,《广州日报》记者问到:沉井即将出水,但中山大学针对“水晶宫”水环境的研究还在进行之中,结果还没出来,这对“南海一号”的保护有何影响?

  对此,冯绍文解释说,“南海一号”进来后,“水晶宫”会封堵入口,用原始的海水进行补给,沉船有泥巴护着,所以“保护没问题”。

  但泥巴保护着,是否就会使“南海一号”的光照条件、微生物水环境等因素与沉船海底一样吗?冯绍文没有提及。

  一个事实是,“南海一号”发现20年来,一直由阳江的海上边防力量予以保护,在附近设立禁行区域,故被“盗宝”的可能微乎其微。

  被称“海上敦煌”引争议

  因为对“南海一号”的定位不一,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景李虎,与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伟宗发生了一场笔墨官司。

  黄伟宗考察“南海一号”后,题词“海上敦煌在阳江”,称其价值可以比肩陆上之敦煌。而景李虎表示不认同此说法,他认为“南海一号与敦煌无可比性,代表了异于北方发达陆地文明的海洋文明,是水下考古的新坐标。”

  昨日,阳江市官员表示,尽管存在争议,但当地认同“海上敦煌”的定位。此前,““南海一号”文物价值超过3000亿美元”,“数万件国家一级文物”的说法,都被官方一一否认———该船所载的,大部分是比较普通的日用瓷,而非官瓷。

  参与打捞的官方和学者都认为,从文化和考古的角度看,“南海一号”古船的价值,要大于所载文物,这也是有关方面支付高于“分割打捞”几十倍的开支,进行整体打捞的初衷。

  在此次出水后,这艘沉睡800年,部分残损的古船,究竟能发掘出多少有价值的历史信息,至今并无明确的说法。

  昨日,阳江市文化局局长冯绍文表示,对“南海一号”的考古,“将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也许会百年、也许会千年。用一个定量的时间来回答这个问题,是不大可能的”。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