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遗梦800年 一号宝藏捞成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2日04:0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南海遗梦800年一号宝藏捞成功
南海遗梦800年一号宝藏捞成功
昨日上午11时的广东阳江海域,海浪起伏,波光粼粼。随着亚洲第一吊“华天龙”20多层楼高的巨臂微微上扬,一个巨大的棕色沉箱泛着昏黄的泥沙从湛蓝的海水中徐徐升起——备受世人关注的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在海底沉睡了800多年后,终于重见天日!“南海一号”的安然出水,也宣告世界首创的古沉船整体打捞工程大获成功。

  目击沉箱内可见瓷器碎片

  记者在专为打捞“南海一号”量身定做的亚洲第一吊“华天龙”上,目睹了“南海一号”出水的过程:“华天龙”巨臂下牛角式的主吊钩,紧紧钩住16个吊点的32条钢缆,这些钢缆牢牢地把 “南海一号”从30米深的海底“牵”出水面,吊移到下潜入水的全潜驳船上。

  由于在水下浸泡了几个月时间,沉箱原来的鲜艳橙色已变成棕色,上面附着了密密麻麻的一层海底生物。

  记者在离它最近的1号作业平台俯瞰沉箱敞开的顶部,沉箱内是一块块青黑色的淤泥、凝结物,点点白色的贝壳闪现其中,隐约可见一两片瓷器碎片,显示着古船文物的诱人魅力。

  今日“南海一号”移身码头

  要把“南海一号”装起来,可真花费了不少力气:交通部广州打捞局专门定制了一个巨型沉井,将沉井压入海底整体罩住沉船后,再从沉井底部穿引36根钢梁,形成一个密封的“钢箱”,这一过程用了7个月时间。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峻说,“南海一号”整体打捞成功,将对今后的文物考古和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2日,全潜驳船将把“南海一号”拖往岸边的临里码头,并送进专为它修建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入住“新家”。

  价值船上有数万古代文物

  于1987年夏天发现的“南海一号”,沉没在广东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

  由于当地海域水下能见度几乎为零,采用传统的水下考古方法将文物一件件打捞出水,在抽泥过程中会对文物造成破坏,并损失很多珍贵的文物考古信息,中国政府对“南海一号”文物的考察和打捞一直持非常谨慎的态度。直至2003年,文物部门确定对这个装满秘密的古沉船实行整体打捞的方案,“南海一号”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海洋考古项目,如此大规模地整体打捞,在世界考古史上也成为首创。

  从2001年至今,考古人员对“南海一号”进行了多次试探性发掘调查,已打捞出4000多件金、银、陶瓷类器物,以及6000多枚宋代铜钱。根据初探,“南海一号”船舱内还保存着6万-8万件古代文物,价值非凡。

  广东省“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开发项目组负责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伟宗说,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和西北大陆的古丝绸之路一起,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但现代历史和考古界都难以寻找到关键的实物证据。“南海一号”的发现和打捞,将给“海上丝绸之路”提供最可信、最典型的标本。他认为,“南海一号”堪称“海上敦煌”。

  “南海一号”探秘

  船上瓷器可养8万古人一辈子

  “南海一号”上以瓷器为主的8万件宝贝,在现在看来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无价之宝。但这些瓷器是中国人用来吃饭的餐具,在当时是否值钱?对此很有研究的宁夏考古所原副所长杜玉冰称,这些瓷器在当时可让8万人幸福地过一生。杜玉冰说,根据研究,古时水手如果带一件瓷器卖到欧洲,挣的钱就可以幸福地过一生了,也就是说,8万个瓷器就可养活8万个人。

  “南海一号”是当年世界顶级海船

  中国船史研究会名誉会长席龙飞教授对“南海一号”颇有研究,他提出,中国海船在当时能雄霸世界,主要是掌握了四大航海和造船技术。

  一是率先使用指南针。中国水手早在宋朝就开始使用指南针,这在当时是绝对的领先技术。

  二是船帆就像飞机翼。中国人发明了一种先进的船帆,在大帆侧面挂一条小帆,遇到逆风,将侧帆与主帆形成一定的斜角,使逆风在帆上形成回旋,之字形斜行。

  三是采用船体分体结构,提高了远洋船只航行的安全系数。

  四是首用船舵。 据《武汉晨报》

  “南海一号”有多少秘密?

  “南海一号”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也留下了一连串疑问:船中真的藏有众多宝物吗?如果是条空船呢?打捞上岸后,“南海一号”什么时候向市民开放?“南海一号”的打捞背后是否还隐藏着秘密?对此,记者昨晚采访了阳江有关负责人。

  “南海一号”为何突然出水?

  昨日上午10时,记者突然获悉:“南海一号”已经开始打捞,中央电视台正在现场直播。

  “南海一号”为什么会突然提前出水?对此,博物馆指挥长冯绍文称:“今天的行动属于打捞的前期工作,‘南海一号’出水是将装‘南海一号’的沉箱取出水面,平稳地安放到选好的拖船上,等举行仪式后,才叫圆满完成。”

  何时才能向公众开放?

  一名叫冯桂雄的负责人表示,“南海一号”被打捞起来后将直接运到博物馆保存,作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工作,其考古工作还将持续多年。

  据悉,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将由阳江市政府管理,有望于明年底免费开放,届时游客可以在“水晶宫”两侧的长廊上观看考古的全过程。

  古船出水后怎么保护?

  “南海一号”在大海中沉睡了800年,出水后能适应陆地“生活”吗?

  冯绍文表示,“保护难度十分大,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如何保护好文物和遗址,因为国内还没有成熟的方案可以借鉴;二是对船上铁器、凝结物该如何保护,因为是从海洋环境出来的,所以保护更是个难题;三是对瓷器的保护。‘南海一号’上岸后,我们将它封闭式地存放在博物馆内,用海水对它实施保养,并在船上盖泥巴。”

  万一是艘空船怎么办?

  “有可能船上是空的。”昨日,一名在海上工作20多年的老船长担心地说。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刘庆柱认为,文物是有形的,但更重要的是隐含的文化信息,“南海一号”对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历史、造船史、陶瓷史、航海史等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最有价值的不是船上的物品,而是整体的沉船。

  打捞沉船是另有目的?

  广东倾注巨资打捞南宋沉船,再次引发海上丝绸之路的申遗之争。

  粤、闽、浙等地争夺海上丝绸之路的申遗活动始于1991年。由于广东在航海史上的地位多见诸史料,少于实证,所以在申遗争夺中,一直显得低调和被动。这和没有大量极具价值的文物出土有关。如今,随着“南海一号”出水,一场新的申遗比拼又将开始。广东省文化厅有关负责人透露:“广东已启动包括‘南海一号’在内的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作。”

  “南海一号”缘何沉没?

  此前,广东省文化厅和考古专家都认为,“南海一号”因超载而沉没,因为“南海一号”如遇台风而沉,不会四平八稳地停在海底。阳江市东平镇的老渔民说,“南海一号”可能是慢慢进水后沉没的,“超载后吃水太深,船板缝或朽坏的船板因水压大而裂开,因沉得慢,水手一般不会被困死。”

  中国外贸史专家、中山大学教授黄启臣说,“以当时记载看,税费交得多,官员盘剥厉害,货船不超载都没得赚。”黄启臣说,“南海一号”出海时,必须由当地市舶司开具公凭 (出海许可证),并进行“抽解”(收缴部分货物充税款)。南宋偏安杭州,对海上贸易的依赖与日俱增。高宗初年,政府财政收入不过1000万缗 (千文钱为一缗),市舶收入即达150万缗。但市舶官员贪腐横行,本来规定的一成左右的税率,常被官员要至3成甚至5成左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