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谢“经济牌” 打法各不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2日14:13 台海网

  台海网12月22日讯 据海峡导报报道,12月19日,国民党2008年参选人马英九推出第二波经济政策,这是他继上月29日推出 “爱台12项建设”经济蓝图后的又一经济规划,突出了“拼经济,拼生活”的竞选主轴,强调开放两岸、连结全球。

  20日,马英九“点石成金”竞选广告亮相,片子同样以“拼经济”作主轴。同日,马英九及其搭档萧万长联合发表新书,详述他们“拼经济,救民生”的具体政策。马的选举主轴很明显放在了经济上。

  马英九的对手、民进党2008参选人谢长廷在“拼经济”上就低调多了,但也于日前释出了 “大赦台商”、欢迎陆资来台、台资赴大陆实行个案管理,以及“幸福经济”等若干经济主张。

  为了更好理解马、谢在经济策略上的区隔,本报记者电话采访了岛内经济专家,分别是台湾“立法委员”雷倩,台湾“经济建设委员会”前“副主委”、“中华经济研究院”顾问叶万安,中原大学全球台商研究中心主任吕鸿德教授。

  “经济牌”在选战中分量不同

  台“经建委”前“副主委”叶万安明确指出,马英九的经济主张很具体,很有系统性,已推一部曲、二部曲,接下来还有三部曲、四部曲……马英九全力在打“经济牌”,当成竞选主轴,有步骤地一步步推出。

  而谢长廷的竞选主导权在陈水扁手中,陈水扁认为 “经济牌”是低层次的,“统独牌”才是高层次的,因此“经济牌”在谢长廷选战中没有地位,“看不出是谢长廷选举还是陈水扁选举。”叶万安表示。

  11月上旬,谢长廷原本强化“幸福经济”选战,安排好打“经济牌”的行程,并提出投资大陆上限由“统一管理”改为“个案管理”,陈水扁马上在民进党中常会给谢定了调:“经济搞好不一定选得上。”台当局“行政院长”张俊雄也暗讽谢主张未必都对。

  面对 “府”“院”不买账,谢长廷转趋低调,原拟参访高科技产业,进一步抛出两岸经贸利多,只好临时改成了参访传统产业“万家香酱油”,大谈台湾制造业不能全面外移。谢长廷“幸福经济”的口号,很快淹没在了陈水扁 “入联公投”造势里。

  叶万安认为,这种情形之下,目前谢长廷的经济主张几乎都是原则性的,不具体;并且是其个人主张,不能代表民进党的意见。例如,日前谢长廷提出“大赦台商”之后,随即遭来“急独”人士反对,所以谢长廷说说而已,却落实不了,因为“经济牌”在陈水扁主导的选战中无足轻重。

  两岸经贸政策“松绑”与“管理”

  强调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是马英九经济蓝图第二部曲中的一个重点。马主张开放人民币汇兑,并与大陆协商建立金融监理机制,藉台湾地理位置整合两岸及全球商机,突破参与区域合作的瓶颈,摆脱台湾经济被边缘化的困境。

  今年来,马英九的经济主张大多在其参加外商会谈时释出的,可见其“走向全球”的用心,而在台湾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因为大陆是“世界工厂”,并正成为“世界市场”,所以大陆是台湾融入全球经济体的必经环节。萧万长也多次表示,两岸经贸关系要放在全球化经济格局中来考虑。

  台湾中原大学全球台商研究中心主任吕鸿德直言,台湾经济必须以大陆为腹地,马英九经济蓝图中的许多内容,都是从在台四大外商团体利益来考量的,如“三通”直航,符合外商团体的期待。

  20日上午,马英九在其竞选广告片中承诺,当选后一个月内开通两岸周末包机,任期内“三通”直航。此外,马欢迎陆资来台,对台商投资大陆实行“原则开放,例外管制”,除了涉及“安全”或极机密的科技之外,所有产品都可交流。

  吕鸿德强调,两岸经贸关系不正常,台湾经济便永远存在瓶颈,马英九知道这点,谢长廷也知道,但谢长廷只能“闪躲”表述,怕遭到深绿人士强力反弹。因此马英九对投资大陆采取“通案松绑”,谢长廷提出“个案管理”。

  谢长廷宣称,他从未说过要放弃陈水扁对投资大陆的“积极管理”,只是改成“动态管理”,并强调“都是要管理,只有枝节差异,马英九要全面松绑,我跟马先生才是本质差异”。谢说,“个案管理”指依个案、行业来管理,不应一致性适用40%上限,也不是要开放或松绑。

  从陈水扁的 “积极管理”到谢长廷的 “个案管理”,显见谢想走相对温和的两岸路线,以争取中间选票;但谢的“个案管理”相比马的“通案松绑”,又显见谢不敢得罪深绿人士,怕丢了基本盘选票。

  不过吕鸿德表示,基于选票考量,马英九同样不敢提“大胆西进”字眼,其经济主张也是折中表述,同样存在“闪躲”,不敢太切中要害。

  “幸福经济”比拼“创新永续”

  在民生经济上,谢长廷喊出了“幸福经济”的响亮口号,核心理念是追求“黄金三角”平衡发展,即兼顾经济成长、环境保护及社会公平,目标是“经济成长带动社会公义,提升幸福指数”。

  谢长廷主张将遗产税及赠与税大幅降至10%以下。对此叶万安持不同看法,他说,台湾税收仅占GDP的13%,这个水平已经很低了,同时税收仅能维持政府开支的60%,政府其余开销靠卖土地、公营资产,以及举债,因而不宜大幅减税,而应调整税制结构。

  马英九在民生经济上则强调“创新、永续”,推动产业创新再造,让传统产业走向高值化,推动服务业成为台湾就业引擎;同时推动节能减碳政策,2020年前将二氧化碳排放量维持在2008年水平,保持经济永续发展。

  台“立委”雷倩表示,马英九蓝图延续了国民党长期执政以来对台湾发展的构想,所以新意不会太多,但是谢长廷 “幸福经济”更没新意,因为谢采取了一个策略:经济我说不过你,就学你。“好像一个仿冒品,Metoo(我也是),事实上谢长廷承认了马英九经济政策的优越性。”

  雷倩笑称,谢的经济政策好像是马英九帮他写的,而非谢长廷写的,谢在经济策略上 “亦步亦趋”仿冒。

  “他要鱼目混珠,让民众误以为他与马在经济上没区隔,其实回头看他当‘行政院长’时讲‘和解共生’,却从没做过‘和解共生’的事情,就知对政治人物关键要‘观其行’。”雷倩说。

  谢氏“经济牌”难打

  谢长廷在岛内以诡辩著称,说话绕来绕去、游刃有余,往往“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然而在经济议题上,谢长廷却表现出无可奈何、左右为难的尴尬。

  11月上旬,谢刚表态要松绑台商赴大陆投资上限,一天后陈水扁就宣示在他任内“不可能”,谢长廷政见成了“一日政见”。除了选战主导权操在陈水扁手上,深绿阵营对于试图讨好中间选民的谢长廷也是阻力重重。

  谢长廷宣布他当选后将 “大赦台商”,即未经台“投审会”核准而“偷跑”的台商,在18个月至24个月“大赦”期内回台登记、申报,将既往不咎。“独派”大老辜宽敏马上批谢“笨得要死”,“选举不应只讨好少数企业家,工农大众票多,还是大企业票多?”辜宽敏说,谢长廷讲“拼经济”,好像大家穷得没饭吃了。

  就算曾担任过“谢内阁副阁揆”、现为谢选举阵营智囊的吴荣义,同样极力反对台湾与大陆来往,强调台湾不能再增加对大陆的依赖性。

  叶万安称,谢阵营财经人才匮乏,是谢打“经济牌”的另一瓶颈。绿营虽然搞经济理论的有一批学者,但搞经济事务的找不出几个,即便时下担任谢竞选总部政策部主任的林向恺,也仅当过高雄市财政局长,没有高层历练。

  雷倩称,民进党上台近8年,台湾的“经济部”、“财政部”各换了6个“部长”,财经官员犹如走马灯,更有一些人操守有问题而锒铛入狱。比如台“金融管理委员会”前“委员”林忠正,因受贿被一审判刑16年。

  相反,马阵营财经高手如云,有“经济总设计师”萧万长、智库主导江丙坤、台湾前“主计长”韦伯韬等,都是响当当的财经事务官。

  相关言论

  不管马英九还是谢长廷当选,都应该正视经济议题,在各项经贸政策与制度上进行松绑,尤其在两岸“三通”直航部分,对于两岸投资与人民往来的限制,应进一步开放,否则台湾将与全球产业链脱节,被严重边缘化。

  ——— 美国在台商会执行长魏理庭

  选举已过度消耗台湾,台湾应该忘掉政治,赶快努力拼经济。台湾进口汽车数量逐年大幅下降,零售业也不乐观,经济数字令人悲观,正是台湾“重政治、轻经济”的结果。

  ——— 欧洲在台商会执行长纪维德

  马英九比较切实而具前瞻性,谢长廷虽亦有心改革,可惜他在短短几个月“行政院长”任内,已经吃尽苦头。到今天,“大赦台商”等构想,被兼任民进党主席的陈水扁力阻,期待他能“大开大阖”,恐是不切实际。

  ——— 美国 《世界日报》12月4日社评

  谢长廷“大赦台商”,听起来好像是与人为善的口气,其实已将台商视为罪犯,因为如果没有犯罪,何来大赦之可言?但是认定台商偷跑犯罪,这可是相当严重的指控。如果台商偷跑违法,也是违反行政法规的行政制裁,不能假设必有可资赦免的犯罪行为存在。

  ——— 台湾 《中国时报》11月7日社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