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一号古船舱不排除有完整尸骨(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3日01:32 金羊网-新快报
南海一号古船舱不排除有完整尸骨(组图)
  昨日10点20分,在抽水泵的作用下,装载"南海Ⅰ号"的沉箱徐徐上浮,比前日又上浮出近2米。新华社图片

南海一号古船舱不排除有完整尸骨(组图)
南海Ⅰ号整体打捞及保护方案

  -新快报特派阳江记者 陈琦钿 黄琼 许力夫

  实习生 林梅芳/文

  -新快报特派阳江记者 李小萌/图

  专家根据考古发掘出的首饰等物大胆推测

  目前,在“南海Ⅰ号”的前期文物打捞中,并没有发现古人骸骨。之前有专家推断:船上的船员在发生沉船过程中,已经逃生了。所以古船应该“只有货,没有人”,至于那些船员是否能最终脱险,就不得而知了。

  而昨日,包括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卜工在内的不少专家,都提出了新的观点。他们认为从最新的考古挖掘来看,“南海Ⅰ号”除出土了大量陶瓷等生活用品外,还有大量的首饰,如鎏金手镯,鎏金手链等,“这么多随身携带的饰品,不能排除船舱内存有尸骨的可能性”,“即便是逃难,也不太可能会把饰品拿下来,放在船上”,目前专家们觉得很大可能是这些饰品原本就戴在主人身上,主人死后,经历800年的海水冲刷,再加上尸骨腐烂等原因,这些饰品才自动脱落、移位、流散。

  甚至有专家还大胆提出:从目前古船出土的6000多件文物的完整性来看,船舱内不但可能有尸骨,而且还可能有完整的全尸。

  记者了解到,考古专家在前期的试挖掘中,发现了有很多“洋味”十足的文物,如其中一些“喇叭口”大瓷碗,其式样在国内从未见过,却与阿拉伯人常用的“手抓饭”饭碗很类似。还有一些陶瓷首饰盒等物品,式样、造型及风格都与国内同类物品风格迥异,显示都是专门为国外客户制作的。

  考古学家据此估计,该船上的部分商品是当时国内厂家根据国外市场要求,特别加工制作的。目前“南海Ⅰ号”考古可以初步证明,早在千年之前,“来样加工”这一国际商业合作及贸易形式就在中国出现了。

  出水过程保证古船无损

  现场总指挥吴建成:我有百分百的信心

  装着“南海Ⅰ号”的沉箱昨日整体浮出水面后,密封在沉箱里的古船并没有露出真容,古船在沉箱里是否保持完好?不断有人质疑:用庞然大物“华天龙”把“南海Ⅰ号”从水里捞出来,然后再把它移到博物馆,这一路的折腾,难道就不会对古船和船上文物造成破坏?对此,众多媒体在出水仪式上围着“南海Ⅰ号”整体打捞项目总指挥吴建成“问个不休”。

  吴建成介绍,从21日起吊到22日沉箱完全露出水面,“华天龙”起吊“南海Ⅰ号”的整个过程一直比较平稳,没有发生任何震荡或歪斜。“南海Ⅰ号”露出水面1.5米后,工程人员立刻对沉箱的顶部进行周密的检查,确保古船没有受到任何损伤。而沉箱里的海水、泥沙也没有外泄,真正做到了保持古船所在环境的“原生态”。

  吴建成说,从下沉井、穿底梁到起吊出水,打捞“南海Ⅰ号”的各个环节都以不损害古船为前提,如下沉井原本可以选择比较快捷和有保证的震动下压,但为了避免对古船造成损害,打捞部门最后选择了分阶段静压的方式,保证下压过程中不对“南海Ⅰ号”周边的泥土造成挤压。而钢制的沉箱也可以保证“南海Ⅰ号”不受海浪的冲击。

  吴建成进一步解释说:“首先,钢筋与古木船保持了1米的安全距离。古船本身被泥土包围着,懂工程的人都知道,水下泥土是可以压缩的,因为泥土有水分。压力一来,水分就排出去了,体积会缩小。所以钢筋井网下罩住古船过程中,我们特别对其周边泥土进行了力学分析,并进行定位桩承载力等计算,完全可以保证沉箱下压时对文物不会发生任何的挤压作用。”

  “而且在‘南海Ⅰ号’从临时码头移到‘水晶宫’途中,我们采用了气囊拉移法,而不是预先安装钢轨的方法,主要也是因为气囊比钢轨温柔得多,对包裹在沉箱中的‘南海Ⅰ号’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吴建成说,在古船打捞后,工作人员已对船身做了体检,没发现任何变化。

  “整体打捞对文物不造成影响,你的把握有多大?”对于记者的追问,吴建成冷静回答:“百分之百!”

  古船28日能否“进宫”得看天

  庞大的“南海Ⅰ号”将怎么被迁移到“水晶宫”内?

  据吴建成介绍:沉船拉移的最大困难“是如何从全潜驳拉移到临时码头上”,“上岸后拉移进‘水晶宫’就简单多了”。因为在拉移过程中,沉箱对全潜驳的压力会越来越小,全潜驳会逐渐浮起来,使甲板与码头不在一个水平面。为了解决该问题,专家想了一个好办法:就是在海水高潮的时候让全潜驳靠上码头,等到低潮时让全潜驳沉到海底,这样就不会因为拉移而影响全潜驳主甲板的水平。不过吴建成说,打捞是“靠天吃饭”,由于现在处于东北季风季节,所以恶劣天气常对施工造成影响,“南海Ⅰ号”28日能否顺利“进宫”,还得“看天气”。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表示

  游客参观不影响现场考古

  今后阳江市委市政府将以“南海Ⅰ号”为城市名片,大力开发旅游,其中,“水晶宫”内的沉船考古发掘现场,也将对外开放。游客的参观,是否会对考古人员造成干扰,从而影响到文物的正常出土呢?

  对此,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给予了否定的回答。他表示:政府部门对旅游的开发都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和负责任的基础上。“南海Ⅰ号”之所以可以实现“边考古边接受游客参观”的方式,是专家们进行过科学论证的结果。

  “专家们已经过测算,知道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如在多少人的情况下,游客参观不会对保护文物造成影响,必要时候便会采取诸如限客分流这样的保护方法。”单霁翔认为,不要一把旅游和文物结合起来,就盲目地说旅游会给文物的整体保护或考古工作带来干扰。只要两者合理结合,是能达到互相促进的双赢效果的。“如兵马俑,它实际上至今仍是一个考古基地,是个考古工作设施,它也是一边继续发掘文物,一边接受世界各地游客的参观,大力推广了中华文明”。

  “南海Ⅰ号”成功打捞意义重大,专家称:

  中国水下考古跻身世界行列

  据新华社电 “南海Ⅰ号”22日整体浮出水面,世界首创的整体打捞古沉船方式取得成功。一些考古专家表示,“南海Ⅰ号”的成功打捞,标志着中国水下考古事业迈上一个新台阶,并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峻说,“南海Ⅰ号”从最初被发现的1987年到现在,20年来一直引领着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发展。

  “南海Ⅰ号”被发现的同年,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成立,标志着我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开始。在不断考古实践的过程中,中国的水下考古渐渐起步。3年后,组建起中国第一支水下考古专业队伍。10多年间,这个队伍从最初的11人发展到现在的近60人。

  魏峻认为,从发掘的具体技术与设备上来讲,国内水下考古和国际上没有太大的差距。中国水下考古最主要的创新是针对中国水域特点进行的调整:在国外水域的能见度比较好,在中国海域能见度比较差,中国在浊水甚至能见度为零的条件下进行水下考古工作总结了很多经验。将沉船、文物与其周围泥沙按照原状密封在沉箱内,一次性吊浮起运,然后迁移到岸上,再进行考古发掘,目前这种整体打捞的方式在世界水下考古领域还没有先例。

  事实上,水下考古水平较高的一般是发达国家,这是一个很花钱的、需要很大技术设备支持的项目,国际上也只有法国、瑞典、英国、美国、澳大利亚、荷兰、瑞士、日本、韩国等国家在做,不发达的国家很少有开展水下考古的。广东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崔勇表示,中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是中国水下考古所取得的成就和规模不亚于任何一个发达国家。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说,“南海Ⅰ号”的出现为中国水下考古事业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平台,中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南海Ⅰ号”进行打捞、保护和发掘,包括对古船、瓷器和一系列出水文物的保护问题,很多学科的专家都参与了研究和实践,为今后的水下考古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