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小作坊走向规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4日06:55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建档100%

  ■全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测100%

  以酥、脆、香著称的“汤长发麻饼”,却曾在“一口锅,一杆秤”的简易小作坊里窝居;年产120万头猪的崇州却曾有不少手工屠宰小作坊……经过4个月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成都市在提升“成都造”产品质量的同时,也规范了一大批小作坊。

  截至目前,全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已100%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所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577户10类重点工业产品生产企业100%建立了质量档案。相关部门抽检结果显示,全市超市、食品店经营的食品均取得QS标志。今年,成都市又新增8个中国名牌产品,温江大蒜等3个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4个产品获国家免检产品。

   确保质量

  药品失效前3个月必须下柜

  处方药专柜、外用药专柜、中药材专柜、保健品专柜……走进红星路成都同仁堂,专柜式分区让买药十分方便。同仁堂经营的中药材、饮片、中西成药、保健品、医疗器械等各类品种规格达9000多个,“购进、验收养护、出库复核、销售各环节都按要求进行管理和控制。”总经理毛正林说。

  成都同仁堂共有员工约70名,专门负责质量管理和控制的就有约10人。每一种药品上柜前,药房都会记录其品种、规格、有效期、外包装等。每个月,质管员都要对这些信息清理一次,药品失效期前3个月没卖出去的全部下柜交回公司。

  质监全程监管服务

  小作坊变身标准企业

  谁也想不到,如此出名的“汤长发麻饼”曾出自那样简陋的作坊:一个大孔灶上架一口大锅,锅上再压一杆秤一样的装置,就组成了烘烤设备。“这的确就是我们的作坊,用了几十年了。”“汤长发麻饼”的传人汤柳霞告诉记者,作坊生产出来的麻饼味道虽好,但生产现场不敢见人,“特别是大经销商,根本不敢往这里领,因此失去了很多生意。”

  今年11月,“汤长发麻饼”500平方米的新厂房投入使用,产值翻了三番。

  当然,这一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成都市质监部门的帮助。“新厂房还没开建时我们就介入了。”崇州市质监局食监科科长刘思宇说。在质监部门的引导和建议下,“汤长发麻饼”大力改造厂房、车间、设施等,建立了完善的原辅料进货验收、添加剂使用、产品出厂检验销售等一系列台账和制度,实现了产品从原料到成品全过程的控制。

   标准化生产

  无公害农产品远销省内外

  站在郫县唐元镇万亩标准化韭黄生产基地里,放眼望去都是韭黄。在这里,他们坚持生产栽培技术统一培训,生产过程中统一技术标准、农资统一供应、产品质量统一检测、商标及无公害农产品标识统一管理。经过1年多的发展,这里的韭黄已进入省内家乐福、麦德龙、红旗连锁等大型超市,还进入了西安、兰州、武汉、新疆等外销渠道。

  郫县农发局王萍说,生产过程中,他们经常邀请蔬菜专家和植保专家到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并经常派人对韭黄进行抽检,有针对性地开展农药专项检查。

   整合小作坊

  屠宰场标准化生产猪肉

  3个人、两把刀、一杆秤,一口锅,一间水泥露天房,在以前,崇州有57家这样的猪屠宰小作坊。而现在,经过整合、紧缩,57家小作坊已经成了8家标准化屠宰场,根本看不到一地猪毛的现象,环境美得像公园。“现在我们就好监管多了,公司标准化运作后,猪肉质量也有保障。”崇州市商务局副局长姚建强说。本报记者张松报道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