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官员称南海I号整体打捞可申请专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4日15:00 金羊网-羊城晚报
交通部官员称南海I号整体打捞可申请专利
昨日,工作人员在安装卷扬机为“南海I号”上岸做准备 本报记者 阙道华

  本报记者 张演钦 林福益 夏杨 林翎 通讯员 尚杰

  在清理“南海I号”凝结物及检查周围散落文物时,有这样一段小插曲。

  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景李虎和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魏峻,给记者讲解两张电脑打印出来的图片。一张是在灰色的背景下,有几个密集的灰里透白的方形组成的图案。景李虎告诉记者:这灰色是大海的海床,仿佛凹下去的亮一点的几个密集方块,就是“南海I号”。

  另一张,仿佛一张素描图片,略显模糊,分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而下半部分的顶端中间,明显更黑,其余地方,仿佛铅笔均匀擦过,只是在这更黑部分的中左部分,其下面的铅笔画过的痕迹突然发生了改变,变得明显的灰白,就像流畅的铅笔线在一片打过蜡的区域里画过一样。景李虎告诉记者,最黑的部分就是“南海I号”。

  为什么“南海I号”中后部的海床下面,突然变得和周围如此不一样?难道“南海I号”的淤泥下面,还存在有更神秘的物质和情况而没有被发现?景李虎解释称,根据以前的探摸,“南海I号”船头是生活舱,船的中尾部是货舱。为什么其中尾部下面的图像和周围的不一样?是因为“货物把声波吸收了,所以显得灰白很多。这再次印证了我们之前掌握的信息是可靠的”。

  这段小插曲,印证说明了科技力量在此次打捞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可以说,“南海I号”的整体打捞方案,是八方科技力量合力协作的产物。

  “华天龙”最具代表性

  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是亚洲第一起重船“华天龙”的加盟。“华天龙”工程人员向我们出示了一组数据:该船总长174.85米,宽48米,亚洲最大;设计吃水,起重作业时为11.50米,拖航状态为6.60米;排水量,起重作业时为8万多吨,据说比两艘普通航母的总和还大;可起重4000吨,亚洲第一。“华天龙”能够在8-300米深的海洋环境中作业,能够在-20℃到45℃的温度下工作,可以在8级大风的天气下不受影响,船头的停机坪据称可停靠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机……

  监造总工程师吴何江说,“华天龙”可起吊的重量达到4000多吨,而“南海I号”沉箱的总重量在4000吨以内,“这方面的计算其实已经很精确,对沉箱的各种构成物如泥土的构成分析非常精细。我们在试验时,吊装的重量最高为4600吨左右,所以吊装“南海I号”完全没问题。

  起重吊臂十分关键。吴何江说:“在制造起重吊臂时,质量控制非常严格,如焊接工艺,光试验就做了好几百次,对温度、电流、材料,都有严格的监控,是百分百的‘无损探伤检测’。”为此,制造方邀请了国内外一流的专家学者校核数据,确保万无一失。

  可以说,“华天龙”的建造集中了诸多部门和领域的智慧。

  中国水下考古世界领先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专家崔勇,擅长在水下考古调查和发掘方面的技术研究。他说,从2001年起对“南海Ⅰ号”的多次调查和试掘表明,中国水下考古的工作方法和技术手段已经非常先进,步入了世界领先行列。

  对“南海I号”整体打捞来说,准确定位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其中,水下DGPS和短基线定位系统发挥了核心作用。水下DGPS系统利用声波接受器之间接收到的声波信号的时间不同,测定水下发声器的相对位置,再通过电脑软件换算成绝对位置,这样就可以精确测量水下物件的准确位置,目标距离测量精度可达0.15米。

  深海考古安全技术先进

  有人曾经把深海考古的难度和危险等同于太空作业。记者也曾经在“南海I号”作业现场目睹过这紧张的一幕:一名潜水员刚好从海底里出来,现场气氛突然紧张起来,三名工作人员马上按住他,像脱皮一样把他身上的潜水服一下子剥下来,接着有人搀扶着他迅速离开。“他要赶紧进到减压舱里!他在水里时间长,有一个多小时了,有氮残留,必须在舱里呆半个小时!”

  水下作业,遇到各种不同危险的几率很高。如何提高反应能力?遇到危险的时候可以呼救吗?崔勇说,在潜水方面,除通常采用的自携式轻潜水外,同时也使用可通话的管供潜水装具(KMB)。现在随着高氧潜水在国际上开始流行后,在“南海Ⅰ号”的调查工作中也采用了高氧潜水,不但延长了水下工作时间,缩短了减压时间,增加了安全系数,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打捞工程可以申请专利

  “南海I号”整体打捞是个系统工程,很难具体统计到底有多少科研单位参与其中。这个系统工程又分为很多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不少是因为“南海I号”的整体打捞而产生,比如中山大学生科院承担的“南海I号”在水晶宫里的水生环境的研究。对这个团队而言,就集结了微生物、化学、物理等领域的专家,组成一个全新的科研团队。

  “南海I号”整体打捞工程甚至可以申请专利。“尤其是这次打捞工程探索出来的‘穿底梁’技术,很有价值。”交通部广州打捞局副局长何伟章告诉记者。“南海I号”的整体打捞,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科技智慧,对于以后水下考古尤其是水下文物整体打捞,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相关链接:水下考古

  水下考古是建立在潜水技术、特别是自携式水下呼吸器(俗称轻潜水或SCUB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世纪40年代,法国海军军官雅克·库斯托负责的研究小组发明了自携式水下呼吸器,这项技术的成熟为水下科学探索提供了最基本的保证。1960年,美国考古教授乔治·巴斯应邀对土耳其的格里多亚角海域古典时代的沉船遗址进行发掘,这是考古学家第一次亲临水下。1966年,巴斯出版了权威的《水下考古学》一书。因此,乔治·巴斯被尊称为水下考古之父。

  水下考古调查一般分为物探调查和潜水调查两个部分。物探调查均以海洋探测中最频繁使用的旁侧声纳、浅地层剖面仪等声波类仪器为主。旁测声纳是运用声波在水底的传播特性,通过对声波的发射、反射和接收过程进行记录,对水底的起伏变化作出判断,通过声纳图,可以判读出水下起伏的特性,对水下遗址尤其是探测沉船及其他水底障碍物特别有效。浅地层剖面仪的工作原理与声纳相同,只是探测的对象不同,旁测声纳是探测一个面,浅地层剖面仪则是切割一条线,它是通过对声波的发射和接收,对探测船所经过水域水底的地层进行解剖,可以判断出泥、沙、礁石、沉船等不同介质的反射影像,对埋藏在河床以下,具有介质区别的物体进行甄别,对旁测声纳无法扫测的沉船及其早期遗物特别有效。此外,磁力仪、水下金属探测仪等也经常在物探调查中使用。另外在水深超过人类潜水极限的海域,常使用水下机器人(简称ROV)进行水下调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