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温州人助推中国“新希望工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6日01:54 都市快报

  记 者 金立鹏

  一项以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为对象的“新希望工程”项目正在两个温州人的推动下拉开帷幕。

  它的名字叫“新公民计划”。

  这项由南都公益基金会创办的教育项目预计将用5到10年时间,捐建100所“新公民学校”,每所学校投入150万到200万元,累计投入1.5亿至2亿元。

  12月21日,“新公民计划”首批12个中标资助项目签字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康晓光评价这个“新公民计划”是中国的“第二希望工程”。

  “第二希望工程”的背后,是两位温州人:南都集团董事长周庆治和南都基金会秘书长徐永光。事实上,徐永光正是中国希望工程的创始人。

  两位温州人

  20年后殊途同归

  1988年,徐永光辞去团中央组织部部长职务,带着10万元注册资金注册成立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创立希望工程。

  3年后,另一位温州籍官员也辞去了公职,但走上了另一条道路。1991年,周庆治从浙江省委办公厅辞职下海,经过多年拼搏创立南都集团,《福布斯》2001年把周庆治排在大陆百位富豪榜第45位。

  “20年前,我离开政府做公益,他离开政府做商业;我看着他做大,他看着我做大。”徐永光说。20年后,两位各自领域的大佬又站到了同一条人生轨迹上。

  “我们是一拍即合的。”徐永光说。

  周庆治关注的城市化进程中弱势群体和徐永光多年的希望工程经历决定了南都基金会的大方向——关注农民工子女以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解决移民后代

  如何融入城市的问题

  “新公民计划与希望工程是不一样的。”

  徐永光说,由于农村义务教育实现了“两免一补”,以解决偏远地区因贫困而失学问题为主的“希望工程”将逐渐完成历史使命,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则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

  根据南都公益基金会所掌握的数据,目前,全国有2000多万流动儿童。而根据中国社科院和联合国发展计划署预测,到2030年,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将达到1亿人。

  解决移民后代就学只是新公民计划的一部分,帮助移民后代融入城市才是新公民计划更重要,也是根本区别于希望工程的地方。

  据徐永光介绍,南都基金会把新公民计划公益项目资助范围设定为:新农民工子女道德辅导项目、学业辅导项目、健康成长指导项目、就业服务项目、生活方式辅导项目、社会交往指导项目以及改善农民工子女成长环境的研究和政策推动项目等。

  浙江应该成为

  新公民计划的重点区域

  “如果做一个中国慈善排行榜,浙商数量肯定是排在第一位的。”20年的公益事业经历让徐永光清楚,一个区域关注公益的程度,取决于经济的发展。

  “浙江作为民营经济的大省,是全国农民工的主要流入地,在温州的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民工子弟就学困难,当地教学资源不堪重负的现象,浙江应该成为新公民计划的重点区域。”

  徐永光说,目前已经建立的两所新公民学校都在北京,但他个人非常希望看到在浙江出现新公民学校。

  链 接

  如何申办

  新公民学校

  根据这项计划,南都公益基金会将为每所“新公民学校”提供150万至200万人民币的启动资金,而学校的日常运行和发展主要依靠社会各界的捐赠。

  现在,新公民学校对申请对象几乎没有门槛,有志于公益教育事业的个人和企业都可以向南都基金会提出申请,审核后由南都基金会提供启动基金,学校将是一个独立的、在校董会领导下的教育NGO(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

  (详见南都公益基金会网站http://www.naradafoundation.org/)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