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20年培养出50余名水下考古专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6日13:08 新闻晚报
    □晚报特派记者谢飞君广东阳江报道

  昨晚,“南海一号”利用天然潮汐涨落“登陆”的计划失败,上岸时间继续后移。

  从今年年初开始,这艘南宋古沉船在“船体最大,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光环之下,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而伴随着它的发现、探测和打捞,还有一支力量不可被忽视——中国水下考古队。20年的努力,我国共培养了50多名这样的水下考古专家,对于有着2000艘沉船的浩瀚海域而言,专家“太少”。为什么不多培养一些,水下考古队员如何选?昨天,记者专访国家首批水下考古队员、福建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栗建安,透过他了解尚未被公众了解的水下考古。

  “南海一号”进馆水下考古开始

  这几天,超过百家媒体关注着“南海一号”的登陆进展。“整体打捞出水”和“成功移入水晶宫”无疑是最受媒体关注的两个节点。而事实上,当“水晶宫”迎来它的主人——这艘在海底沉睡了800年的古船,真正的水下考古工作才刚刚开始。

  “沉船整体平移到‘水晶宫’后,古船的水下考古工作可以不再受天气、风浪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这将大大提高考古的效率。而考古队员一边发掘,一边可以向普通游客展览。”栗建安告诉记者,作为中国水下考古的最新进展,整体打捞是世界考古的一次突破。因为到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其他人做过类似的实践。而整体打捞本身,保存了“南海一号”的“原生态”,使考古研究更具意义。

  从1987年到现在,20年间,这艘被命名为“南海一号”的沉船已经成为中国水下考古里程碑式的标志,它的发现和打捞过程充满各式各样的奇迹和波折,亦如中国水下考古本身的进程一样:从没有一个水下考古人员,没有一套水下考古装备开始,到目前已经着手操作世界上最具难度的水下考古实践。

  深海探宝我们不是寻宝

  一次一次地下潜,探摸,摄影,这些既危险又重复的动作对所有水下考古队员来说,都不陌生。在外人看来,这个过程实在有趣——每一次潜到水底,再浮出水面,总是能打捞起引人好奇的“宝物”。那些深埋于海底的瓷器,无论光亮如新,还是灰头土脸,个个价值连城的宝藏。他们,在看到器物上绘着的各色精美纹饰的那一刻,会不会心动?

  不会。只因他们的名字叫“水下考古队员”。他们,要和“寻宝猎人”赛跑,抢在“寻宝猎人”之前发现宝藏,进行保护,避免任何有价值的考古环境遭到破坏,有研究价值的古老器物受破坏。他们在看到文物的时候,也会兴奋,但他们的喜悦和价值无关,是为历史找到线索而高兴。

  “水下考古的意义,不是捞宝,而是要复原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细节,获得我们从其他途径无法获知的信息。”栗建安概括。按照他的说法,随着岁月的推移,古人生活的信息在一点一点地减少,消逝。由于文献缺乏记载,沉船上有关航海、造船、贸易种种细节,成为一种信息来源,水下考古作为获得这些信息的重要途径,日益被关注。

  水下作业难就一个字

  “水下考古耗资巨大,同等规模的一项发掘,水、陆考古的投入比例会是12比1。”据介绍,开展水下考古是一个很花钱的项目,正因此,国际上只有法国、瑞典、英国、美国、澳大利亚、荷兰、瑞士、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在做,不发达国家很少开展水下考古。

  “首先是装备花费巨大。”栗建安告诉记者,水下考古需要动用的船只、仪器以及潜水设备所需要的花费远远高于陆地考古。“租一条船进行考古作业,有时候需要动用上万甚至十几万的费用。”

  其次,海上作业受天气、海流、潮汐和季风等诸多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在我国,能见度也成为一大制约。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江河入海的原因,我国沿海海域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这降低了能见度,使水下考古难度加大。

  此外,作业深度制约水下考古。“从事海底作业所在的海底深度对考古时间很有约束,譬如,在20米的深处,考古队员的作业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每天累计下海不宜超过3次,否则会得‘潜水病’。”

  这些原因,使水上考古具有很多不确定性,“一年中适合进行考古作业的时间不多。”而更让人犯难的是,一到海上,周边都是一样的,往往水下考古队员忙活了很久,却可能什么也找不到。

   择人标准考古队员学潜水

  为什么国外专业的打捞队能有那么多的探宝者,而我国20年仅培养了50多名,究竟达到什么标准才能成为水下考古队员?

  “我们的要求是‘考古队员学潜水’,而非‘潜水队员学考古’。也就是说,所有的队员必须是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还得确保有很好的身体素质。”栗建安表示,海底打捞是项“技术活”,对勘测、发掘都有特定要求。

  “打捞深海沉船,理论上只要在沉船地点放下蒸气爪钳,夹住残骸用力往水面拉,但这么做,物件很容易破碎,减损它的历史价值。并且浮水过程中,东西也很可能丢失。”栗建安强调,一个专业的考古人员和一个被灌输了考古知识的潜水队员,处理文物的过程是完全不一样的。据他介绍,国外有很多职业的打捞公司,他们雇用的打捞专员的“探宝”效率非常高,但他们之所以高效,只因他们眼中只有一个“钱”字——发现好东西,用最短的时间捞上来,到文物市场拍卖出高价。

  有人说,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在海底,而目前国内的水下考古满足不了实际的需求,“海底探宝”还有很大发展潜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