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1977之二:公平-1977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6日16:33 SMG《东视广角》
高考1977之二:公平-1977
公平-1977

高考1977之二:公平-1977
公平-1977

高考1977之二:公平-1977
公平-1977

  《高考1977》系列专题二

  第二集《公平•1977》

  现场同期声:贵州,贵州。湖南,湖南。北京,北京。听到请回答。

  解说:

  2007年6月7日,高考第一天。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李瑞阳绷紧了神经。作为2007年上海地区高考的总指挥,他重任在肩。高考可是大事,重中之重,来不得半点闪失。

  李瑞阳院长深刻地意识到,他的工作和职责,是确保一次公平的竞争,是捍卫一种社会的公正。

  李瑞阳同期声:我的主要责任就是维护一种高考的公正公平,使得每个人能够充分地发挥你自己的成绩,能够使我们的高校选拔到最需要的优秀人才。

  字幕:第二集 公平•1977

  (上海的考生走进高考考场)

  解说:

  三十年前中国恢复高考。也许如今的考生对共和国的这一历史事件不会有太多的感受。但是他们的家长大都是那段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人。李瑞阳就是三十年前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

  1977年的恢复高考对李瑞阳,对整整一代人来说,是一次迟到的公平和公正。

  中国是在"文革"初期的1966年废止了高考制度,后来实行推荐上大学,于是很多青年考大学的权利就被剥夺了。

  李瑞阳同期声:因为我们这种人是(被)剥夺了考试的权利,后来又给了我们考试的权利,恢复了一种考试的权利,所以我们更加珍惜这种权利。

  解说:

  每年的高考都会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因为这是关乎每个考生的前途命运、并且最能够体现社会公平原则的一次竞争。

  在恢复高考三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们的摄制组来到了离上海两千公里远的甘肃省会宁县。会宁虽是国家级贫困县,却是一片人才的绿洲。1977年的恢复高考以后,从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先后走出了五百多名博士,两千多名硕士,一万多名学士,四万多名大中专毕业生。

  会宁的一天是从孩子起早上学开始的。为孩子做饼带饭是母亲每天的第一件劳作。对这里的孩子来说,他们塞进书包的不仅仅是书本和文具,还有父母亲和全家人的期望和托付。

  问:你们去上学吗?几点从家里起床的?

  答:五点。

  问:五点钟就起来了。

  答:嗯。

  问:到学校要走多长时间?

  答:两个小时。

  问:要走两个小时,累吗?

  答:累。

  问:每天都是这样吗?

  答:是。

  问:每天功课紧张吗?

  答:紧张。

  问:有没有哥哥姐姐没上学在家的?有吗?

  答:有。

  问:你是哥哥还是姐姐在家里?

  答:姐姐。

  问:姐姐多大了?

  答:15。

  问:她为什么没上学?

  答:家里贫穷。

  解说:

  会宁县中湾小学冉校长的办公室里有一张中国地图,有点像航空公司的国内航班线路图。地图上标着这所小学的历届学生所考上的大学或所从事工作的那些城市。

  问:从您的学校里面现在有多少个学生考上大学了?

  冉树苍答:去年六月份统计的时候我们统计了四十七个,以后又加上一些。现在是将近七十个人。像我们这个村从解放以来,就是1949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就是到1972年这一段,就是零,一个都没有。那几十年就一个都没有。

  解说:

  对于大山里的孩子,因为有了高考,他们才能通过发奋读书改变命运和人生。站在会宁的山道上,看着上学路上的孩子远去的背影,使人对三十年前恢复高考有了更深刻的领悟,我们不由地回望历史,回望一个时代的背影。

  (转场特技)

  1971年,由"四人帮"炮制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规定了十六字高校招生办法,那就是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关于文化考试,一个字也没提。应届高中毕业生通过考试直接上大学的路也被堵死了。

  杨学为同期声:废除了考试的制度,实行了推荐的制度。怎么推荐呢?叫做自愿报名,你愿意上学吗?自愿报名。群众推荐,群众就是贫下中农,让你上学吗?这是正面的解释。第三就是领导批准,所谓领导批准,在农村主要是公社这一级的领导批准。最后学校复审。十六个字办法。这十六字办法关键是领导批准,就是你上不上大学是当地的那个领导人说了算,这就是走后门。

  解说:"文革"中通过推荐上大学的学生有一个称呼,叫做工农兵学员。

  上海音像资料馆的资深研究员张景岳七十年代初是安徽淮北农村务农的知青,他就是被推荐上的大学。

  张景岳同期声:(我)进大学过了不到一年,1973年的春天,我们系里面读了一个内部情况通报,它就讲到最近在哈尔滨最热闹的大街的主要建筑物上突然之间挂下来两条巨幅标语,写什么呢?上联是:你爸当官你当官,下联是:我爹种田我种田。横批:命该如此。

  解说:

  张景岳在"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的硕士研究生。

  既被推荐上大学又参加高考攻读研究生,张景岳对大学招生的推荐制度与高考制度之争从历史角度作了观察。

  张景岳同期声:你只要看一下我们中国的历史,不以考试成绩为标准,靠所谓推荐,实际上是一种绝大的倒退。因为我们知道,两汉-西汉东汉的时候,当时中国实行的就是推荐制度,就是高官的子弟永远世世代代做高官,这样就形成了所谓门阀士族制度。(这种推荐制度)到了隋唐的时候就废除了,开始搞什么呢,搞科举制,科举制应该说比门阀士族制度要公平要合理得多。只要你考试考得好,就有机会当官,进入统治阶层。

  解说:

  如果说1966年废除高考、实行推荐上大学是一次历史大倒退,那么1977年恢复高考,是结束"文革"的中国走向公平、公正的一个起点。

  在湖南一个县城的废品公司上班的李瑞阳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后,当然不会错过这公平竞争的机遇。他立刻决定回家参加高考。

  李瑞阳同期声:有考大学的资格以后,我自己可以把握自己的命运,我自己去考,我自己去竞争。所以我觉得这里面的变化太大了。

  解说:

  准备复习迎考的李瑞阳却没有所需的复习资料。出人意料的是,身为废品公司工人的李瑞阳,在废品中找到了宝贝。

  李瑞阳同期声:我就到那个仓库堆里面,趴在书堆里面找,一本本地找,把一套中学的教材居然找齐了,当时考五门科目,数学、语文、政治、物理、化学。

  解说:

  1977年的秋冬之交,是中国一个迎考和赶考的季节。高考的恢复,是公平公正社会原则的回归。

  周明东同期声:那天的感觉,特别强烈的一个感觉倒不是说因为我去考试了,而是看到了一个平时没看见过的一个很奇特的景象,就是所有的,不管你是养猪、养鸡、打草、割草、耕地,或者你是农场的副场长、党委副书记、连长、指导员,大家都排队。大家是平等的,我要对你尊重,你要对我尊重,什么也没有,我们剩下的唯一的一个,就是人对人的尊重。这是我回想起来那一天考试的时候,我能够永远记着的那个感觉。

  解说:

  从农场到考场的这一次公平之旅让周明东铭记一生,也影响了他的一生。

  (黑场)

  关于恢复高考的历史意义和高考制度的核心价值,一位乡村教师作了一段精辟透彻的阐述。

  2007年的新学年开始了,我们摄制组旁听了会宁二中高三年级的第一课。

  魏成章老师同期声:我在上高中的时候,一个印象特别深的地方是,我妈妈因为劳作的时候,她的膝盖上,她的裤子破了。当时我们农村的一个放羊的老大爷看见了,说你是一个妇女,你应该把这个裤子缝上。结果这个老大爷他看了以后,他就说,我给你借两块钱,当时就给我妈妈两块钱。然后我妈妈就扯了一尺布,把这个裤子补起来了。这件事情,我记得,我到现在还记得,我肯定记一辈子。当时我就想,我这一辈子考大学啥都不管,我就是让我的妈妈穿一件,不是漂亮的,我还没那么想,就是让她再不穿有补丁的裤子。就是这个动力支持着我度过了高中的三年时光,就度过了那种紧迫的,压力很大的那种时光。其实我每天上学的时候我是信心百倍,我就冲着这个目标去奋斗。今天,大家说我实现了没有?

  学生同期声:实现了。

  老师同期声:我实现了。我的母亲,穿的衣服是崭新的。

  解说:

  为了母亲的新裤子,为了母亲的微笑,很多的会宁子弟走进高考的考场,也许他们对保障社会公平公正的高考制度比城市的学生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

  "文革"后的中国,重新恢复高考制度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原则,正是邓小平同志亲自确定下来的。

  范祖德同期声:那一年恢复(高考)以后,小平同志就有个指示,高校的招生主要是两条,第一条,就是政审看本人,还有一个择优录取,这两条是很关键的。

  杨学为同期声:但是我也确实担心,怕恢复考试之后重犯只专不红,不突出政治,犯这样的错误。所以我们把政治条件都写得很细很细的,拥护党中央,紧跟华主席,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反正能想到的都写上了。这个稿子送给邓小平的时候,邓小平非常不满。

  解说:

  邓小平看后非常生气,连说三个"繁琐",大笔一挥,全部抹去。

  杨学为同期声:后来他就说,稿子改一下,说,有些概念不准确,要简化,关键在本人表现好。第二条是择优录取。主要抓这两条,有些繁琐的东西,有些条款可以去掉。就是繁琐的东西去掉。

  解说:

  糜解,现在是美国一所大学的教授,"文革"前后,他曾三次报考研究生,考试成绩都很好,但是由于家庭出身的问题,前两次都没有被录取。第三次糜解又报考了上海交大的研究生。

  糜解同期声:当时有三句话,有成分论,不唯成分论,重在政治表现。当时的情况下很多都是只抓第一句话,后面两句话讲讲而已。

  范祖德同期声:这个问题就这样,这个人能录取不能录取,(他的)直系亲属的祖父父亲都是被镇压的,还有两个亲戚在台湾,是国民党的军官,特务,本人的表现是很好的。

  糜解同期声:所以交大党委特意派人到我的单位(上海市)常德中学去了解我的政治表现。

  邓旭初同期声:那么回来就向我汇报,本人表现很好。

  范祖德同期声:这个时候教育部开会,开一个研究生的招生工作会议。我代表上海去了。去以前,教育部领导,教育部打电话来说你们有什么典型的材料带来,我就把这个材料带去了。

  邓旭初同期声:我写信给高教部,你上级不同意你来信,如果不来信那就同意了。

  范祖德同期声:老邓他性子也很急,胆子也很大。他说是敢于吃第一个螃蟹的人。那么他来做工作了。在学校来统一认识以后,就录取了。

  糜解同期声:那么交大就发红榜了,就发通知了。一发的话我们学校里面,原单位就轰动了。当时我记得通知我没有先收到,好像是发到单位的。单位里面,教师就自动地组织了报喜队。到我们里弄里面敲锣打鼓、放鞭炮、贴红榜。

  解说:

  1978年11月的《人民日报》和《解放日报》先后刊登了糜解被上海交大录取为研究生的报道,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糜解同期声:我收到全国各地来的很多很多的信件,有这么大一堆,都是反映同样的情况。他们都有同样的遭遇,但没有我这么幸运。但他们就看到了希望。非常感动人。看得我都不止一次流泪了。所以这个事情说起来是我一个人考研究生,但是反映的事情是全国的事情。

  解说:

  1977年的高校招生中,虽然由于"左"的思潮干扰,仍有一些优秀的考生没能如愿进入大学,但毕竟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在邓小平的有力干预下,笼罩着很多青年人命运的家庭出身不好的阴霾正在渐渐驱散,社会的公平开始汇成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2007年,恢复高考的第三十年的日子里,在甘肃省会宁县的采访中,我们对教育的公平和公正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和领悟。

  我们结识了一个因为家庭贫困辍学两年却又渴望上学的姑娘。

  问:你今年多大了?

  郑:18岁。

  问:现在没上学吗?

  郑:辍学已经两年了。

  问:想上学吗?

  郑:想。没有办法。为了我哥哥和弟弟。我只能在家劳动看家。

  问:你为了让哥哥去上学自己辍学了?

  郑:还好我哥哥考上大学了。我弟弟还比我小一岁。我上不起学。如果我要上学的话,我们三人就全完了。

  解说:

  郑院霞的母亲几年前患重病去世了。她的父亲农忙时在家种地,农闲时在煤矿打零工。虽然辛苦,却仍然无力供三个孩子上学。

  郑院霞为我们念他哥哥从兰州大学寄来的信。

  郑院霞同期声:每次想到你,我就伤心。小小年纪,就承担起一家人的吃住行,很是可怜辛苦。原谅我现在不能为你分担。但我会努力学习,将来有所成就时,一定让家火红起来,让爸过上幸福的日子,让可爱的妹妹舒适地,舒适愉快地生活。相信我的这个小小的愿望马上、很快就能实现。将来在好的地方工作,首先我就要把你带到大城市里,去看外面的世界。

  解说:

  和城市里富裕家庭的孩子不一样,农村贫困大学生的肩上不但承载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还有让家庭脱贫、亲人过上好日子的责任和使命。

  郑院霞已经两年没上学了,这是她心中永远的痛。

  郑院霞读外语同期声

  Good morning. Sit down, please.

  Thank you. How are you.

  解说:

  2007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的学杂费。对贫困家庭的孩子还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寄宿生活费。让蓝天下的孩子都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教育的平等是社会平等的基石。

  我们在会宁采访期间,正巧遇上国家有关部门在会宁举办全国五个生源地向贫困学生发放助学贷款的启动仪式。

  教育部部长助理杨周复同期声:国家有责任有义务将这些学生上大学的经济问题解决好,要给他们以能够满足他们整个学习期间这个学杂费还有生活费(的资助)。

  财政部教科司司长赵路同期声:因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的公平是社会(公平中)非常重要的公平。

  解说:

  1977年的高考,共有二十七万多考生考上了大学。来自湖南小县城的李瑞阳走进了首都北京。

  李瑞阳同期声:我记得进学校大门,我考上北京钢铁学院。进大门,北京钢铁学院,钢铁工程师的摇篮。我当时就很激动,我说我这一辈子还能当工程师吗,当时我们觉得工程师也是很了不起的。

  解说:

  很多年以后,李瑞阳没有去做钢铁行业的工程师,而是成为了考试院的院长。一个曾经被剥夺过高考权利的高考主管领导对高考的理解更加深刻。

  李瑞阳同期声:我觉得高考制度到目前来说,我认为还是一种最公平的,最合理的一种制度。

  解说:

  1977年就着手重建社会公平公正的人文内核,重塑公平公正的价值观念,这就是恢复高考的历史意义。它的深远影响也已跨越世纪,渗透到现在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之中。

  200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七次代表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的报告中指出:

  胡锦涛总书记同期声: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

  解说:

  中国正在构建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促进社会的平等,教育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新闻娱乐频道晚19点10分播出的《东视广角》。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