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恐和麻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7日11:10 南方周末
惊恐和麻木
马昌博

  政治日新而生活如常,或许正是这个国家一步步走向稳健的写照

  2007年,作为一名时政记者,我用自己的目光,打量中国。

  这一年是中国的“政治年”,3月,本届人大的最后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执政党5年一次的换届选举。

  全国人代会开幕的当天,我在人民大会堂的东门看着拥入的各省大员,当一群群带着口音的省市官员在你面前走过,你会直观地体会到,从中南海发出的政令在各地统一执行并不容易。

  人代会结束的上午是总理记者招待会,我8点钟到人民大会堂排队依然没能抢到前排的座位,招待会结束后,跟同行一起挤过去和温总理握手。走出会场时自己一直想,一个记者对于政治的关注,能否始终保持客观,还是不小心就加入欢腾的盛宴?

  7个月后,十七大。一些我在“两会”期间频频见过的省委书记们成了执政党的核心领导人,他们或许有一天会领导中国,而十数个部委主官和地方大吏换岗。至于公众,有关注却无波澜,所谓政治日新而生活如常,或许正是这个国家一步步走向稳健的写照。

  我们在报道中给执政党上届中央做了个总结,并探讨了“中国民主下一步”。此前的几个月,这些宏大的政治话题已经出现在我的笔下,如众多学者争论的“中国式民主”。有人觉得这些讨论未必实际,但我依然记录了它,因为不管所论道路如何,毕竟是为了通往未来。

  另外一件事则让我有机会打量地方官场。今年7月,我奉命跟踪山西黑砖窑事件,之前我的同事已经做出了漂亮的事件报道,而我则要探询其后的官场反应链条。

  虽经诸多努力,但链条上的一些官员在多次失约后终没有见我。我无奈,很多时候官员们想的不是在公众面前说清自己的过失,而是怕一说话就成为各方谴责对象并因此埋单。换句话说,相对于可能失去职位的危险来说,丢脸显然是次要问题,甚至连为自己辩解都是下下之选。

  而让我至今难忘的,是采访一个其治下出现黑砖窑打死人事件的镇长,当问及他可能因此被免职时,这个四十多岁的基层官员在记者面前掩面而泣。我知道,他已无法推卸责任,而他现在表现的,更多是一个宏大风波中基层干部的惊恐,这惊恐如他之前的麻木一样让我愤怒继而无语。

  当然还有些别的事,2月初的时候,我报道了国家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被查处的新闻,之后很长时间我都在想一个国家的药监体制在一个好大喜功又颇有贪心的官员手里竟如此翻云覆雨甚或漏洞百出。

  数月后,郑氏被杀,创改革开放后杀部委高官先例。虽然报道顺利完成,我却无法掩饰对这类新闻的厌恶,追问体制本是一个时政记者的专长,但让人无奈的是每次追问完后我都无法解释,为何体制弊端在中国总是层出不穷。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马昌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