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1977”系列专题之五“1977-2007”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9日00:04 SMG《东视广角》
“高考1977”系列专题之五“1977-2007”
“高考1977”系列专题之五“1977-2007”

“高考1977”系列专题之五“1977-2007”
“高考1977”系列专题之五“1977-2007”

“高考1977”系列专题之五“1977-2007”
“高考1977”系列专题之五“1977-2007”

  《高考1977》系列专题之五

  第五集《1977-2007》

  字幕:2007年6月7、8、9日,中国高考日

  解说:

  2007年6月6日,高考的前一天,上海市杨浦区控江中学高三毕业班正在上高中时代最后的一课。

  老师:这三年当中,大家一直都在努力,都在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也就是说我们6月7、8、9日就将走上我们人生当中第一个最重要的一个战场。希望大家能够在这个年轻的战场上能够努力,以不负我们这十二年来的辛苦学习生活,也不负我们这十二年来的热血青春。

  字幕:第五集 1977-2007

  字幕:2007年6月7日,高考第一天

  画面:高考考场,考生入场

  解说:

  如今, 每年一度的高考,成为了中国社会的一件大事。中国高考日,社会总动员。

  画面,两会

  解说:

  在2007年3月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大学外语学院院长范谊提出了要废除高考来创新高校招生制度的议案。

  范谊同期声:我的意思就是废止高考应该成为我们下一轮高考改革、整个教育改革的一个思考的起点,就是说高考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选拔的职能,今天的教育应该回归到对人的培养、对人的个性能力的张扬,那么在这个意义上高考已经成为不适应我们教育的目标、教育的要求的那么一种教育体制了。所以在这个意义来说我提出废止高考。

  解说:

  范谊本人就是在恢复高考后的1979年考入大学的。曾经是恢复高考的受益者,如今却又成了废除高考的倡议者。他的议案,在两会一度成为社会议论的热点。

  其实这些年来,高考一直都是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一个话题。

  尽管对现有的高考制度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但是大多数的社会有识之士都认为当今的中国不能没有高考。

  于海同期声:它仍然是我们中国的评价制度中比较公正的一个制度。

  于漪同期声:我觉得高考制度是必须坚持的,否则的话就会制造腐败的温床,不可收拾。

  朱学勤同期声:考试制度本身是可以改的,但是并不是说把它彻底废除掉。

  李瑞阳同期声:我觉得高考制度到目前来说,我认为还是一种最公平最合理的一种制度。当然我们可以说高考有很多的缺点,有很多的负面的东西,但是最主要的现在目前找不到一种更好的办法来替代它,我恐怕这是根本。

  画面:高考考场门口,焦急等候的家长

  解说:

  在中国,高考是天大的事情。2007年,中国的高考考生达到一千零一十万人。而每一个考生的背后是父母,家庭,亲属,还有他所毕业学校的老师。

  问:儿子还是女儿?

  答:儿子。

  问:这个心情怎么样?

  答:当然比较焦急了。

  答:紧张总归有点紧张吧。因为毕竟这个也是孩子的大事情。

  答:现在考生又多,录取得又多,好的学校竞争又很厉害,念一般的大学也就没什么意义。所以就比较紧张。(过去)我们都是自己背着书包去的。现在我是开车,借了宾馆,然后再开车送他到这里来,而且要准备好多。

  问:感觉就像是全家人的一件大事情?

  答:不是全家人了,全家族了,不是全家人了。所以包括单位的同事也都知道,哪个人的小孩要考大学了。这次有多少人考大学。填什么学校。这种情况都很关注。越是好的学校,对自己的将来就越有好处。那么作为家长的话,总是要尽力点。比如说,平时念中学要念个好的,高中也要念名牌的,然后考大学也要名牌的,出来找工作、就业、将来的前途,都有一系列的好处。家长总是希望自己未实现的那些东西,要在小孩的身上实现。这是一种寄托。这是一种希望。

  解说:

  陈静溪,今年他的女儿参加高考,而他本人是在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的。1979年的夏天,当他和几位同学结伴游黄山时,在山上遇见邓小平同志,恢复高考的决策者在恢复高考受益者的学生证上签名留念,这是陈静溪一生的珍藏。

  他对恢复高考还有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陈静溪同期声:我在那里打电话,拨通了我爸的电话,和我爸说:"爸,我大学考上了。"那个时候产生了什么效果呢,就是整个烟纸店买东西的人和周围的人呼啦一声全围在我的身后。然后我爸爸一听说,我一说这话呢,他的同事呼啦一声,办公室的全围在他的身后了,然后我爸就说:"你考进什么大学?"我就很不好意思,我这个人其实很腼腆的,我不大愿意在公众场合讲这种事情。因为我其实知道,你讲考上大学或者考进复旦大学,是一件挺令人震动的事情。我说这样吧咱们回家说吧。"不行不行"他说,"你现在就说,考进什么大学?"我磨磨蹭蹭了好几秒钟,我说:"考进了复旦大学。"只听我身后一片欢呼声,我爸爸同事围在那里,电话里传来也是一片欢呼声。

  解说:

  三十年前的恢复高考,给社会所带来的最深刻的变化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一种主流价值观念。而对每个考生来说,他们终于找回了失落多年的梦想。他们终于获得了有可能改变人生命运的历史机遇。

  王意如,1977级大学生,她的记忆深处有一个关于校徽的故事,在大学时代的一年暑假,她参加了大学生艺术团,去青岛演出。

  王意如同期声:我记得有一次不演出的时候,我们逛街。我还有其他四个当时都是青春正好的时候,五个女孩子穿着自己做的连衣裙。五个人然后一个人别一个校徽,那时是很(引人)注目的一道风景。当时我们上街,我记得领队的老师就说了一句,你们别太招摇,但是事实上还是非常招摇。我们出去的时候,走到马路上,我记得很清楚,有两个工人那样的推着一个平板车,上面全是酒瓶子,眼睛看着我们五个人,"哗"地一下全倒掉。

  解说:

  朱大可,同济大学教授,他于1979年考上大学。现在回想起来,当年做大学生的感觉真好。

  朱大可同期声:当时佩戴一个校徽走在马路上,人们都带着羡慕的眼光看你,跟现在完全不一样,你就是觉得你是一个栋梁,还没有毕业之前你已经似乎看到了你的未来。

  解说:

  1977年的高考是共和国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当时的人们还不大了解气象学上的"暖冬"的概念,但是1977年的冬天对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却是一个"温暖的冬天",而且他们感受到更加温暖的春天也将到来。

  1978年的春天,差不多就是1977级大学生走进大学校门的时候,全国科技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同志在大会上宣布,"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成为了一个社会的关键词。

  (〈庐山恋〉电影实况)

  1980年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电影《庐山恋》在全国上映,影片中由张瑜扮演的美貌富有的归侨女青年爱上了郭凯敏扮演的青年技术员,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是那个华侨少女心中的好男儿,同时也是那个时代人们心中的好男儿。电影中的爱情观实际上是折射出了社会上的价值观。

  恢复高考以后的三十年中,中国的高等院校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培养和输送了大批的人才,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发展到国际公认的大众教育。但是一流大学、名牌大学仍然是稀缺资源,而几乎所有的考生都接受了完整系统的中小学教育,于是考生与考生、学校与学校的竞争日趋激烈,而高考就不可避免会诱发应试教育,并给广大的学生造成沉重的学业负担和竞争压力。所以人们对现行的高考制度提出种种的质疑是很自然的。

  上海大学的历史系教授朱学勤是在恢复高考后考上了研究生。

  朱学勤的儿子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考上了复旦大学,但是他儿子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的反应,却完全出乎朱教授的意料。

  朱教授同期声:我儿子那一年录取通知书下来,是考取复旦,对他来说是一个喜出望外的事情。所以我清楚地记得他第一个反应是往上一跳,"哇"举手欢呼。我考取复旦了。第二个反应是往下一蹲。突然就是整个面容就是开始由喜转哀,像乐极生悲一样。抱着头坐在那里想了半天。他一个人就离开了房间。后来他妈妈告诉我,她说他离开房间去做什么你知道吗?我说我不知道。她说他到自己的房间里去,把他从中学开始所有的教科书尤其是复习迎考那三年里面的高中的很多复习资料打成一包,拎出门悄悄地到一个我们这栋楼旁边的一个建筑工地,没人看见的角落,他蹲在那里一张一张地撕教科书,一张张复习迎考的资料,然后点起火看着它一张张地烧掉。他不想留给后人,他也不想留给自己。他看到那一堆东西他内心有仇恨。就是一个人蹲在那里流着泪点着火一张一张地撕掉,把它烧毁,才离开那个地方。

  解说:

  朱学勤儿子这种过激的反应,也许代表了当今部分考生的心态,高考真的有着如此不可承受之重吗?

  作家王小鹰是在1977年恢复高考的当年考上华东师范大学的,参加高考是她三十年前的人生梦想和追求,对当今废除高考的说法,她并不认同。

  王小鹰同期声:我的观点就是,我是支持考试的,我肯定反对要废除高考,废除高考我们的心都会寒的。

  解说:

  王小鹰反对废除高考,但她的同样是2007年应届高中毕业生的女儿并没有参加高考,没有参加曾对她父母的人生起了重要作用的中国高考,而是提前参加了美国的高考。当她的同学在为六月的高考做最后的冲刺的时候,她却早早地收到了美国耶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王小鹰同期声:美国的高考和我们的高考不是很一样的,它就是一个高中生你要读大学,你可以考三次,有三次机会可以考……我觉得这个考试的方法好像比我们国家的考试的方式比较人性化一点,这样对小孩子的压力可以减少一点。

  解说:

  陈静溪的女儿陈皘今年高中毕业,参加高考。她对高考是投赞成票的。

  陈皘:我认为高考肯定会影响到所谓的素质教育的。但是如果上海搞素质教育,然后取消高考,或者说高考改变很大,变成自主招生什么的。我觉得这个还是有问题的呀,毕竟自主招生怎么能通过这么一段时间来了解你这个人呢。它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它怎么评价你是否适合它的学校,或者是否符合它的专业。分数虽然不能说明一切,但是这种考试还是有必要的。

  (转场)

  字幕:2007年6月7日 控江中学考场门口

  画面:考生们走出考场

  解说:

  语文考试是高考的第一个科目,当考生走出考场时,我们得知2007年上海高考的作文题目是"必须跨过这道坎"。

  问:必须跨过这道坎,你觉得这个和高考有关系吗?

  答:我觉得其实可以写得蛮多的,就是可以写个人,也可以写民族和社会。所以我觉得这个题目还是比较宽的一个题目。

  答:我就是说要跨过心里的那道坎。

  问:你觉得高考对你来说是道坎吗?

  答:但愿不是吧。

  解说:

  2007年上海高考的作文考题也许会使人产生对高考本身的联想,高考对考生们是道坎吗?高考对中国的教育是道坎吗?

  李瑞阳同期声:因为大规模的考试,没有办法,必须标准化。标准化就带来单一化,单一化就带来我们很多的高考的指挥棒,指导的教学模式也单一化,这就是一个弊端。

  吴粤北同期声:那么高考是一个人才选拔,也就是说不是水平考试,所有的人只要达到了这样,我就可以给你一个证书。(而高考)它必须要选出个高低来,所以一定是选拔考试,那么相关的问题就是中学的应试教育就不可避免。

  于海同期声:教育改变命运的这种信念迅速成为社会的共识,所以就激发了全社会对高等教育的热情,那么中国高等教育本身的底子比较薄以及能够提供的机会比较少,所以你可以看到,这个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本身,由于它比较稀缺,也(就)变成非常高度的竞争,你高度竞争的结果是什么?就是考试越来越难。

  马钦荣同期声:我们需要理性地对待高考,就是现在我们社会在高考这个问题上我感觉聚焦太多了,它就是每年会发生的那样一件事,但是我们现在不是这样,每年高考的三天社会好像其它一切都是为它让道了,因此高考的任何的情况,任何的一个信息发布都会引起社会的很大的震动。

  李瑞阳同期声:现在高考承担了一种高考本身不应该承担的一种社会功能,这里有很大两个方面的功能把它放在高考上,一个是社会分工的功能。一个学生成长的一个群体,在成长的过程中它肯定有一个分工的过程,谁去做白领,谁去做蓝领,有个分工,这个分工到哪儿实现呢?很大的程度是在高考中实现。第二个竞争是教育资源的配置竞争,因为我们国家教育(资源)也是比较稀缺。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比较稀缺,那么学生就必须要激烈地竞争,你不用高考的形式来竞争必然用另外一种形式来竞争。所以这个板子也不应该打在高考的身上。

  于漪同期声:但是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在什么地方呢?就是育人异化成为育分,我们的教育方针是育人,但是我们相当程度地把它异化成育分。

  于海同期声:所以到最后你就发现,成千上万的人要上大学,但是只有这些名额怎么办?而且用统一的方式,你需要用统一的尺度去平衡各地与各方面的学生的这种需要,最后的办法就是把题出得越来越难了,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使)我们的应试教育这根弦绷得越来越紧、这个螺丝拧得越来越紧的原因之一。

  解说:

  没有高考的中国是无法想象的,也是三十年前的一段不堪回首的集体记忆。但是现行的高考体制又把对人的培养、教育和选拔纳入了一种标准化、单一化、程式化的模式中,这就是今天的高考制度所面临的尴尬和困惑。

  人大代表范谊希望用一种振聋发聩的声音来引起社会对高考改革和创新的关注。

  范谊同期声:废止高考决不意味着今天立刻就把高考取消掉,然后还没有新的制度来代替它。我的主张是我们是不是可以(在)没有高考的情况下,我们如何来选拔人才上大学,如何来评价人才,如何使我们的这个选拔标准更适应我们教育的多样化,更适应我们教育对社会应该承担的一种责任。

  解说:

  30年前恢复高考不单纯是中国教育领域的一件事情,它开启了中国当代思想解放运动的先河。

  在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采访南京大学教授胡福明,他在1978年撰写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曾经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问题的大讨论。

  胡福明同期声:我正在写作和修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小平同志决定恢复高考这件事,大概是在1977年的八、九月份,这个时间正值我在修改文章,还在修改文章,八月份绝对(是)在修改文章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也听说有这件事,给我们的重要感觉是什么呢?壮大了信心,拨乱反正的信心增强了。因为按照我的看法,高校招生,恢复高考、考试制度,通过考试来招生,这件事对于"文革"是个严重的批判。而且恢复高考这件事从一个方面极大地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什么呢,毛主席圈阅的中央文件是可以修改的,这不是很清楚吗?

  解说:

  1978年的春天,恢复高考后的1977级大学生入校不久,胡福明撰写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式发表,从而开启了中国新时期的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不久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中国走进了一个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

  胡福明同期声:思想僵化,改革就不能深化,科学发展观落实不了,和谐社会建设不了,这就是我的看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至少还要在一个时期内作为一条主线来抓。

  解说:

  30年前恢复高考的伟大历史意义就在于解放思想,如今高考体制的改革也需要不断地解放思想,锐意创新。

  邓小平同志在恢复高考后不久的1978年就指出:要认真研究、试验、改进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使它完善起来。

  江泽民同志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教育创新。

  三十年来关于高考改革的各种措施和举措也陆续出台。中国的教育一直在前行,中国的高考也一直在与时俱进。

  新的世纪,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而这个目标也将成为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灵魂。

  胡锦涛总书记同期声:"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字幕:2007年8月,中国高校即将开学

  解说:

  2007年高考已经发榜了,陈静溪的女儿陈皘考取了清华大学,这自然是陈静溪一家的大喜事。

  陈皘同期声:我们高考考得好就能进一个好学校,考得不好就进不了好学校。但是将来会发生什么我们也不知道。我们可能进了好学校以后,我们没有办法好好读书,我们没有好的成就,当然也是完全可能的。

  解说:

  陈皘虽然考上的是中国名牌大学,但是在她看来,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驿站,人生的路还长着呢。

  我们想把一位中学校长的寄语转赠给陈皘和她的同龄人。

  唐盛昌同期声:因为对我来说,因为从眼前来看,那么高的升学率,那么多好同学都进了非常理想的大学,这个当然是一个大家感到高兴的事情,但是另外一方面对于我来说,对于校长来说,我感到我的最后的评定不是现在,而是30年、40年后,其实那个时候我已经不在了,我的学生在社会上他做出了多么大的贡献,为我们的社会的发展,为我们的国家的强盛,在这一方面他做了多大的贡献,只有到这个时候才能评价你这个校长是做得怎么样。这个可能是我最看重的。

  画面:陈静溪夫妇送女儿去火车站

  解说:

  陈皘就要告别父母,要去北京,要进清华了;2007级的大学生们也要出发了,要去他们各自考上的大学报到,开始新的人生路程。

  中国的教育制度改革和高考制度改革也在路上,一路前行。

  新闻娱乐频道晚19点10分播出的《东视广角》。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