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欲望都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9日13:18 新世纪周刊

  -本刊记者/汤涌

  和深夜有人打电话到电台狠狠地批评“这个残酷无情的都市”不同,在《新世纪周刊》的“中国人幸福指数”中,超过一半(56.3%)的人“非常喜欢”或者“比较喜欢”自己目前所居住的城市。

  但是他们对本市的商品房价格不敢苟同:单是“很不满意”的,就占51.5%。“很不满意”和“不满意”合计达79.4%。

  对城市物价,选择“很不满意”和“不满意”的,一共50.7%,同样超过半数。

  对城市交通的不满意几乎毫无悬念:“65.7%的人对城市交通很不满意,或者比较不满意。近40%的人对自己上下班路上所花费的时间很不满意。”

  在上班时,57.3%的人公交地铁,17.7%的人开车,11.6%的人走路。幸福感最强的人,是走路上班的人。打车上班的人觉得自己最不幸。天天出门打出租车,在《我爱我家》这样上世纪90年代的电视剧里,还是一个人人向往的目标。在工薪族眼中,打车曾经是一种很奢侈很向往的出行方式,但现在是一种很不快乐的出行方式。

  自行车作为曾经中国标志性交通工具,如今逐渐被抛弃。接收调查的1500人中,只有9%左右的人经常采用自行车。中国的多数城市已经逐渐不适宜骑自行车出行:专门慢车道取消、路口变成立交桥,骑车人要多绕很多路。

  此外私家车增多,大量新手司机也对自行车骑士构成了威胁。但自行车在中学生和快递员这两个人群中仍然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而骑自行车,在欧洲正在成为风尚:节能,环保。

  多数人对城市的气候和环境保护感觉一般,对城市安全感、社会风气、社会保障落实满意度、就医满意度和教育满意度都感觉一般,但对生活便利度的满意超过了40%。最近几年里,超市和24小时便利店越来越多了,但是银行和通信公司的营业厅的排队和加塞,仍然构成了2007年的新闻话题。

  偶尔投诉,但不爱投诉的人幸福感最强烈。遇到不快的时候,超过45%的人表示会忍气吞声。但那些在遇到不平事的时候,选择“一般不去投诉”,幸福感为65.43。其次是那些比较愿意去“投诉”的,得分65.16。再次是那些选择“绝对不去投诉”的人。

  “人情味”与幸福指数

  完全没有人情味51.02

  不太有人情味63.0

  一般63.14

  有人情味66.63

  很有人情味68.73

  张勇的幸福: 环游世界

  -熊巧

  能想到最幸福的场景是什么?

  去香格里拉,或者松潘黄龙,一个人在松林里行走,远方是雪山和草甸,然后躺在那儿美美地睡一觉,看看山。

  2007年,你最好的一天是什么样的?

  前两天还不错,约几个朋友在家谈谈心聊聊天挺好的,我们几个“老人”(40岁在IT行业算很老了)在一块儿喝喝酒。

  这一年中,你有没有柳暗花明的时刻?有没有乐极生悲的时刻?

  给单位做邮件服务器,企业邮局,有一天因为误操作,一下全没了。当时真是觉得眼前一黑。这种事碰见过好几次。有一次,忙到晚上2点,还是没解决。早上5点又去单位,路上一边走一边想,走到以后不到1个小时就解决了。

  如果能让你选一个幸福的人变成他,你会选择谁?

  庄子,苏轼。

  这一年里,有没有突然很想拥抱一个人,有没有想暴打某一个人?

  拥抱?没有。闺女我是经常拥抱,不是突然很想拥抱。生活就是这么平淡。

  暴打?有。比如公交车的司机售票员,我很想暴打他们,晚上11点等最后一班车,等半个小时不来,停都不停嗖就开过去了。当时我手里还拿一本厚书,咣就扔过去了,砸车上了它也没停。要停了就过去扁他,那么晚了,扁完就跑。

  如果所有职业任你挑选,你会选择哪一行?

  旅行家。

  如果现在你有5000万闲钱了,干点什么呢?

  环游世界。去趟阿富汗,被绑票了,赎金就得1000万美金呢!

  用直觉从全世界选一个你愿意与之度过接下来一年的异性。

  非挑一个?小燕子?找个漂亮点的,就那个刘亦菲吧。

  这一年您做的哪件事让你最得意。

  没有。都不太满意。可以说在(山难)救援队的工作吧。尽了很大努力了,但是还是一塌糊涂。

  现在看来,你觉得给2007年定的目标现实吗?实现了没有?

  基本实现。

  如果有可能重过这一年的话,你最想要重温什么或者挽留什么?

  没有。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不过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时光都很值得留恋,所以聚一起的时候就不太想散。

  “城市认同”与幸福指数关系

  非常不喜欢60.86

  比较不喜欢61.84

  一般64.06

  比较喜欢66.58

  非常喜欢66.14

  李路路:中产习惯性向下认同

  -王睿

  李路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社会学系主任,主要研究社会分层和现代化。

  从我们的调查看,很多中上收入的人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中产?

  这个结果跟所有这方面的调查结果一样:大家普遍把自己往下认同。我觉得主要原因:一是这个社会变化非常快,在剧烈分化时期,很多人认为自己并不属于社会上比较好的、上升非常快的阶层,所以他就往下认同。这个社会有很多人一夜之间暴富,大家觉得上升速度太快,如果没有赶上这个上升的速度,没有上升到社会的最上面,就会认为自己相对失败。他不会说:哎,我当个中产也不错嘛!而是认为,哎,其他人怎么那么快就上去了!那什么叫中产啊,我没上去,我就是下面。

  另外,我觉得很多人对中产的概念也不是特别了解。你要说中间阶级,可能更好一点。我个人研究分层是以职业为中心,但也有人认为,收入上有一个中产阶级,职业上有一个中产阶级,社会声望上也有一个,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说法,不同的标准,中产阶级的界定就不一样。比如说处在收入中间的那部分是中产阶级,跟说什么职业是中产阶级,就有不重合的地方。

  自认中产的人职业分布,政府和事业单位所占比例最高。

  应该是这样。企业里面的人应该也是,企业里面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应该也是中产阶级。所以现在关于中产阶级就是不同的说法,我个人认为是职业,但是,比如你们的结果,很多人就不是按照职业来自我认定的吧?

  我们的调查显示,500~1000元/月收入的自认是中产的比例最高,4000~6000元/月的比例最低?

  现在自我认同方面我觉得都是比较混乱的。国外的一般情况,会有多数人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但是中国现在很奇怪,比较乱。你从职业上看他是中产阶级,他认为自己不是,你从收入上看他不是中产阶级,他认为是。因为他参照的标准等等不一样,想法都不一样,没有形成一个社会的比较共识的东西。

  社会比较稳定了以后,认同上才会比较趋于一致。现在是个变化的社会,大家出发点不一样,标准不一样,参照系不一样,自我认同肯定不一样。

  中产应该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群体,满足感比较强。但是现在中间收入的人群反而没有两头的幸福感强。

  幸福感这个事情就要另说了。我还是说那句话,这个社会震荡、分化,人们的主观感觉会因为各种参照系不一样而非常不一样。因为标准比较混乱,出现这种混乱的结论就是很正常的。

  有关中产

  中产一直是一个含糊的感念,有文化上的概念和收入上的概念,各家定义都不一样。美国曾经认为印度有1.75亿中产阶级,这些人还有一半的人要买他们的第一台电视机,按照外汇计算,每个人每个月收入是100人民币。

  中国的中产也引发过多次争论,后来一位学者曾经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提过,“5000吧”,但是学术界从来没有承认过。一般认为中产阶层要是脑力劳动者。

  温家宝总理在新加坡演讲时曾经说过:“中国的经济适用房是面对中产阶级的。”这是这个词第一次从国家领导人的口中说出。他同时还介绍说,,经济适用房户均面积90平方米是比较适当的,因为中国人多地少。”

  根据这一特征计算,北京的经济适用房价格一般在4000元/平方米,90平米是36万元。如果首付3成,商业贷款贷7成20年,要付10多万的首付,每个月还款将近2000元。

  这对于一个月收入4000~6000元的人来说,不是一件难以达到的任务,如果夫妻两人同时工作,妻子收入略低将有7000~8000元的收入。付出2000元房贷也不是难事。

  但这仅仅是理论值,北京市两人户要想购买经济适用房,必须收入低于36300元。就是说人均月收入要在1000~2000元,这样的家庭支付2000元房贷会捉襟见肘。剩下的1000元难以支持90平米房子产生的物业、水电、取暖和两人的饮食交通等费用,如果有了孩子,养育子女的费用也是很大的开支。

  “国人幸福指数”调查样本收入分布

  收入分布百分比

  500元以下3.5%

  500~1000元2.2%

  1000~2000元11.7%

  2000~4000元29.6%

  4000~6000元22.2%

  6000~8000元12.2%

  8000~10000 元9.1%

  10000~15000元7.0%

  15000~20000元0.4%

  20000以上2.2%

  谭景伟的幸福:居然北大讲《论语》

  -本刊记者/张雄

  能想到最幸福的场景是什么?

  在北大讲《论语》,5月17号。

  2007年,你最好的一天是什么样的?

  晚上,那天人挺多的,教室比较小。觉得挺意外的。晚上也没失眠,我挺平静的。以前只是单纯的想把自己的想法讲出去,希望能够向北大的专家学者请教,抱着一个学习的态度。没想到后期反响那么大。在一个觉得把自己想要表达的心声也表达出去了。不管说结果怎么样,感觉还是挺知足的。

  这一年中,你有没有柳暗花明的时刻?有没有乐极生悲的时刻?

  柳暗花明?没有,就是平平淡淡的过来了。

  如果能让你选一个幸福的人变成他,你会选择谁?

  变成谁?没想过。我挺崇拜毛主席的,赵本山也很伟大,他也是从一个很贫穷的状况走过来的,而且非常敬业。

  这一年里,有没有突然很想拥抱一个人,有没有想暴打某一个人?

  你这个问题不适合我这个三十多岁的人回答(笑),应该十七八的小孩还行。把你说的拥抱换成感激,对象倒是不少。比如党史出版社的编辑李青健,人挺不错的,帮我出了书。

  如果所有职业任你挑选,你会选择哪一行?

  最感兴趣的应该还是从政。为老百姓服务啊,古代文政是一体的,学文化是为了从政,从政是为了把学的东西给百姓谋福利。

  如果现在你有5000万闲钱了,干点什么呢?

  一是搞教育,弘扬传统文化。第二是做公益事业,去西部打井,打1000口母亲井。反正80~90%要回报社会。

  用直觉从全世界选一个你愿意与之度过接下来一年的异性。

  没有选择啊,我都结婚了——那只能跟老婆一起过啊。我老婆在老家,我们俩人分居着,可能来年还得保持这样的状态。

  这一年您做的哪件事让你最得意?

  应该还是去北大讲座吧。一般人还去不了那办讲座,我凭借我自己努力,还有朋友帮忙去成了。

  现在看来,你觉得给2007年定的目标现实吗?实现了没有?

  我当时定的目标是去北大深造,学儒学,跟专家请教。我当时想在讲座现场,肯定会有一些专家过来,能跟他们认识也不错,实际上后来发现没有。没跟他们搭上话,这个目标还是未完成的。不过基本上目标算完成80%了吧。

  如果有可能重过这一年的话,你最想要重温什么或者挽留什么?

  应该是没有。过去的没有什么可挽留的,留也留不住,从来不想这个。总结一下经验教训,哪儿成功了,哪儿失败了。知错就改呗。总体来说,如果给这一年的幸福度打个分,就80分吧。

  “婚姻满意度”与幸福指数

  很不满意62.08

  不满意59.80

  一般63.09

  满意65.52

  非常满意69.64

  “配偶的理解和关心”与幸福指数

  非常不满意59.01

  比较不满意62.04

  一般63.27

  比较满意65.88

  非常满意69.41

  “性生活满意度”与幸福指数

  非常不满意60.31

  比较不满意61.31

  一般62.20

  比较满意67.29

  非常满意70.22

  “家庭民主”与幸福指数

  很不民主61.21

  不民主62.49

  说不清65.92

  民主65.69

  很民主67.2

  文章的幸福:回到大学宿舍

  -本刊记者/ 王巧玲

  能想到最幸福的场景是什么?

  大学宿舍,那时每天无忧无虑,就知道上课、吃饭、睡觉。我觉得那个时候是最幸福的。

  2007年,你最好的一天是什么样的?

  6月26日,我生日那天,朋友们来剧组为我庆祝生日。

  这一年中,你有没有柳暗花明的时刻?有没有乐极生悲的时刻?

  没有,有开心和不开心的事,但还没有柳暗花明或乐极生悲的时候。

  如果能让你选一个幸福的人变成他,你会选择谁?

  我不想变成其他人。

  这一年里,有没有突然很想拥抱一个人,有没有想暴打某一个人?

  开心的时候想拥抱每一个人,但没有想过要去暴打某人。

  如果所有职业任你挑选,你会选择哪一行?

  白领,我觉得正常的有规律的朝九晚五的生活比较适合我。

  如果现在你有5000万闲钱了,干点什么呢?

  旅游和做慈善。

  用直觉从全世界选一个你愿意与之度过接下来一年的异性。

  太多了,一时不知道选谁。

  这一年您做的哪件事让你最得意。

  眼下正在拍一部电影,叫《走着瞧》。

  现在看来,你觉得去年给2007年定的目标现实吗?实现了没有?

  我从来不给自己定什么目标,顺其自然。

  如果有可能重过这一年的话,你最想要重温什么或者挽留什么?

  没有,我不想重复。

  邢占军:幸福指数可资决策借鉴

  -王睿

  邢占军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博士后,曾制作了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

  我们的调查中,自我评定的平均分数不到65分。

  我们做的也是这样,这个结果还是比较真实的。我们2007年做了广州、昆明、杭州、北京、西安、沈阳,如果按照100分来算,平均分也就是62分左右。自我评定这个题目我平时作为效标来用,和测量结果之间相关还是比较大的,一般来讲不会差距太大。

  有些人觉得我做了这些题,得到一个分数或者一些结果,可我其实不知道究竟什么是幸福。

  是这样。这里有一个概念怎么界定的问题,我们用这个幸福指数,跟一般人所说的幸福不是一回事,它只不过是个术语。我们界定的“幸福”,是反映人们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它跟哲学、伦理学上探讨的,包括平常所说的“你幸福不幸福”密切相关,但不完全一致。

  从科学上来讲,你问一个人幸福不幸福是个伪命题,因为一百个人有一百个回答,没有任何可比性、可测量性、可操作性。现在找不到好办法,有时候这样用,但是随着研究逐渐深入会发现,那只是初级阶段的一种测量。

  以前有些结论非常吓人,比方说公布北京市民幸福指数达到了九十几,我一看就笑了,这根本就不是科学研究,拿出来一点价值都没有。

  幸福指数和平时说的幸福感是怎样的关系?

  幸福指数不等于我们平时所说的幸福感,但它们都是主观感受。后者可能差异非常大,容易受偶然因素影响。

  幸福指数相对稳定,但也是相对。随着社会发展,各种条件变化,构成幸福指数的一些维度以及权重可能会变化,原来重要的越来越不重要,原来没有的逐渐加入,然而在一个时期内还是相对稳定的。

  有没有这种可能:一个人自己觉得很幸福,但他幸福指数并不是很高?

  完全可能。做幸福指数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需求层次不断提高。假如能帮助大众素质不断提高,自身追求的层次不断提高,也是研究的一个重要价值。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帮助幸福的人更加幸福,另外还帮助那些意识不到幸福的人,找到一条通往幸福的道路。

  心理上的感受非常重要,我们追求一种心理上的平衡,这种平衡是相对的,是不断地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而每次到新的平衡都是上升到一个新高度。这是人的追求、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一个过程。如果说满足,可能古代社会更容易满足,但是我们能停留在古代社会吗?我觉得研究幸福指数是个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让大家发现我们可以生存得更好,发现在新的状态下,怎样能追求到幸福的生活。我们要一个高层次上的稳定,高层次上的满足。

  影响人们幸福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我界定了10个维度,是经过大量调查、访谈,整理、搜集各种资料,综合出来的。我认为这10个维度就是在当前社会背景、发展水平下,制约中国人幸福指数的10个核心方面。它包括知足充裕体验指数、心理健康体验指数、成长发展体验指数、社会信心体验指数、目标价值体验指数、自我接受体验指数、人际适应体验指数、身体健康体验指数、心态平衡体验指数、家庭氛围体验指数。

  国家大事,政策指向肯定会影响人们的幸福感,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可能通过间接的、宏观的各个方面来影响,非常复杂。不过我们研究的结果是2003年幸福指数确实下降,我们认为跟“非典”是有关系的。

  您觉得幸福指数是政策目标的重要参考?

  对。我觉得今天的政策指标应该更多考虑人的因素,人的发展。而其中很重要的就是看人的主观感受。人的主观感受不是虚无缥缈的白日梦,而是反映了人们的客观生存条件,是有现实基础的。所以反过来思考这个问题,应该不断注意怎么通过政策的调整、制定,给广大民众提供最基本的物质生存条件、精神生存条件,促进人的基本发展,通过测量可以发现,哪些方面做的还不够,哪些方面存在问题。

  《新世纪周刊》的调查显示,每月4000~6000元收入的群体,反而没有两头的人幸福感强。

  这个得具体分析样本,国内我们现在的研究都表明,随着收入的提高幸福感会上升,是正相关。倒U形也比较正常,是国外研究里最多的一个关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