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媒体列出2007年中国最具影响力几个指数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3日01:04 南方日报
2007年,我们“数字化生存”,更确切地说,是“指数化生存”。 我们盯着股票指数,套点钱,却难填满国房指数的坑,CPI指数升了,但找不到工资指数,老板说没这么回事,我们谈谈合同的事吧…… 我们百思不解,上网百度,大家问得最多的是“基金是什么”,大家最想要的却是“爱”。 “什么是基金”?“我要爱”!生活如这对问答句般分裂与吊诡。 这就是我们的2007,我们需要钱,也需要爱,我们疯狂,我们也累,也寂寞。 股票指数 民众政府对话新通道 当股民在向政府发问,一个新的“民众—政府”对话通道便形成了,这种新的互动方式的出现,其影响远比一年半载的牛市熊市来得深远。 经历了2007年股市刀光剑影的股民们,哪怕是新股民,或许也开始明白,只有先跑赢自己的投资理念,才有可能跑赢股市本身。一个人投资理念重估的重心,应该是他自己。 鲁迅说过:“革命不是叫人死的,而是叫人活的。” 2007年岁末,中国股民大有“活过来”的感慨。 2007年12月24日,圣诞节前一个交易日。A股放量大涨,沪深指数分别报收5234点和17153点,涨幅分别高达2.6%、2.05%,合计成交量超过2000亿元。这一日被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是跨年度新行情吹响的号角。股民们重现久违的笑容。 12月28日,2007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指停在5261.56点上。 聚会餐桌上的另一副表情是这样的:“如果调印花税前我清仓的话,现在我……” 大家都知道,这忆的是“5·30行情”的苦。 “5·30”以前,骑着中国股市的“疯牛”,千万中国股民“曾经”富过。 2007年5月29日深夜,财政部发布消息,自5月30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1‰调整为3‰。新华社于5月30日凌晨0时4分6秒发出消息。 哀鸿遍野!大多数投资者对风险估计不足,短期账户损失30%—50%。从“天堂”到“地狱”,仅用不足一周时间。6月5日,沪指跌到3404点。 “加息加税强回调,股魔终于露爪獠。铁腕无情挤泡沫,获利蒸发在一朝。沪深今日红转绿,九百跌停叹荼毒。天量沽空罕接盘,破位慌忙来割肉。”股民打油诗,打的哪是油,分明是辛酸泪。 尽管就之前股市的极度疯狂来看,似乎只有“破坏性开采”或说“休克疗法”才是最适合中国股情的医治办法: 但“半夜上调印花税”还是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强烈争议。特别是财政部曾于5月23日辟谣称短期不会上调印花税,成为2007年资本市场一大悬案。 有人喊出了“政府失信”的怨恨之声。这声呐喊,击穿了数字、K线图与政府的楚河汉界,也击穿了经济与政治的楚河汉界。 确实,在以前,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资本”这个词的印象,可能只是在社会主义的“反义词”——资本主义那里。但是2007年,白领“资本”了,卖菜的阿姨也“资本”了,教师公务员“资本”了,连大学生都“资本”了……资本,就这样以惊人的速度启蒙了亿万“理财盲”,嵌入了中国人生活最深的肌理。 《亚洲周刊》日前将2007年度风云人物的桂冠戴在了中国股民头上。因为这个群体“在过去的一年内缔造了历史”。 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最新统计数据,2007年沪深两市A股新开账户总数已达3721.29万户。截至2007年最后一个交易周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深股市总流通市值为93064亿元,两市总市值突破32万亿元,报327140亿元。 人们在回忆1720年牛顿炒股赔钱后的哀叹:“我可以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却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 人们在传播更疯狂的故事:有人2005年底以差不多每股4元的价格买了1万股万科,随后出国公干,等到2007年初回来,涨了3倍以上。华南理工大学大二学生沈然手握数十万元现金,指挥着500万元资本在股市里搏杀。 人们在谈论着白领的新规:下午3时闭市后才方便约见客户,因为即使你不炒股,客户可能也要炒股。 然而,不存在不带一点“主义”的资本。“死了都不卖”的背后,是“政府不会让股市崩溃”的信念,“我们想从股市赚点小钱,政府都不让吗”的诘问,以及“政府失信”的质问。 当股民在向政府发问,一个新的“民众—政府”对话通道便形成了,这种新的互动方式的出现,其影响远比一年半载的牛市熊市来得深远。 抛弃这些“形而上”的意义,“5·30”对股民也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政策调控信号,而更是一个催变思维的时点。于是,到了7月初的第二轮大跌,8—10月的“一九现象”经久不衰,“只赚指数不赚钱”,到10月16日沪指站到年度6124.04点的最高点,股民虽有悲欢,却也有了一份淡定。 对普通股民来说,听专家学者预测今年股指会冲高几何没有任何实质意义,所谓“慢牛行情”也是一种混沌的说辞。经历了2007年股市刀光剑影的股民们,哪怕是新股民,或许也开始明白,只有先跑赢自己的投资理念,才有可能跑赢股市本身。一个人投资理念重估的重心,应该是他自己。 这应了鲁迅先生的另一句话“救人身体不如思想”。 国房指数 假装下跌与假装欢呼 人们担心这是不是房地产商“佯降”和“捂盘”并用。将普通型楼盘低调捂盘,而对一些原先涨幅过快过猛的高档楼盘高调明示降价,其实都只是“促销策略”,而不是政策真正起到了效果。 然而面对房价,民众却很难淡定。 2007年的“房事”同样经历了火一样的疯狂和冰一样的冷漠。 2007年12月2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11月份36个大中城市商品房集中成交均价,其中广州市房价涨幅比上月上涨12.27%,位居36个大中城市之首,成交均价达到了16367元/平方米。 然而,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此前披露的2007年11月份楼市成交数据显示,当月广州房价猛降千元,降幅近10%;同时,成交量大幅萎缩,同比下降了41.1%。 一座好端端的房子是怎么变成一串数字的,这已经令人感到分裂,而这些数字还相互矛盾,更令人分裂。 房地产业有多处“金三角”景致。“金三角”至少有双重含义,一是三者间的关系环环相扣、彼此依赖,二是每个环节皆有“黄金万两”。 第一个“金三角”是高价拿地、高价卖楼、高频率增发之“三高”。2007年,“地王纪录”不断被打破。“面粉贵过面包”,那么“面包”价格当然也“不甘落后”。2006年5月,广州一手住宅均价为6097元/平方米,一年后的2007年8月,广州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9905元/平方米。一年多的时间涨幅达62.4%。 另一方面,金地、保利、富力等巨头上市地产企业,又通过资本市场增发,典型的如金地集团两月内增发两次,融资额分别高达45亿元、180亿元。 第二个“金三角”是大企业、大速度、大手腕之“三大”,所谓“大企业”,即2007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上,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大小企业间的实力与话语权重分化严重,“大速度”即房地产企业圈钱跟宏观调控赛跑在2007年前三季度表现尤为突出,而“大手腕”,则是指一些涉嫌违规房地产企业或因公关技术高超,或因国资背景而“理直气壮”。 毫无疑问,在这些“金三角”式的利益链条中,利益直接受损的,是为高房价、高股价埋单的普通民众、中小投资者。 有两个段子,把年轻房奴和不那么年轻的房奴都说了—— 一个美国妇人和一个中国妇人在天堂相遇,美国妇人满足地说,我来天堂之前,终于把我供的那套房子所欠的钱还清了。中国妇人也很骄傲,她说,我来天堂之前,终于攒够了买房子的钱买了一套房子。 年轻人做房奴的坏处:第一,无忧无虑的日子没了,每月的开销都得精打细算;第二,学习深造的机会少了,学习深造既要花钱,又可能会减少收入;第三,潇洒的心情没了,不敢轻易失去工作;第四,违心的言行多了,即便对老板不满,也不敢从容表示…… 其实,做“奴”的人,哪有潇洒的? “房价上涨快,人民有很大意见。”2007年11月19日,温总理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演讲时说。其实,经过近两年一连串的“国六条”“国九条”和“新政”后,特别是9月30日的“提高第二套房首期”新政后,楼市出现“拐点”的声音便再次升起。 一个标志性事件是深圳地产中介巨头中天置业在2007年11月的轰然倒塌。也就是在11月初开始,市场关于“拐点”的声音变得高涨,依据之一是广州等地国庆长假期间成交量萎缩。此后,有专家称“深圳房价将降四成”,舆论哗然。 然而,作为“奴”的民众,在长期面对强不可抗的卖家之后,养成了习惯性的“卑微”,这些利好消息未必让他们内心踏实,相反,有些人变得不知所措。 人们担心这是不是房地产商“佯降”和“捂盘”并用。将普通型楼盘低调捂盘,而对一些原先涨幅过快过猛的高档楼盘高调明示降价,其实都只是“促销策略”,而不是政策真正起到了效果。 “楼市假装下跌,我们假装欢呼”,一句话道尽了民众的警惕。 另一个担心是,房地产商会不会强强联手,在紧缩期“强强抱团”降低成本,抵御政策寒流。 有专家表示,回过头来看一下会发现,其实10月以来,市场上充斥的诸如“深圳房价将降四成”的消息,要么是一些专家的学院式臆想,要么是传媒以偏概全的主观论断。或许他们的初衷是好的,然而这种盲目的推断与传播,或许会伤了本想保护的对象。 难道就没有人站出来吹响房价回归的“集结号”? 其实广东房地产市场的“集结号”,迄今吹过两次。一次是近一两年,相关政府部门表示“不要急着买房”,“三年后再买房”,然而,正是在这一号角吹响后,广州房价涨势更汹。 一次是2007年年末,万科董事长王石在自己的博客上,发布“拐点论”。此言一出,舆论哗然。有人说,王石的“拐点论”,其实是一枚糖衣炮弹,先吹空再吹多,为的是低价吞噬规模小、竞争力欠佳的同行。 看来,房地产市场上,重要的不是“集结号”吹没吹、谁来吹,而是怎么吹的问题。在特殊的政经语境下,政府部门与地产商吹号可以,关键是如何博得信任;政府部门吹号同时须在经适房、廉租房供应上真正有所作为,地产商吹号则要力避阶段性促销的嫌疑。否则,房地产市场“三败俱伤”局面的出现并非不可能。 而作为一介平民的我们,只希冀今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能离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新年讲话中“住有所居,促进社会和谐”的期愿近些、再近些。 物价指数 要减税还要加薪 民众的通胀预期不降反升,考验着有关部门的调控智慧。增收减税措施中,适度直接加薪不能缺位。 无论如何,楼市总算有“拐点”了,至少“假装”要“拐”了。 CPI呢? 2007年8月2日,国家发改委再发通知,要求各级价格主管部门,立即组织开展主要食品价格和相关收费专项检查,并强调要把本次检查“作为当前的一项政治任务”。 然而,2007年8月的CPI同比上涨6.5%创新高,9月稍有回落后,10月、11月CPI又开始扶摇直上,11月增速升至6.9%再创新高。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上月末表示,2007年CPI涨幅可能在4.7%左右! 2007年12月初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2008年将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并明确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中央“双防”的话语信号暂时稳定了民众对2008年的高通胀预期。 为什么近两年高悬在物价上涨上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失去了震慑力? 这源于有关部门的两难抉择,一方面高通胀不治不行,另一方面通过频繁加息来遏制通胀的话,高利率会对楼市和股市构成实质损伤,最终影响实体经济,并由此引起不同利益群体的磨擦加大。两难游走之间,CPI已然上涨。 尽管通胀在日前特别在美国次贷危机前,是一种国际现象,全球流动性过剩、美元贬值、油价金价高企等外部压力下,通胀就像流行病毒,迅速蔓延,中国内地作为一个新兴的、高速增长的经济体,表现突出一些,或不难理解。 民众或许理解不了高深的经济原理,但他们必须调动所有的智慧,来应付高物价时代的生存。 在广州,49岁的邓先生选择下午6时再去买菜,是因为收市时菜价便宜。他还带上“一周菜情”,是作为参照,凡是高于报纸报价的,坚决不买。 饶先生花在市场内的时间还是要比以前多出几倍,以前10多分钟,现在要40多分钟,因为最外头的档口跟最里面的比,菜价有些不同。他逐档问价,比来较去,还是舍不得买。走累了,就在路边坐一下,再斟酌:“不知道别的菜市场会不会更便宜一点?” 饶先生还发现另一个诀窍:多吃面条少吃饭。低保户每月每人能领到两张购物券,可以到慈善超市换购粮油等生活用品。1张票可以换1盒1.8千克的面条,4张票才能换1包10公斤的大米。而且,吃面条不但省菜钱,还省煤气费。 …… “你可以跑不过刘翔,但必须跑得过CPI”,2007年,人民跑得累啊! “这些天物价有所上涨。我知道。”2007年11月12日,温总理到北京东城区看望困难群众说,“我知道,价格哪怕只上涨1块钱,对老百姓的生活都有影响。” 事实上,群众一年来跟CPI的赛跑中并不孤单。 2007年5月27日,温总理前往陕西进行调查研究时表示:“政府正在采取各种办法,让大家吃得上猪肉、吃得起猪肉。”12月29日,温总理再回陕西,再次谈到价格问题:“我每天一起床,想的就是物价、住房、上学、医疗这几件事。” 而今年1月1日,胡锦涛在天津看望和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特地去到菜市场前,一次次停下脚步,向摊主和正在购物的市民了解情况。猪肉现在什么价?大米卖得怎么样?蔬菜有没有涨价?鸡蛋多少钱一斤? 胡锦涛对大家说:“中央对物价问题十分重视,把稳定物价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已经并将继续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切实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 在对中央的众多政策期盼中,民众最简单、最直接的期待就是加薪。 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公司ECA国际去年2月6日发表最新的全球最新薪酬趋势报告称,中国内地企业2007年薪酬增幅将为6%,位居全球第三。 暂不论6%这一数字是否有高估之嫌,问题另一个关键面是,央企加速整体上市,在资本市场长袖起舞,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薪酬差距不断拉大。 笔者了解到,尽管通胀持续走强,尽管利润率被挤窄,但珠三角已有一些零星的中型企业开始或有意主动加薪,其原因并不全是近年来的缺工现象,也并不单单是为了提高生产率,而是考虑稳定员工的工作预期与情绪,同时出于为技术革新的考虑,宁愿“吃点小亏”。这一现象非常值得引起关注与重视。 事实上,为稳定民众通胀预期,政府部门已开始积极行动,增收减税,一方面提出“增加财产性收入”,一方面又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2000元。但是,掂量这两项措施,都有一些瑕疵或硬伤,从某种意义上讲,增加财产性收入是有“准入门槛”的,或者说“浮动性”很强,民工们可能只能对这一项目望洋兴叹或因惧其风险而远之,同时,民工月工资,能探及个税起征点2000元的,有多少呢? 2007年12月20日,央行公布的2007年第4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64.8%的调查者预期明年物价会继续上升,此比例为历史最高。 民众的通胀预期不降反升,考验着有关部门2008年的调控智慧。增收减税措施中,适度直接加薪不能缺位。 百度指数 中国人追问什么 2007十大上升最快关键字 1 嫦娥一号 2 陈晓旭 3 奥运门票 4 死了都不卖 5 猪肉涨价 6 物权法 7 重庆最牛钉子户 8 加息 9 石靖 10 杨惠妍 2006十大上升最快关键字 1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2 尚雯婕 3 黄健翔 4 易中天 5 明朝的那些事儿 6 国六条 7 朝鲜 8 陈良宇 9 千里之外 10 铜须门 2007十大什么是 1 什么是基金 2 什么是权证 3 什么是股指期货 4 什么是股票 5 什么是电子商务 6 什么是爱 7 什么是3G 8 什么是企业文化 9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10 什么是oem 2006十大什么是 1 什么是爱 2 什么是长征精神 3 什么是博客 4 什么是双核 5 什么是3g 6 什么是和谐社会 7 什么是期货 8 什么是木马 9 什么是幸福 10 什么是生态系统 2007十大想要 1 想要爱 2 想要听歌 3 想要飞 4 想要结婚 5 想要有个家 6 想要个身份证号 7 想要宝宝 8 想要自由 9 想要钱 10 想要快乐 2007十大不要 1 不要离开 2 不要隐身 3 不要说再见 4 不要哭 5 不要伤害我 6 不要忘了我 7 不要说谎 8 不要害怕 9 不要中介 10 不要抱怨 2006十大要不要 1 要不要读名著 2 生命要不要继续 3 有电脑要不要写字 4 要不要考研 5 要不要入党 6 要不要和网友见面 9 要不要结婚 10 要不要买房 2007十大如何 1 如何减肥 2 如何炒股 3 如何打开注册表 4 如何美白 5 如何化妆 6 如何购买基金 7 如何赚钱 8 如何创业 9 如何接吻 10 如何理财 2006十大如何 1 如何减肥 2 如何重装系统 3 如何赚钱 4 如何怀孕 5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6 如何创业 7 如何化妆 8 如何接吻 9 如何炒股 10 如何瘦脸 南方日报记者 张华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