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北京将放飞激情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3日07:23 北京日报

  

2008,北京将放飞激情

  2007年底出版的美国《新闻周刊》年终特刊这样写到:"对美国人来说,2008年关乎选举;对世界而言,则关乎中国。当奥运会最终揭开她的帷幕,中国将步入国际舞台的中心。"

  的确,2008年8月,中国北京将会有太多激荡人心的故事告诉世界。

  2001年7月13日,中国以改革、发展、稳定的形象以及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北京市民以对奥林匹克运动热情执著的追求,让国际奥委会最终选择了北京。

  对于中国来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对于北京而言,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回顾7年的筹办历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热情支持下,北京筹办2008年奥运会的脚步稳健。那个曾经让我们感觉遥不可及的奥运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离我们如此之近:一座座现代化的场馆设施拔地而起;一个个单元竞赛日程计划得细致缜密;一条条便捷的公共交通线路拉近了市民与奥运的距离;一年年增长的蓝天数量让"绿色奥运"初见成效;一张张志愿者的笑脸让不同肤色的人们感受着奥运之城的热情风采。

  当世界上更多的人把奥运会视为中国和北京的一个契机时,中国人民和北京市民早已把它视作一个发展的新动力。通过向世界奉献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推动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发展,推动和谐世界建设。

  魂牵梦绕的奥运情结汇成发展建设的力量

  举办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早在1908年10月,伦敦第四届奥运会刚刚结束,《天津青年》杂志就曾提出过三个问题:中国什么时候能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什么时候能够派代表队参加奥运会?什么时候才能举办奥运会?从1908到2008,这三个问题,最终有了完整的答案。其间,整整跨越了100年。

  百年间,中国人民坚持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和平、友谊、进步"的宗旨,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的过程中,凝聚成发展建设的力量,积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法新社去年12月的一篇报道中预言,2008年奥运会将成为中国跻身世界经济强国的一个跳板,北京将作为一面中国的镜子向世界展示中国惊人的经济增长速度。事实上,筹办奥运以来,北京的对外合作在迅速发展,从2001年到2006年,北京地区进出口总额增长了两倍;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比前五年增长50%;入境旅游者增长了100多万人次。每年北京科博会上围绕奥运引进的项目逐年增加。筹办奥运的7年间,全市上下一边快节奏、高质量地做好奥运筹办工作,一边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奥运会也给了中国一次展示悠久文化和国民精神的机会。申办和筹办奥运所体现出的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申办奥运时,广大群众曾创下了96%这一奥运史上最高的民众支持率。筹办奥运更是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及海外华侨华人的热情支持。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就是由53个国家和地区的33万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捐款10亿元人民币新建而成的。目前,报名服务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志愿者已经接近80万人。奥运会会徽、口号、吉祥物、奥运歌曲、开闭幕式方案征集,每一项工作都得到了从市民百姓到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每一项工作都汇集了各方的聪明才智。随着奥运会的一天天临近,人民企盼、参与和奉献奥运的热情更加高涨。民心因奥运而凝聚,精神因奥运而振奋。申办奥运和筹办奥运形成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凝聚力和奋斗精神,汇聚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成为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强大动力。

  可以确信的是,2008年中国和北京将以高度现代化的进程,热情友善的姿态迎接世界各地宾客的到来,并向他们展示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成就。

  "新北京新奥运"让北京成为宜居的首善之区

  33岁的阿久津是日本《朝日新闻》驻北京的专职记者,从2004年第一次来北京学习汉语到2007年采访报道了几十篇关于北京筹办奥运会的新闻。他深有感触地说:"北京因为奥运会已经发生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紧紧抓住,切实用好奥运机遇,通过筹办奥运加快把首都建设成为经济更繁荣,城市更文明,社会更和谐,环境更宜居的首善之区。通过举办"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进一步促进奥运精神与中华文明的融合,为奥运注入新的精神内涵,增添新的时代特色,丰富奥林匹克精神,为中国和世界体育留下独特遗产。这一"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成为市委、市政府和北京奥组委工作的目标和重点。7年的筹办历程正让这一战略构想逐步成为生动的现实。

  奥运筹办工作的稳步推进为首都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首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局面也加快了筹办工作的步伐,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筹办奥运的7年,恰是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经济发展稳定性最好、发展最快、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段时期。首都经济在结构不断优化、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与此同时,全市地方财政收入保持了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6年突破1000亿元,2007年已突破1492亿元。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也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主导带动力量。在生产性服务业中,2002年至2006年,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7%,2006年占GDP的比重达到12.4%;2006年,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812.1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0.3%。

  随着奥运的临近,北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奥运竞赛场馆和相关设施建设大部分完成,今年二季度全部交付使用,与奥运会相关的4条轨道交通线建设进展顺利。地铁5号线去年10月7日开通试运营以来,有效缓解了沿线地面交通压力,方便了百姓出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全市142公里地铁网客流量增加50%以上,公交出行率首次超过小轿车使用率。奥运场馆周边道路完工过半,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进展顺利,新建的第三条跑道和三号航站楼即将投入使用。北京南站改扩建工程、机场第二条高速、京津第二条高速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电力强网"0811"工程已完成了34项22万伏、11万伏输变电工程,电网供电能力提升9%,北京电力供应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有力地促进了文明和谐社区的建设。"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活动参与市民已超过千万人次。通过开展的"排队推动日"活动,市民讲文明、守秩序的意识明显增强。2004年刚来北京的阿久津坐公交车时感觉人们不是有序排队,而是相互拥挤,最近他说,现在真是大不一样了,等公交车排队的人很多,却非常有秩序,经常能看到给老年人、孕妇、儿童让座的年轻人。地铁里也越来越干净了。

  在全市商业、服务业、出租车等窗口行业,通过全员培训,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英国曼彻斯特来京旅游的考斯特一家,对北京的出租车司机能够用英语交流感到很吃惊。考斯特先生说:"北京的出租车司机很棒,通过交谈我知道他们正在努力地学习英语,这对北京举办奥运会十分必要。"通过深入开展的文明礼仪教育和行为引导活动,人们的行为举止更加文明、更加规范。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卫生的人越来越多了,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的人越来越少了;乘坐扶梯自觉靠右站的人越来越多了,开车乱抢行并线的人越来越少了;学外语的人越来越多了,赛场京骂的人越来越少了;微笑着为行人指路答疑的人越来越多了,餐馆里大声喧哗的人越来越少了;耐心排队等候的人越来越多了,随意插队加塞的人越来越少了。一个个微小的细节,一张张真诚的笑脸,一句句温馨的话语,1300万北京市民正在携手塑造着讲文明、重礼仪、团结友善的良好形象和热情友好、宽广包容的东道主风采。

  在筹办奥运的过程中,北京一直在致力于营造欢乐祥和的人文环境。全市每一个社区都在围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主题,开展红红火火的文体活动。京城羽毛球千人挑战赛、"迎奥运和谐社区杯"乒乓球赛、足球赛、篮球赛等赛事吸引了数百万市民参与。不少社区还开设了英语角、英语沙龙供社区居民学习、练习英语,以社区为基础,全市喜迎奥运、参与奥运、奉献奥运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国际奥委会将体育、文化、环境作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三大支柱。北京在全面加快奥运筹办步伐的同时,从没有放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步伐。以改善城市大气质量为重点,利用奥运会举办契机大力调整和优化首都产业结构,对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高耗能、高污染产业限制其发展,钢铁、化工等行业有计划地搬迁。首钢整体搬迁到河北省曹妃甸,关闭了污染严重的北京焦化厂。

  在加大环境整治步伐、狠抓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北京实施了200多项措施,使主要污染排放总量继续下降、环境质量继续改善。2001年北京全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为185天,占全年总天数的50.7%,而2007年,这一指标为246天,占全年总天数的67%。

  北京获得奥运会举办权后,在绿色奥运方面曾向国际社会做出了7项承诺,这7项承诺指标包括:全市林木覆盖率接近50%,山区林木覆盖率达到70%,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全市形成了三道绿色生态屏障,"五河十路"两侧形成2.3万公顷的绿化带,市区建成1.2万公顷的绿化隔离带,全市自然保护区面积不低于全市国土面积的8%。通过6年的努力,到2007年上半年,7项绿化承诺指标已经全部实现。北京全市形成了山区、平原和城市绿化隔离地区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山区95%以上的宜林荒山实现绿化,呈现出林木葱茏、绿绕京城的宜人景象。

  2007年全市淘汰了不符合标准的出租车6600辆、公交车2330辆,并扎实推进污染减排、环境监管和农村环境保护力度。在水环境保护方面,通过营造水源涵养林、采取小流域水土保持等措施,使北京市饮用水持续符合国家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指导值。经过近10年的努力,北京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去年10月北京奥组委还获得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保护臭氧层公众意识奖。

  北京,这座有3000年建城史、800年建都史,古老而又现代化的城市将以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欢乐祥和的人文环境、靓丽温馨的城市环境迎接五洲宾朋,展示首都生机勃勃的风貌。

  奥运"三大理念"的深入实践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在7年筹办奥运的过程中,北京市委、市政府突出以人为本,坚持以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为重点,推动社会建设,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是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同时也是筹办工作的基本方针。在实践和落实三大理念的过程中,党和政府坚持奥运由人民参与,人民享受奥运成果的原则,使奥运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把筹办奥运与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相结合,通过场馆建设的示范作用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增强全社会环保意识,提高首都环境质量,一直是市委、市政府和北京奥组委的工作目标。几年来,全市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市容市貌大为改观。城区和郊区污染处理率分别达到92%和4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分别达到97%和60%。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和城乡路网结构更加完善。驻京的许多境外记者深有感触地说,北京的蓝天更多了,空气更清新了,环境更优美了,到奥运会时,世界各地的朋友一定能够享受一届真正的"绿色奥运"。

  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先进、可靠、适用的技术保障,坚持科技创新,举办一届高科技含量的体育盛会,从而达到"科技助奥运、奥运促发展"的目的。特别是在场馆建设中,集成一大批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成为北京奥运筹办的一大特色。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以及其他场馆空间钢架构各具特色、结构新颖、体系多样、空间跨度大、钢材用量多,国内多家科研单位和企业联合攻关,成功解决了结构设计、钢材选择、焊接安装等环节中的关键技术难题,特别是自主研制的Q460E高强度钢满足了"鸟巢"的特殊需要,大大节约了建设成本。国家游泳中心采用国内首创的空心多面体结构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ETFE膜结构,每天自然光照明可达10小时,水回收利用率达95%以上,节能效果显著。奥运村采用了6000平方米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其工程规模和技术水平为历届奥运会之最。

  在所有奥运场馆建设中,广泛采用建筑节能、数字模拟等先进技术。同时建成了第一个智能光传送网络,使北京奥运会成为第一个宽带奥运会。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考察北京奥运场馆工程建设后称赞:这是我所见过的最为壮观的奥运场馆,让人震撼。不少去年参加"好运北京"体育赛事的外国运动员和教练员也对北京的奥运场馆赞叹不已。他们说,这些场馆在应用高新技术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性化设计,在这里比赛,感觉很舒服。

  胡锦涛总书记曾明确指示,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筹办奥运的各项工作造福广大群众。7年来,把筹办奥运和造福广大人民群众直接联系起来,是市委、市政府和北京奥组委最注重的重要环节之一。让群众参与奥运、奉献奥运、并在奥运中享受快乐,一直贯穿于整个筹办工作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大力提高城市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努力为群众创造更加良好的社区环境和人文氛围。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口38.9万人,失业登记率低于2%。95%的城镇户籍人口纳入医保范围。社区卫生药费平均下降30%。10条轨道交通线同时施工,创造了大城市轨道交通史的新纪录。继续调整公交线路,实行低票价政策,公交出行比例达到34.5%。300万平方米"两限房"、20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30万平方米廉租房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加强交通组织管理,完善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应急机制建设,城市服务管理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紧抓奥运机遇,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提高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着力为广大群众排忧解难,组织动员群众共建美好家园,有力地提升了城市文明形象和市民文明素质。正如一位市民所说,筹办奥运是件大事,无论是抓城市环境建设,还是解决老百姓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党和政府都是认真负责的。

  2008年,中国将会因为北京举办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而被载入史册:这不仅是中国人第一次成为全球规模最大、高水平的体育盛会的主人,更重要的是,中华民族在这个世界舞台上展现了一个全新的、更加充满自信和活力的现代中国形象。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因为自己的努力、奉献、参与而倍感欣慰。RJ077RJ182

  图为在中华世纪坛举行的"喜迎奥运、祝福北京"大型主题活动中,来自首都各高校的奥运志愿者高举"我们准备好了"英文口号牌,迎接2008奥运年到来。

  本报记者饶强摄RJ194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