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国家标准委:限定馒头形状旨在规范生产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4日18:56 新民网
【新民网·独家报道】1月2日,据媒体报道,从1日起,“小麦粉馒头”标准成为国家标准(GB/T21118-2007)将正式实施。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日前联合发布公告,批准并公布这项标准。 这一标准公布后,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部分网友提出质疑,各地的馒头在制作工艺、原料等方面都不同,很难统一标准,制定“小麦粉馒头”标准形同虚设。还有网友认为,出台这项标准可能是考虑到资产保护,以免让其他国家抢先一步制定标准。 为此,1月4日,新民网连线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就大家关注的问题,国家标准委做出回应,称小麦粉馒头“外观:形态完整,色泽正常,表面无皱缩、塌陷,无黄斑、灰斑、黑斑、白毛和粘斑等缺陷,无异物”,这只是在产品感官质量基本要求方面提出限止性要求,标准全文未对小麦粉馒头产品的形状作任何具体规定。 1月4日,国家标准委向新民网称,制订《小麦粉馒头》国家标准的目的是为规范生产,保护消费者健康。 国家标准委表示,小麦粉馒头是我国的传统主食,年均消费近1200万吨,生产已走出家庭,工业化生产和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迫切需要规范生产和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为此,《小麦粉馒头》国家标准主要对小麦粉馒头的原料(包括小麦粉、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加工用水、酵母和其它辅料等)、理化指标、卫生指标、生产加工过程、贮存等方面进行了规范。目的就是为了规范生产,保护消费者健康。 国家标准委称,馒头是我国传统主食的代表。一项调查表明,馒头和面条占到了我国居民日常主食的半壁江山,特别是在北方地区,馒头更是餐桌必备食品。但是,我国馒头加工业长期处于小作坊阶段,生产规模小,原料配比无定量,加工操作随意性强,导致做出来的馒头在口感、风味等方面因地、因人而异。 “小麦粉馒头”国家标准不仅从原料配方、质量控制指标、检测方法等多方面对馒头生产进行了规范,详细描述了外观、内部、口感、滋味和气味等“感官质量要求”,还确定了重金属含量、微生物含量等卫生指标范围。国家标准委表示,该标准只是推荐性标准而非强制性标准,并不要求强制执行。 新民网了解到,1月4日15时58分,国家标准委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最新公告,就国家标准“小麦粉馒头”的有关情况做了说明,并附有《小麦粉馒头》国家标准全文。 新民网随后致电牵头起草“小麦粉馒头”国家标准的河南兴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晓真,他的秘书告知,目前刘晓真不方便接受媒体采访。 针对网友提出的疑问,河南兴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称,他们的初衷并未考虑到要抢先于其他国家制定标准。河南兴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表示,由于各国实情和传统不同,在食品行业目前尚无国际通行标准,即使韩国、日本等国也制定馒头标准,和中国的标准也不能通用。(新民网 杨扬)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