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国家地理》回应各界质疑没想抢走“天府”名号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5日06:43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所发起的新天府评选活动眼下已进行过半,然而从该活动一开始就不绝于耳的成都市民的反对之声至今仍然处于白热化的状态。昨(4)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总编单之蔷终于出面表态,他表示其目的在于寻找更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并没想抢走成都的“天府”名号,更并非是在炒作,质疑者误会了他们的初衷。 在引起这个轩然大波的一方出面后,成都人、四川人更在不断证明自己,证明这片土地还是最好的!四川省科技厅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处处长田云辉昨日表示,不论从传统的农业大省,还是现在的高新技术而言,成都平原从不负“天府之国”的称号。 解释·这是学术行为 (对于此次的活动遭遇众多非议,单之蔷坦言自己也很无奈,“我其实一直在通过网络关注一些媒体对这次的评选活动的报道,通过《天府早报》的系列权威报道,我了解到成都市民的一些情绪和当地一些专业人士的态度,但大多数都是以抵触情绪为主,出现这样的局面让我感觉很无奈,因为我们活动的初衷并不是想针对成都。”)身为中科院地理所副研究员的单之蔷长期以来都关注着中国土地的种种变更,至于“圈点新天府”活动的出炉,单之蔷表示,这其实是一本地理类专业杂志乃至一个地理学界的一次严肃的学术行为,并不像很多人所理解的是一次炒作或者抢夺。 “在中国的地理版图上进行圈点这样一种行为实际上应该用地理学上一个更加专业的词汇———‘区划’来表达,之所以用‘圈点’我们是想让大众更加容易 理解。而这次的‘圈点新天府’活动其实就是一次严肃的地理区划活动。”单之蔷认为,地理学对人类的最大贡献就是区划,“以前我们也做过多次地理上的区划,比如:评选大香格里拉等等,大众的反响都很好,这一次严肃的区划活动引起这 么大的市民反弹实在是在我的意料之外。最近我在自己的博客上也经常看见一网 友对自己的漫骂,不过大家真的是误解了这次的活动。” 单之蔷说,杂志社只是站在地理学的角度上进行一次学术上的研究和讨论,通过专业的区划对很多地区的自然、政治、文化等情况进行综合评比后,找到一些更适合人们生活的地方,并让大家来保护和珍惜这些地方,“我实在想不到这样的活动有什么不好!” 对话 评比·以印象分为主 (关于“新天府”的评选标准一直都是很多人所关心的内容,究竟怎样评选?评选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记者(以下简称记):目前评选活动已经进行到一个怎样的阶段? 单之蔷(以下简称单):已经在进入后期的统计阶段,前十名已经基本定下来了。 记:成都的情况怎么样? 单:目前关于这次评选的任何与结果有关的问题都不方便透露。 记:之前本土很多专家认为你们的评选方式很不科学,你怎么认为? 单:他们指的应该是那些专业的评比要素吧,比如具体的水质指标等等,对于大家所提到的评比要素,我要说的是,我们这次的评比与那些所谓的专业指标评比并不一样,因为一旦涉及到专业指标,这个评选的结果就会遥遥无期了。 记:那究竟是怎样一种评选方式呢? 单:其实很简单,就是让我们所邀请的100多位文化、历史、生态、经济等各个领域的专家根据他们所商量后列出的评选指标对自己所熟悉的城市打一个概念分和印象分,几乎没有涉及什么具体的数据。 优劣·环境让人遗憾 (当评选逐渐接近尾声,身为成都人的我们最关心的也就是在这场不情愿的评比中,我们的城市现在究竟身处一个怎样的位置,评选过程中又具有怎样的优势和劣势?) 记:成都目前在评选中的位置怎样?有进前十名吗? 单:这些现在都还无法预知,专家在根据他们的指标左右一切,只有等到28日最终的结果揭晓。 记:那么请谈谈在评选过程中成都的优势和劣势。 单:优势就是成都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而且那里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也是角逐前十的重量级砝码。至于劣势,现在主要就是环境问题,除了之前曾说过的空气质量下降甚至低于周边的绵阳、德阳等地外,另外就是水资源的问题,比如像对待都江堰的维护和保护问题上,成都人就并没有采取一种积极的珍惜态度,这让专家都觉得遗憾。 希望·成都市民别敏感 在解释过活动的目的后,单主编的言语间显然也考虑到了成都人、四川人的感情,他表示这次活动并不是想抢走成都的“天府”名号。“我们的活动并不是在针对成都,也不是想将这个被叫了很多年的头衔易主,我们只是想让大家更好的认识自己的国家。成都的市民不用过于敏感,属于你们的东西和文化并不是仅仅就一次活动就可以抢走的。” 随后,他再次强调说,“我们这次的活动就是想让大家一起来鉴赏和讨论这个名字,并借机梳理中国的富饶之地。最终找出那些生态环境保持得较好的地方,赋予‘新天府’美名,然后进行珍惜、爱护。”早报记者赵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