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价值观外交”与“底线外交”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5日13:01 中国青年杂志
文/张国庆 德国总理默克尔最近推行的对华政策引起了巨大争议,在“价值观外交”理念的指导下,她接见达赖、批评中国人权等举动,都对中德关系产生了消极影响,也引起了中方的强烈不满。而在回应的过程中,中方所体现出的“底线外交”更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 中德关系遭遇“冷空气”袭击 曾几何时,中德关系温暖如春。前任德国总理施罗德,不仅力主对华建设性外交,而且频频访华,不断巩固两国关系。不仅如此,在他与前法国总统希拉克的作用下,中国与欧盟的关系也充满了理性和建设性。 但遗憾的是,与施罗德将中国视为德国的“经济机遇”完全不同,德国现总理默克尔对中国更多采取了警惕和防范的策略。在默克尔就任后的头两年,她也曾两次访华,但每次都强调要会见民间代表,并且在知识产权等问题上大做文章。 旁观者清。在2007年8月默克尔访华期间,有英国媒体戏称,默克尔在抨击东道主方面没有浪费时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发表讲话时,她对着一直面带微笑的中国总理温家宝,批评中国在打击侵犯知识产权方面没有竭尽全力。在上海,她又抨击中国不愿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而尤其让中方难以接受的是,回国不久,默克尔就会见了达赖,一贯敢说敢干的她,此前却不露半点口风,给了中德关系猛烈一击。不仅如此,德国政府还指责中国是对德国企业进行电子间谍活动的幕后力量,此举不啻火上浇油。 对此,中国作出了迅速反应:在正式表示抗议后,有关方面取消了中德双边人权会议;暂停了两国部长级接触;德国外交部长与中国外长在联合国的会见也被取消。 默克尔的一系列做法使得中德关系跌落至低点,但她本人在最初似乎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妥。在国会发言时,默克尔坚持认为,“人权政策和追求经济利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决不能让它们相互矛盾。”而在另一个场合,默克尔还表示,今后将继续按照她所认为的符合德国利益的做法行事,选择她要会见的来宾和要访问的国家。 而在默克尔所谓的“价值观外交”的背后,则隐含着对中国崛起的忧虑及强烈的意识形态情结。在一些观察家看来,尽管冷战已经结束了,但这位来自原东德的女总理的头脑中,却仍残留着昔日的意识形态阴影,而用过去的观点看现在的问题,也就难免会出现偏差了。说到底,“价值观外交”就是在用意识形态观点与西方标准把世界划分为民主与不民主两个阵营,在国与国之间引发事实上的对立情绪。 最近问世的德国执政基督教联盟的新亚洲战略文件,也清楚地表明了默克尔的外交政策思路。一方面,她认为中国发展“给大西洋两岸的民主体制带来挑战”,德国需要“联合欧美和亚洲的民主国家来遏制中国崛起所造成的威胁”。另一方面,也暗示着对华政策的调整,比如拉拢印度,在欧盟内部就贸易等问题拿中国说事,从而将中国由战略合作伙伴转为挑战者来对待。 缺乏外交价值的“价值观外交” 默克尔的做法以及中方的激烈反应,引起了德国国内的意见分歧。在事件之初,尽管有些人相信默克尔的做法无可厚非,也自信北京不会作出强硬反应。但随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发现,事情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中国很愤怒,问题很严重”。 很快的,另一种观点开始占上风。在德国外交界、经济界以及媒体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默克尔的对华政策调整过头了,给本来以实用主义为特征的德中友好关系带来没必要的后退,是一场外交策略上的灾难性失误,而柏林需要采取“危机管理”,以避免德国在与中国的经济往来上蒙受损失。在政界,更是涌动着针对默克尔外交策略的罕见批评。 最为不满的,是外长施泰因迈尔。在施泰因迈尔看来,默克尔“私会”达赖喇嘛这么大的事情,总理竟然不与外长事先沟通就擅自行事,并且一意孤行,不可理喻,使得柏林的外交部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此后不久,施泰因迈尔便迈出了异乎寻常的一步,在2007年11月访问北京时,公开指责了默克尔,称其会见达赖喇嘛的举动是一个错误。 默克尔的做法也使得人们怀念起施罗德主政的日子来。德国社会民主党领导人库特·贝克表示,默克尔的中国政策及其对德中关系的伤害令他悲伤,在他看来,默克尔的做法损害了前总理施罗德时期形成的德中关系。而在不久前的访华期间,施罗德本人也对默克尔的对华政策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在更多的人看来,默克尔对前任对华政策的过于刻意的“纠正”不仅偏颇,而且缺乏外交价值。一般来说,如果前任领导人的某项外交政策效果良好的话,继任者没必要去刻意更改。更何况,如某些观察家所言,“欧洲人的世界观,并不是中国的规则”。 来自企业界的批评也同样强烈。在中德关系出现低潮时,正逢法国总统萨科齐访华,许多企业家都担心法国可能成为中国领导人 “分而治之”(对法德)策略的主要受益者,而德国企业也很有可能因此遭受巨大损失。仅2006年,德国对华出口额就达275亿欧元(合410亿美元),德国在华直接投资也高达136亿欧元,这一切,正是以往施罗德对华政策结出的硕果——而现在,就很难说了。 中国的“底线外交” 中国政府的做法则可圈可点。据悉,柏林有关人士原本认为,中国的抗议也许只是走走过场,不会有什么持续和严重的后果。但人们很快就发现,这一次,不仅雷声大,雨点更大。作为很好的外交样本,人们注意到了有中国特色的“底线外交”的力度。 这种底线外交,分三个层面。首先是外交底线的清晰性。表现在关系台湾问题、西藏问题等关乎国家利益,毫无讨价还价余地的问题上,就是清清楚楚地让其他国家明白、理解和尊重我们的立场和主张。也就是说“丑话说在前头”。 其次是反馈性。这里既包括鼓励继续合作的善良性原则,也包括纠正错误的报复性原则。而这也同样是美国、俄罗斯等大国所坚持的原则,即对于背叛立即打击,以使对方试着背叛一次就不敢再背叛。而一项成功的战略也常常是同时具有两个特征:它必须能与别的比较友好的战略进行长期的合作,同时必须惩罚不合作行为。 而这也正是德国企业界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如今, 默克尔破坏性外交恶果已暴露无遗,这种恶果更延伸至经济领域:作为欧盟内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德国企业界在默克尔访华期间一无所获, 而法国总统萨科奇却带回一份200亿欧元(约293亿美元)大单。 建设性也不可缺少。本着一切着眼于未来的心态,在国与国的交往中,即便在报复之后,也还是要给对方改正的机会(但只给一次机会),从而有助于重新恢复合作。但问题是,对方必须认识到错误所在。 清楚了底线外交,就可以很好解读中国总理温家宝日前在中欧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了。 温总理首先重申了中国政府一贯坚持的原则,即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就是清晰性),并希望默克尔能在会见达赖喇嘛一事上认错(这是反馈性)。此后,话锋一转,温总理特别强调,法国是中国的朋友,是战略合作的伙伴,德国也是中国的朋友,也是战略合作的伙伴;朋友和伙伴也有说过错话、做过错事的时候,但是只要认识了、改正了,“我们还是一如既往友好相待”(这是建设性)。 一番话,有理,有利,有节,将底线外交发挥得淋漓尽致。 默克尔有些坐不住了。日前,默克尔表示:“希望与经济大国中国维持亲密的伙伴关系”,“我们需要朋友似的接触,朋友间总会出现意见分歧,但德国愿意与中国维持良好的伙伴关系。”而在台湾方面表示希望默克尔有朝一日能会见陈水扁之后,德国方面则坚决说“不”。 事实上,类似中国的这种底线外交,是国家通行的惯例,即便是德国,在涉及到本国根本利益的事情上,也一样会坚持原则,给予“越界者”明确的回应。而无数事实已然证明,这种做法,不仅有利于保护本国利益,也对其他国家与本国打交道作出了良好示范,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类似的外交问题。 责任编辑:刘新平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