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甘肃会宁177名代课老师通过考试仍无法转正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6日02:29 国际在线
等了整整三年的公办教师身份说没就没了。为了挣钱还债,王庙小学教导主任严维俊的春节也许将在矿井下度过。 王老师珍藏着一面万里委员长签名的“希望工程园丁奖”奖牌。 全国高考“状元县”会宁3年前代课老师转正考试的“创举”被政府认为是“行政偏差”导致的误解;西部农村教育的特殊现状和清退代课老师的大趋势下,他们的命运何去何从? 2008年1月5日,星期六。甘肃会宁县的小学将在次日开始放寒假。王庙小学教导主任严维俊计划着明天去投奔在新疆的亲戚,据说,那边煤矿的井下工作一个月可以挣到两三千,是他现在工资的8倍。 从教十七年,严维俊每个假期都不闲着。为了弥补代课老师微薄的收入,他在假期看守学校,从最初的每天一块钱,到去年已经涨到两块多一天。去年此时,严维俊遥想2008年的春节,庆幸那是他第一个可以轻松度过的假期,因为他将在2007年下半年转正,薪水上千,不需要再挣看校的辛苦钱。 他从未料想到,等了整整三年的公办教师身份说没就没了。为了挣钱还债,他的春节也许将在矿井下度过。 在甘肃的全国高考“状元县”会宁县,包括严在内的177名曾经被当作转正老师对待的骨干代课教师,突然发现通过正式招考的转正只是一次“误会”,他们未来的生活,只是继续每天赚取四碗牛肉面的报酬,或者永远告别讲台。 他们是工资只有同事1/5的校长、副校长,是负债累累的学科带头人,是建设起一个遥远的教学点却要借居亲戚家的建校者。西部农村教育的特殊现状,和清退代课老师的全国一盘棋之间,他们的命运何去何从? 盼了3年的转正“黄”了 通过2004年会宁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的177名代课老师并未拿到已核算好的完整工资,这是他们目前收入的4倍左右 2007年9月下旬的一天,严维俊站在乡信用社的柜台前,等着登折。1342.5元!他默念着这个数字,甚至开始筹划起先还哪一笔欠款。两周前他填了《甘肃省机关事业单位新录用(分配)工作人员转正定级审批表》,清清楚楚看到教管中心的会计在自己表格上“套”好的工资1342.5元。今后,每个月都将是这个数字,而不是之前的360元——在甘肃很多地区,对于通过招聘的教师,前三年只拿二三百元“生活费”,而在第4年“套工资”——即根据教龄、职称职务、学历来计算完整工资,是一个惯常的做法。严维俊在2004年8月通过招聘考试,2007年9月,是兑现完整工资的第一个月。他全校工资倒数第一的历史马上就要结束了。 然而企盼中的数字并未出现,存折打出来,数目仍然是360元减去十几元医疗保险费,他隐隐觉得不祥。消息很快传出来了,三年前一起通过会宁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的400人中,应届毕业生9月份已经全部拿到了公办教师的全额工资,而177名拥有相同学历和教师资格证的代课老师工资却没有变化,一时人心惶惶:全额工资可能高达一千七八百元,而他们目前的收入普遍为300-400元。 “不可能不转正,政府怎么会开这么大的玩笑!”这是几位教师从一位受尊敬的本地教育界人士那里询问到的说法。2004年县教育局举办的公开招考聘用中小学教师的考试是很郑重的,考试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组员是公安、财政、人劳、教育等七八个系统的负责人。考试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应届毕业生和代课教师两个主要群体成绩差不多,录取率也接近。在整个会宁教育系统,通过这次招聘考试的代课老师们被普遍认为已经转正。 177位教师的《转正定级审批表》和《干部履历表》都已经上交。而来自财政局的小道消息是,工资已经算好,就等县里领导签字。10月16日,教育局长李宗孝对教师们说明:县上认为他们的农民身份无法转换,没有同意转正定级;但是,教育局会尽量争取薪酬,要等到10月底。 到了10月底,工资仍然没有动静,县政府有了新答复:“县长说转正是教育局误导教师,乱收费(老师们填的表格和两次参加职称评定,都要付出费用)。说是要撤了教育局长。”找县长反映情况的康老师说。老师们一边给各个部门送情况说明,一边等待。直到12月9日,无论是期待已久的“四大家”(党、政、人大和政协)组织的说明会,还是下午教师们要求与党委的见面会,教师们认为组织者只是玩弄文字游戏,企图赖掉县政府本来承诺的劳动报酬;而政府方面则认为他们已经细致全面地宣讲了政策,说明了有关情况。 12月9日会后,失望的教师们决定向上“讨说法”。为逃避尾随而来的县里组织的搜寻和劝返人员,大多数老师躲在一间宾馆的地下室里。第二天,他们绕过被把守的车站,在公路上拦车奔向兰州。他们曾经向县的上一级白银市反映情况,但市信访办公室拒绝收取他们的材料,理由是:国家有政策,代课教师必须清退。 在兰州,递交材料的牟克祖一行被会宁县直接派人劝返回乡。牟的大女儿成绩优异,在会宁一中的免费尖子班就读,他的300元“生活费”正好够孩子在县里生活的费用。 12月26日,51名老师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会场大门通道旁边,手臂相扣,拉开要求同工同酬的横幅——这后来被县里算成他们的最大罪过,但甘肃省开始了解他们的情况,并为此作出了某些没有公开的安排和指示。 他们曾经在县里派人寻找他们的深夜无处可去,八九个人在兰州西站天桥下依偎着挨了一夜,当时最低气温是零下八九摄氏度。而他们曾经居住的小旅馆老板党老板(化名)证实说,他曾两次被会宁政府方面的人盘问老师们的姓名和去向。然而,会宁县委宣传部的解释是,老师们已经作出非法上访、非法集资(为上访者凑路费)、扰乱会议秩序的行为,并且情绪激动,他们必须负责劝返工作,并保护这些老师的安全。 政府:所谓默认转正是误解 处理“转正事件”的县委宣传部长表示,政府从未发文明示教师们通过考试即可转正,177名代课老师以及所有人的“误解”,是教育、财政、人事等一系列部门行政偏差的结果 对于这177名老师是否转正,会宁县委宣传部长、处理“转正事件”领导小组成员常太洲说:“目前国家没政策。”而同样通过招考的应届毕业生有派遣证,因此可以取得公办教师编制,但代课教师转公办的编制,并非县里能说了算。常太洲出示的一份省里的会议记录中,针对甘肃清退代课老师试点地区庆阳市的情况,明确指出“没有将临时代课人员录用为公办教师的政策”。 教师们则引述了一则来自省委机关报《甘肃日报》2007年1月23日的报道:甘肃省政协网站上,针对教育界委员牛锦英等第638号《关于解决农村代课教师待遇问题的建议》,省教育厅的答复是:“……根据这些精神,要求各地区根据基础教育对师资的需求,对取得教师资格和学历合格的代课教师通过招考录用为公办教师。” 老师们不能理解的是,此前3年,一切的管理程序都默认他们是“转正教师”。记者手中的“会宁县公办教师花名册”,他们赫然在册;2004年,他们开始和公办教师一起评定职称;在县委书记常守远和县长贾汝昌作序的《会宁县志》中,他们被统计到事业编制而非代课人员;在以会宁教育系统官方资料为基础的《会宁教育600年》中,他们被统计到“民教转正”;他们也被纳入公办教师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只有公办教师才能享受的继续教育。相应地,他们有着更多义务——在近三年,他们的子女不能享受农民子女的各种补助,教育系统统一扣除的救灾捐款,他们的数额与公办教师一样,甚至于计划生育罚款,他们都是按公办教师的标准交——通常为农民的数倍。他们和同批招聘的应届毕业生一样被要求在3年内取得教师资格证。 常太洲指出,政府从未发文明示教师们通过考试即可转正,他们以及所有人的“误解”,是教育、财政、人事等一系列部门行政偏差的结果,“本意是为了这些代课老师的待遇尽量往公办教师上靠,但因为没有政策支持,好心办了坏事情。”作为国家级贫困县,会宁2007年的财政收入仅为1980万元。他表示,如果国家没有代课老师转正定级的政策,没有相应的专门款项,靠县财政的薄弱底子,根本无法承担实现这些教师同工同酬所需要的每年超过200万元的负担。但对于没有政策和财政支持、不承诺同工同酬的情况下,让代课老师与应届毕业生通过同样的考试有何意义,官方却始终没有正面回答。 官方辩解,2004年为聘用考试通过者而发的教育局162、163、164号文件中,把代课教师界定为“县聘教师”而其他人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这是一个重要区别。但这三份分别针对代课老师和毕业生的通知,除了使用“县聘教师”和“农村中小学教师”不同名称,内容和表达的劳动关系似乎并没有本质区别,都没有写明聘用期限,也全部未提到“转正”字样,只规定了大致类同的三年内“生活费”标准。 流产的创举? 县教育局一位匿名的干部透露:3年前筹备招考时,教育局的目的非常明确:让优秀的代课老师通过转正定级留在教育系统。但方案提交出来,与人事部门意见不统一 在近年的一系列新闻报道中,2004年的招考录用曾被称为“会宁创举”。在2006年12月7日中国经济时报的采访中,提到“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困扰会宁的仍是县财政的紧张,新招聘的老师(包括代课老师),前三年的工资每月都不到400元,县里承诺第四年才可拿全工资。”而在《中国新闻周刊》采访中,教育局局长高云生介绍记者去采访177人中的郭涛,明确指出“在2004年的教师招考中,(郭)转为一名公办教师”、“会宁县在2004年公开招考教师时,为代课教师开了一个转正的口子”。2005年新华社的一篇电文也表示,代课老师与应届毕业生一起参加的考试,就是转正考试;县教育局局长高云生也在采访中表示,要通过考核,保证大部分代课教师能够转正。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李杨表示,报道发表迄今,会宁县并没有给编辑部发来任何更正要求。 县教育局一位匿名的干部透露:3年前筹备招考时,教育局的目的非常明确:让优秀的代课老师通过转正定级留在教育系统。但方案提交出来,与人事部门意见不统一。但是,这位干部说:“我们当时之所以那么确定(会转正),是因为我们想,三年后机构改革完成之后,一定会实施聘用制。”实施聘用制意味着,从省一级划拨的人事编制不再是合理劳动报酬的前提。但是,“到了2005年,我意识到,在甘肃的大多数县级以下的地区,地方无力承担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大量资金,聘用制不可能实现。”他也承认,因为工作忙,“没有提前做好对这177个老师的宣传工作。” “各个击破”后的冰冷现实 需要代课老师,却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这就是坚硬的现实。12月下旬以后,会宁县官方的工作重点转向“各个击破”,让老师们12月31日前在续聘合同上签字——月工资仅比前一年高60元 比那些自相矛盾的说法和事实更加矛盾的,是清退代课教师的“大势所趋”与甘肃农村根本不可能离开代课教师的现实。关于庆阳市情况的那份会议记录中,一方面安排清退,同时又在讨论代课老师“清退后的聘用问题”。县教育局的匿名干部表示,尽管白银市将在将来三年按40%、40%、20%的计划清退,“但那只是按上面要求而做”,实际上,“会宁在这短短三年不可能告别代课老师。” 会宁政府在公开文件里说明,这177名老师“多年来教书育人,为会宁教育作出一定成绩,且综合素质高于其他临时代课人员”;并表示,他们能与应届生考出同样成绩,是“既有教学经验,又有知识水准”。这些教师中几乎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拿出从国家到乡镇各个级别的一大叠教学教研荣誉证书,其中不少人是教学骨干、学科负责人、中层干部和校领导。他们往往承担更重要或更沉重的工作,有的老师甚至一周要上33节课。常太洲强调,不少代课教师工作的地方环境极为恶劣,苦寒、枯寂、缺水,乡民几乎终身没有洗澡的可能,公派教师根本不可能去;此外,如果一时间这些富有教育经验的老师全部换成应届毕业生,会宁教育将受到严重影响。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才有三年前的公开招考。 官方认为自己已经表达了解决问题的诚意:在12月中旬,通过多方筹措资金,让这177名教师签订一份《会宁县2004年招聘代课教师续聘合同书》,工资加了60元,外加一份养老保险,实际提高了一二百元的工资,这在周边地区是最高待遇了;并且已经着手退回教师们已经通过评审的职称评定等表格和相应收费;市里也正在筹划逐步提高代课教师的待遇。更何况,全县还有739名代课教师和更多的其他系统临时聘用人员,拿着几十元到两百元工资。只满足这177人,其他人怎么办? 然而,常太洲也不否认,在“转正考试”后的3年中,教师们为达到政府提出的要求,通过各种资格考试而花费了数千元到万元不等的学费,这相当于他们1-3年的“生活费”。 教师们对合同的理解也不同。月工资比前一年高60元,这仅仅意味着收入最低的老师也可以达到本地最低工资标准360元;在会宁朴素的物价体系里——县城一碗牛肉面的价格在2.8元-3元——“这就是每天可以多买2/3碗牛肉面。”合同里的一条“客观情况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合同即行解除和终止”,让他们觉得这个合同是更彻底的文字游戏,而合同的期限正好是在白银市计划清退代课教师的2008-2010年。此外,这些教龄绝大多数为10年到20年之间的老师,工作以来从未签过合同。 “你说,个人的要求跟社会大环境结合起来看,是不是现实一点呢?”教育局匿名干部认为,教师们应该接受这3年的聘用:“目前国家的政策,清退代课教师,安排应届毕业生是硬道理,而对有资质的代课教师继续留在教育系统却没有具体规定……继续干着,没准3年后国家又有政策了呢?” 需要他们,却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这就是坚硬的现实。12月下旬以后,会宁县官方的工作重点转向“各个击破”,让老师们在续聘合同上签字,并声明在12月31日之前不签字就必须签署自动离职申请,领取补助离开。“我们分组负责,找老师们谈话,做了大量细致交心的工作”,常太洲说。而老师们眼里则是另一番图景:人大副主任、政协主席和教育局副局长到处下乡催促,各乡派出所盘问老师们向上反映情况谁是主脑;校长和教育部门工作人员不得不对老师和他们的家属软硬兼施,曾经合作愉快的工作关系变得难堪。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