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九类商品将强制办理电子身份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7日05:38 东方今报
河南九类商品将强制办理电子身份证
查询终端机

  □今报记者 朱国艳/文 沈翔/图

  买东西时最怕碰上假货,但不少假货的“仿真度”很高,如何识别呢?这个问题以后可能不再是“问题”了。

  今年下半年,电子监管网将在全省9大类产品中强制推广,并在全国联网。今后,消费者购买商品时只要对着查询终端机一刷,立即就能知道购买商品的真伪。这无疑对企业、消费者来说都是件好事:企业借此可降低“李鬼”产品对自己的不良影响,消费者靠此不怕再买到假货……但事实上,电子监管网在推广中却正在遭遇种种尴尬……

  【推广】

  9大类没“码”不准卖

  最近,省质监局向全省各个质监部门转发了这样一份通知: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实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的通知》的规定,重点产品生产企业必须在产品包装上使用电子监管码后,方可出厂销售。

  通知把9大类69种产品列入重点产品目录,家用电器、燃气用具、食品、化妆品都在其列。其中食品的类别最多,共有45种,包括面粉、大米、纯净水、白酒、奶粉、罐头、饮料等。“现在消费者可能没注意到商品上有电子监管码,但到今年下半年,电子监管码会到处都是。”省质监局质量处处长孙银辉说。

  【背景】

  推广初期企业不买账

  事实上,早在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就要求各地质监部门建设电子监管网,把全国的企业产品纳入电子监管范围。不过由于耗资巨大,监管网采用政府指导、企业化运作方式,在国家质检总局的指导下,由中信集团联合中国电信集团建设。

  2006年4月,河南的质监部门纷纷把本地的企业集合起来举办推广会,宣讲电子监管网的好处,不过推广初期企业并不买账,效果并不理想。

  据省质监局工作人员介绍,入了电子监管网的企业,每件产品的最小包装上都会附有一个16位数字编码,编码就相当于产品的“电子身份证”,消费者可以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方式发送编码向产品质量监管中心查询,也可以把商品放在专门配备的终端机上“刷”一下,产品的信息便会一目了然,不仅有利于消费者辨假,也能帮助执法部门打假。

  【体验】

  产品真假一扫就知

  监管网的运营机构为中信国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月4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郑州市铭功路上的中信国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这里摆有一台电子监管网终端机。机器看起来和医院里放的查询机很像。

  该公司的工作人员特意拿来一瓶米醋给记者演示,米醋上的16位编码对着终端机扫描口一扫,屏幕上立刻显示出米醋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售出时间、售出地点等信息,除此之外,屏幕上还有一行醒目的红色字体:“该产品已过保质期”。

  记者拿着这瓶米醋再次扫描,屏幕显示出这样一行字:您所查询的编码已是第2次被查询,首次查询时间为2008年1月4日9时38分,请谨防假冒。

  据中信公司河南分公司总经理宋晓红介绍,如果监管码是造假者自己编的,消费者查询时会得到“该监管码不存在”的警示;如果有人将真的监管码复制多个印到假货上,消费者查询时会看到“监管码已被多次查询”的警示。此外,一旦某个监管码被多次查询,系统会自动启动回访机制,通过记录发现制假集中地区,将信息传给企业和执法部门。

  宋晓红说:“造假者花费了大量精力只能卖一小部分假货,造假成本大大提高,被查处的风险也大大提高。假冒伪劣商品一定会大大减少。”

  【现状】

  大企业很有兴趣入网

  孙银辉表示,目前全省18个市地已先后召开了电子监管网推广会,各地大企业和知名企业反响强烈。三全、思念、宋河等厂家先后加入了电子监管网。

  记者从商丘张弓酒厂获悉,该厂是2006年11月加入的电子监管网,当时该厂选了一种酒做实验,在这种酒上加上了电子监管码,结果仅7个月的时间,这种酒的短信查询量就达到31万次,查询率达40%,2007年春节期间这种酒的销量翻了一番。

  据了解,大企业和知名企业对此热衷的背后也是有原因的。茅台酒厂一位打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知名企业一般都有自己的防伪系统,但现在一些人通过回收旧酒瓶的方式造假,瓶里的酒是假的,编码却是真的。还有人专门盗取正品的防伪编码,然后复制很多贴在假货上,消费者查也没用。”

  另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五粮液酒厂曾花费了7000多万元建设自己的防伪系统,不到一年就被造假分子破译。

  自建防伪系统的脆弱,让这些企业苦恼不已,使用了军用级保密技术的电子监管网正好给他们带来了希望。

  据悉,目前,全省已有501家企业加入了电子监管网。假货“重灾区”的酒类企业对电子监管网最欢迎,共有46家酒厂加入,普及率在全国名列前茅。

  【尴尬】

  “钱”绊住了中小企业的腿

  不过,全省共有10万多家企业,501和10万相比,微乎其微。谈起目前的推广工作,一位负责人叹气说:“困难重重……”“听说入网还要掏钱,不会是有人变着法骗企业的钱吧?”郑州市西郊一家纯净水厂负责人的问题代表了一些中小企业主的疑虑。宋晓红介绍,入网企业确实要交钱,不过只有600元的电子密钥押金费,消费者查询、入网服务、监管码、密钥都是免费的。

  但区区600元对一个企业来说并不是关键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入网之后的投入!张弓酒厂一位工作人员说,对入网的企业来说,标贴的制作成本、喷码机采购或改造费用、生产线调整费用等才是大投入。由于电子监管网要求一个产品一个码,对辨码技术要求很高,企业必须大大提高自动化程度。

  郑州十八里河一家农药生产公司的负责人认为加印电子监管码价格偏高也是个问题,他给记者算了笔账:原有的农药标签成本为0.4分/张,而将电子监管码加上后标签涨到0.8分/张,价格翻了一番。

  此外,不少厂家是委托印刷企业印刷包装的,而据了解河南目前几十家印刷企业只能印刷普通码和纸标码,根本没有往塑料包装袋上印刷监管码的设备,如果通过省外印刷企业印制,邮寄、交付、使用等环节的费用又会增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子监管码的推广。“除了成本问题,中小企业普遍认为自己不需要电子监管。”省质监局一位负责人说,“这些企业认为自己的产品档次低、价格低,不会被别人仿冒。即使碍于情面入网,也对后期维护和管理听之任之、得过且过。”

  【难点】

  商场不愿放置终端机

  虽然查询编码有短信、电话、网络等多种渠道,但对消费者来说,想看真假最方便的方法,还是购物后立即在商场、超市的终端机上扫一下。记者走访后发现,郑州各大商场和超市对这一举措似乎并不热衷。

  人民路某商场一位负责人解释说:“不是我们不支持,问题是我们商场的商品有十几万种,入网的企业太少,有电子编码的产品寥寥无几,顾客如果用终端机查询根本查不到编码,还以为我们卖的都是假货呢!”

  记者到郑州几个大超市走访了一圈,发现目前包装上印有电子监管码的产品也是寥寥无几,只在三鹿奶粉、张弓酒等几个品牌的产品上能找到。哪怕是问到商场促销人员,他们几乎都一脸茫然:“没听说过啥监管码啊。”

  据了解,目前市场或超市安装这个机器的还比较少,郑州仅有的几台终端机都放置在厂家专卖店里,比如金水路张弓酒专卖店。

  【对策】

  多举措保障推广顺利

  因此,问题就出来了,中小企业不愿交入网费或者认为入网没用,直接导致了商场也不愿放置终端机。尽管一些大企业和市民都对此事持欢迎态度,但这种现实尴尬毕竟是事实。

  如果形不成联网趋势,电子监管根本监管不起来,省质监局在转发通知时特意指出,凡是列入入网产品目录的产品,如果包装上没有统一标志的电子监管码,不得生产销售。

  此外,凡是产品列入目录的企业,在申请生产许可证和3C认证时,必须办理产品质量电子监管赋码和入网手续。如果企业已获得生产许可证和3C认证,要尽快入网。因产品包装印刷周期的原因不能及时赋码的,过渡期不得超过半年。

  除了质监部门,工商、商务部门也参与到此次推广活动中,各部门将根据自己的职能,对实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的产品和企业进行监督管理,发现企业有违法行为将进行处罚。

  据省质监局工作人员介绍,和企业自己搞的防伪系统不同的是,这次是由政府牵头的全国性统一联网监管系统,涉及日常生活中的9大类产品,他们将会采取多种措施保障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