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造林人:创造一个新世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7日11:34 燕赵都市报

  每每谈到当年的创业史,他们没有激动,没有怨言,更多的是平和以及时刻洋溢在脸上的幸福,他们的子孙中现在 还有很多人继续着父辈们曾经的工作。

  他们,是一群普通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有从各地调派过来的管理者,有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有工人和当地的农民 。45年前,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集到一个叫“塞罕坝”的地方,成为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创业者。

  塞罕坝,这个“美丽的高岭”,正是有了他们的参与、努力和后来者的继续,再次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夏季,每一个来到塞罕坝的游客都会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所到之处,处处是绿色,绿色的森林,绿色的草地。登临 高处,视力所能触及到的范围内,更是波澜壮阔的绿色海洋。高一些的是松林,矮一些的是草地,层层叠叠铺满了坡谷和山包 ,一直绵延到天边。

  历史上,塞罕坝及周边地区曾是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康熙年间,塞罕坝还是“木兰围场”的 重要组成部分。而到了清末,国势衰微,内忧外患,为了弥补国库空虚,“木兰围场”被开围放垦,树木被砍伐殆尽,加之山 火不断,到解放初期,这里的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仅有以白桦、山杨为主的天然次生林19万亩,疏林地11万亩。

  1962年,原国家林业部决定将原地方所属的大唤起林场、阴河林场、塞罕坝小机械林场等三个小林场合并,成立 林业部直属塞罕坝机械林场(1969年归河北省管理)。也就是从这时起,塞罕坝创业者的命运紧紧地与这片“高岭”联系 了起来,历史给了他们机遇,他们也创造了人间奇迹。在此过程中,他们忍受了艰难和困苦,付出了自己的知识和力量,还有 青春的韶华,甚至是子孙享受更好教育的机会。

  那时候,林场职工没有住房,就住在附近百姓家里,或者在荒原里支起“马架子”。夏季不能阻风雨,冬季不能挡严 寒。吃的是黑莜面和咸菜,偶尔吃上土豆,还是“改善伙食”;造林季节里,他们带领当地农民几十天吃住在野外。即使在“ 白毛风”肆虐的日子里,他们也不能停止造林的任务。为此,很多人脸上、鼻子上冻出了大泡。只有大雪封山之后,才能喘口 气。工作之余,这群年轻人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年轻人,没啥活动,白天上山劳动,回来后就呆在宿舍里。太闷了,就喊两 声,唱两句,敲敲洗脸盆。”毕业于东北林学院的原总场副场长李信曾这样描述当时的生活状态。

  在正在筹备的塞罕坝纪念馆里,我们有幸看到了当年工人穿过的“毡疙瘩”,在寒冷的天气里,工人们在野外作业时 里面先穿一双鞋子,外面套上“毡疙瘩”以防脚被冻伤。人工栽树用的工具则更简单,普通的小水桶,不足一米高的植树锨… …在千百日如一日的重复中,育苗、选苗、栽种……虽然叫“机械林场”,几乎所有的树木都是靠他们的双手栽种出来的。

  在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中,荒原再次变成了绿洲。他们创造的这个人间奇迹,高高隆起在坝上高原,与内 蒙古浑善达克沙地相邻,距离北京直线距离283公里,成为阻滞风沙侵袭北京的第一道防线。气象资料也表明,塞罕坝周边 地区,现在与建场初期相比,年均大风日数由72天减少到67天,降水量由原来的347毫米增加到530.9毫米,无霜 期由原来的52天延长到67天,河流的含沙量由原来的29.5%下降到11%。

  在与塞罕坝当年的创业者的交流中,我们时刻被感动着:吴景昌,这位毕业于东北林学院老技术人员,由于常年野外 作业,很少与家人团聚,3岁的儿子面对走进家门的父亲,还以为是从哪里来的陌生人;张云才难以忘记与同事进行规划调查 时,在山上被大雨淋湿,身体被冻得受不了,只能互相用尿浇到对方身上用来取暖;刘焕儒说起当时恶劣的气候条件时说,在 屋里抱着炉子不会有热的感觉,晚上睡觉要带上皮帽子,早上起来帽子上、被子上会落下一层霜,牛的鼻子都会冻掉一半儿; “坝上六女”中的陈彦娴,这个城市长大、充满梦想的女孩,在坝上经历了半年的风吹雨打后,回到承德与家人相见的那一刻 ,大家都是诧异的目光……

  如今,塞罕坝当年的创业者都已退休,有的已经离开人世,有的正在享受着晚年的恬淡和幸福。目前,还有一些人留 在坝上的小平房里,每天与林为伴,守候着自己用双手培栽起来的林子。不少人已经搬到了坝下生活,但当他们看到从坝上下 来的运送木材的汽车时,还是禁不住多看几眼。

  塞罕坝人至今感念一位“老革命”,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这位1945年参加革命的老同志,1989年逝 世后,遗嘱把骨灰撒在塞罕坝。现在,林海里还有一片“王尚海纪念林”。这片绵延300多亩的落叶松,是塞罕坝人工种植 成功最早的一片林。其价值不亚于刘琨当年在红松洼的地方,发现那棵荒岭上存活百年以上的落叶松。

  每每谈到当年的创业史,他们没有激动,没有怨言,更多的是平和以及时刻洋溢在脸上的幸福。他们说,那一段岁月 是一生中最难忘的岁月,为自己曾经有这样的付出而自豪。他们的子孙中,现在还有很多人继续奋斗在塞罕坝那片土地上,继 续着父辈们曾经的工作,只是环境比以前好了很多。

  这样一群普通人,用现代人看来最笨的方式,创造出了十分不普通的业绩。在他们看来,塞罕坝不仅是一片百万亩林 海,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有了这种精神和文化,再造“三个塞罕坝”、更多个塞罕坝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他们,是社会的黏合者

  我们面临着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呢?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一部分人掉了队,其中包括2300万绝对贫困成员 。城乡差距持续拉大,农民被甩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之外。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的对立情绪若隐若现,涉及面越来越广 。

  在社会管理者力有不逮的地方,“感动人物”们站了出来。

  涞源三姐妹,16年来先后收养弃婴、孤儿,抚养孤寡老人近百人,至今仍抚养着多名孤儿和老人;顺平民营企业主 刘继台,十多年里向社会捐助230多万元,带动2000多个残疾人、贫困户和下岗职工脱贫致富,援建3所农村小学…… 他们,是社会的黏合者。他们做着超越自己职责范围的事情,弥合着不同群体之间的沟壑,增进着彼此的理解,力所能及地化 解和消除着彼此的敌意。

  他们,更是道德的黏合者,心灵的黏合者。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多元化,文化也越来越多元化。传统思想上的共识被打 破,而一些新的思想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于是在精神和道德层面形成了种种问题。君不见,社会上信用缺失行为盛行,“假 冒伪劣坑蒙拐骗”现象愈演愈烈;拜金主义、利己主义蔓延,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滑坡;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腐败行为 久议难改;更有甚者,某些掌握着各种资源的强者,不仅在道德事件中缺席,更经常爆出种种极不道德的丑闻,……如此裂缝 化、碎片化的道德生态,凸显出“感动人物”的缺失,凸显出“感动人物”的不凡。

  从这个意义上讲,舍身排险的英雄司机赵旭光,英勇一跳感动冀津两地的李文龙是节义的黏合者;半个世纪传递爱心 接力的刘造领父女,捡个“亲娘”养5年情动冀辽的张国富是仁爱的黏合者;为病父撑起一个家的9岁女童卫群是孝慈的黏合 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公安局长安振兴是责任的黏合者;辗转3000公里还债5元的刘志贤是诚信的黏合者……

  如果说血汗植出北半球最大人工林的塞罕坝林场造林人,是生态文明的建设者;其他众多的“感动人物”,则是文明 生态的自觉者、改造者、建设者。他们一棵一棵播种着生机,抗衡着低俗、败坏的风沙,铸造着文明、精神的屏障。“感动人 物”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他们的榜样力量却是无限的。在此氛围下,社会管理者更应该积极行动起来,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尤 其要关注弱势群体的冷暖,出台和实施更多公正公平的公共政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担当起更有力的社会黏合者 的角色。中波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