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他用智慧和胆识赢得业主信任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9日01:43 新京报
★5号候选人 朱学军 40岁 社区:朗琴园 职业:企业家 2007年11月18日下午2时,在经过周密策划和部署后,朗琴园业委会成员和几十名业主联络员、业主分成8组,分别把小区地下车库等处的老物业“请”了出去。半个小时后,新聘物业公司开始接管各项工作。同时,朗琴园在全国率先实行信托式物管模式。 由此,朱学军被推到媒体和公众的面前,这个留着光头的业委会主任用他的智慧和胆识赢得了小区业主的信任,成为小区维权的领袖人物。 取经者来自全国各地 朱学军很低调,这是业主们对他的印象之一。在与老物业交涉的过程中,朱学军经常半夜接到骚扰电话,有人甚至威胁他的家人安全,还有人想收买他,让他不要继续维权。“这些他一个字都没提”,业主潘女士说,朱学军对自身面临的困难,从不告诉别人,事隔许久,业主们才从他的家人那里了解到情况。 朗琴园开信托式物管先河之后,朱学军出名了,朗琴园业委会副主任陈杏萍说,抛去朱学军在小区维权过程中投入的近10万元不谈,这可能是他当朗琴园业委会主任之后惟一的收益。但朱学军说,出名,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件十足的好事。“人出名了,社会活动就多了”,围绕他的活动有各种媒体的采访,有到清华大学为研究生和博士生做演讲…… 朗琴园的变革从北京延展到全国各地,朱学军乐于看到这种形势,他同时感觉到身上的责任更重了。近两个月来,来自济南、甘肃、江苏、齐齐哈尔、乌鲁木齐、武汉、西安等地的小区业主陆续到朗琴园取经。 其中,从武汉赶来取经的那位业主的一番话,引起朱学军的思考。那位业主告诉他,朗琴园事件,已经从一种个人行为转变成一种社会责任。朱学军感觉到,朗琴园今后的发展,只能继续前进,不能后退,“全国人民都在看着呢”。 其人格魅力凝聚起业主 这种社会责任,在朱学军看来体现在三点:朗琴园的信托式物管,弥补了相关法律法规的空白和漏洞;新老物业交接过程中,没有出现断水断电,没有肢体冲突;将小区各行各业的业主团结起来,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这些,对于其他小区,是有借鉴意义的。 “但朗琴园事件不能复制”,业委会副主任陈杏萍一再强调,如果缺少朱学军这样的带头人,朗琴园不可能完成变革。 朱学军有胆识。这是业主们对他的另一个评价。业主弈先生说,朱学军办事稳重,遇事冷静,考虑事情周全。这种品质在2007年11月18日下午2时,朗琴园策划更换老物业的行动中充分展现。弈先生对于那次的行动仍记忆犹新,心情激动。“兵分八路,15分钟全面收复小区,一次漂亮的战役”。弈先生说,这得力于朱学军指挥得力,策划详细。 另一点深受老年业主好评的是,朱学军能充分发挥老同志的智慧和经验。潘女士和弈先生都是六七十岁的人了,在政府机关工作了几十年,连党龄都比朱学军的年龄长。潘女士说,能让这些老同志心甘情愿围在朱学军身边出谋划策,是因为他本身的人格魅力能将业主凝聚起来。 朱学军自己也说,在朗琴园变革的前期工作中,专门有一支针对老年人的宣传队伍,并将那些有技术、有经验、有学识又热情的业主拉进到朗琴园的小区工作中。 “是他的理想感动了我”,陈杏萍说,朱学军对于小区未来的发展和走向有一套设想,并没有止步于当初的变革。另一方面,为了防止业委会权利过大滋生腐败,朱学军成立了一个监督机构,专门对业委会展开工作。 “江山易攻不易守”,这是朱学军和业主们一再强调的。 新年感言 朱学军:把小区生活纳入到正常轨道,但维权还要继续。准备请小区里的退休教师为小区保安培训文化课,与技校合作,争取在朗琴园培养出一个大学生保安。还要开办各种文化沙龙,加强业主之间的交流。 采写/本报记者 林阿珍 摄影/本报记者 孙纯霞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