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黄健之:中国馆将是最大的世博遗产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0日14:48 三联生活周刊
——专访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副局长黄健之 三联生活周刊:中国馆主题——“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是如何确定的? 黄健之:中国馆的主题演绎一直是一个比较敏感的焦点问题。上海世博会是综合性世博会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而且从世博会历史看,各国对主办国的展馆都很关注。 主题演绎要和几方面结合:首先跟世博主题相结合,也就是和“城市”、“生活”两个关键词结合起来。其次,要凸显中国元素。再次,要反映时代特征和主办国水平。 在反复和很多专家、学者讨论后,我们也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说法,比如“千年古都”、“丝绸之路”、“未来中国”等等,但这些概念有些大,路子不太对。原因在于还停留在传统理解的框架里,但世博会不是成就展,也不是像广交会那样的商品展。后来我们通过对一届届世博会考察下来发现,现在的世博会应是主题展。重点是确立主题思想,要把过去、现在、未来串联起来,又要紧扣世博和中国,后来大家的一致看法是“中华智慧”。中国5000年历史传承下来的智慧有很多,所以又加上两个限定前提:一是在城市发展中的;二是大智慧,不是像“三十六计”那种小智慧。再深入讨论,集中于四大哲学思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师法自然,和而不同,这些并不是不可落实的空泛理念。比如师法自然,反映到城市发展中,古时家家户户院子有天井,就是人与天对话的地方。没有塔的时候,有祭台,也是表达对天的敬仰。建筑一般坐北朝南,建在河流的阳岸。这些在古代叫风水,一直延续到现在,又成了气象地理学。 三联生活周刊:这样一个主题需要什么样的建筑来配合? 黄健之:历届世博会主办国的国家馆有没有采用过外国人的方案?没有。这次因为是中国馆,我们极力倡导在国内和海外华人建筑师中征集方案。以前说中国建筑设计师做施工图是好的,做方案不行,但经过改革开放30年发展,设计水平已有大幅提高。另外,中国馆要与中国的文化理念相结合,这方面中国人理解更深入和全面。世博会就是要提供一个舞台,让中国建筑师拿出方案。至少要传递这样一个信号。 我们曾委托国家统计局调查,对60多个城市入户调查,显示世博会参观人数将近7000万人,平均每天40万人。其中,上海本地20%,长三角30%,45%左右来自国内其他地方,5%到7%来自国外。而其中大部分都想看看中国馆怎么样。据测算,地方馆31个,每个占地600平方米,而国家馆展览面积不能少于1万平方米。因此,最后决定中国馆区占地面积6.5公顷,在世博园区中心。高度也比较宽松,内部讨论可以到60米左右,作为永久建筑保留。而外国馆是临时建筑,会被拆除。中国馆要和世界各国展馆竞争,要拿得出手。虽然社会上对最终形成的中国馆方案有争论,但争论越大,知晓度越高。像当年巴黎世博会埃菲尔铁塔争议更大,它立在巴黎老区五六层高的老房子里很突兀,但它体现了工业革命的成果,最终被接受成为法国的标志性建筑。 三联生活周刊:世博历史上的大部分建筑都被拆除,为何将中国馆确定为永久性建筑? 黄健之:从上海全市布局看,市中心还缺少一个几十万平方米的公共会展区。现在世博会核心区域一轴4馆,中国馆地上地下加起来大概十几万平方米,世博中心14万平方米,主题馆12万平方米,演艺中心8万平方米,加起来有40多万平方米。因为世博会,交通、道路、绿化都一次到位,每天可满足40多万人次进出,会后做会展是最合适的。 以前黄浦江两岸都是厂房,老百姓是进不去的,世博会后留给市民一个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沿江做成4个公园,防汛堤做在绿坡里面,一眼看去一片绿色。这将是世博会留给城市的最大遗产。 三联生活周刊:听说中国馆要征集“镇馆之宝”? 黄健之:选择什么样的“镇馆之宝”呢?方向还没最终确定。这个想法借鉴了2005年爱知世博会,它的镇馆之宝是猛犸,讲述了一个故事:从5000万年前的西伯利亚冻土中完整取出,再去克隆它,告诉人们要爱护自然,体现“自然的睿智”这一主题。世博会后这故事还在延续。听说后来又挖了一个完整的小猛犸,我们想能不能把它拿到上海来?最近我看报道,法国最近发明了一种“魔镜”,比如,可以照出一个人15年前什么样,15年后变成什么样,也可以拿来展览。记得我国“863计划”时搞过一个展览,老鼠的身上长出了人的耳朵,大家都很感兴趣:耳朵没了,可以在老鼠身上克隆再移植吗?耳朵可以,肝脏、肾脏可以吗?另外,我们还有很多国宝,老的有法门寺里的舍利子,新的也可以利用电脑来做中医诊断。总之,展品要以小见大,不在有多少人来看,关键在传达什么样的理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