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山里的“太阳”——粤北推广新型能源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3日14:34 金羊网-羊城晚报

  2003年以来,随着国家以政府补贴的形式全面推广农村沼气建设,沼气这一清洁、便捷、经济的新能源逐步被广大农户所认可。然而,2007年12月18日,“广东省农村经济型太阳能热水器示范村”在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圳背村揭牌并通过验收,太阳能的推广和普及又在广东农村提上了议事日程。

  已经有了沼气,为何还要推广太阳能呢?沼气和太阳能谁才是最适合农户们的新型能源呢?近日,记者走访了粤北各地。

  沼气,赞美声中有遗憾

  走近粤北,关于沼气的赞美声不绝于耳。

  “村里路上原来到处都是牛粪,搞了沼气池之后,放点牛粪进去就能烧水、做饭、煮菜、洗澡,既经济又卫生,大家都抢着拾去下料,村里的路面干净多了。”乐昌市长来镇灵口村林姜财告诉记者。

  “家里过去一天要烧一担柴,农闲时天天砍柴,农忙时10天中要砍3天,村子附近没柴砍了,就要走两个多小时到15里外的山里去找。”现在建了沼气池后,村民钟红香省下了2/3的砍柴时间,多养了2头大猪,沼气排出的废渣还能做种菜种烟的肥料,不用翻山越岭了,收入还增加了不少。沙坪镇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使用沼气后,全镇每年可少消耗4370多吨柴草,相当于保护了7000多亩林地的植被;不用花钱买蜂窝煤了,全镇农户每年可节约购煤费34万多元;同时,沼液、沼渣是高效的有机肥,一个沼气池一年所产废渣相当于花500多元购买化肥。为了为沼气池提供足够的燃料,沙坪镇生猪存栏量比往年增加了1万多头,仅这一项就可为群众增加收入上百万元。

  但是沼气并非“十全十美”、“包治百病”的灵药。在始兴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层干部告诉记者,沼气技术并不成熟,漏气的事情时有发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沼气必须通过发酵才能生成,这对温度有一定要求,在粤北高寒山区,一年有2-3个月无法使用沼气。

  在曲江,一位村支书告诉记者,家家户户养猪还是不利于人畜分离,村里还是能闻到浓浓的粪便味,村里集中起来统一养猪吧,谁来投工投劳,利益该如何分配又容易互相扯皮;另外,开挖沼气池必须有块空地,而粤北农村围屋多,老房子多,房子间距都很窄,很难找到地方建沼气池。

  太阳能,村民排队争报装

  在被广东省经贸委、省建设厅确定为示范村的曲江马坝镇圳背村,由于采取了积极宣传、村干部带头试用、厂家让利、政府补贴等系列措施,得到了村民的积极响应,几个月时间,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率就达到了100%。

  圳背村在2000年前都是用柴火,砍柴的山距离村子要步行四十多分钟才能到,每逢过节就为砍柴的事情搞得手忙脚乱,后来,村里大多数人出去打工了,村民们都只能用液化气,1年要买十多瓶,按每瓶液化气120元算,1年就要花去1200元。村民吴长发告诉记者,如今,厂家让利后,每个太阳能热水器只要2200元,而政府补贴500元,省太阳能协会补助300元,村民们实际只需要1400元就可以装上太阳能热水器,花费和沼气差不多,1年多时间就可以收回成本,而且太阳能不用掏渣,不用养猪,不用挖池,用了几个月,一点问题都没出过。

  在村民朱溅苟家里,记者看到,打开水龙头后,水温从17摄氏度开始很快就升到了50摄氏度,实际上,洗澡45摄氏度就足够了。朱溅苟告诉记者,像这样1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太阳能热水器的温度可以达到70摄氏度左右,如果是阳光很足的天气,水温最高到过98摄氏度,即便是阴雨天气,太阳能热水器的储能还能保证一家人洗澡够用2-3天的时间,即便温度不够洗澡了,把热水放进电饭煲里煮饭也快很多。

  沙溪镇镇委书记叶安强告诉记者,沙溪镇耕地少,人均不到7分地,畜牧业也基础薄弱,加上老式村庄住宅间距太窄,沼气推广并不顺利,此次太阳能热水器听说政府有补贴,不少农户为了报装太阳能热水器排起了长队。

  太阳能短期难撼沼气“一哥”

  是否太阳能会逐步取代沼气成为农村新型能源的“一哥”呢?记者调查发现,两种新能源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将互相补充,而非取代。

  在塘口村村民潘细生的家中,沼气、柴火、液化气和太阳能一应俱全。他告诉记者,沼气到了冬天经常温度不够,因此时不时要用柴火来烧饭,柴火不够了就要用液化气,粤北阴雨天气比较多,太阳能没太阳久了就洗不了澡,还得靠沼气、液化气和柴火来烧水洗。

  作为太阳能资源充足的大省,广东目前的太阳能热水器的覆盖率仅有3%,在全国各省位列中下游,按照广东省经贸委、科技厅、建设厅、农业厅《关于发展我省太阳能产业的意见》,到2010年广东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率要到15%以上,该目标将超过广东制定的“到2010年推广户用沼气池达78万户,普及率为14.2%”的目标,但是诸多因素使得太阳能的推广普及难以一帆风顺。

  沙溪镇镇委书记叶安强告诉记者,主要是价格问题。目前沼气,各级政府有层层补贴制度,而太阳能的推广和普及仍然只局限于试点村,并未全面铺开;而太阳能热水器的市场价格普遍在3000元以上,粤佳公司针对新农村的让利价也最低要2200元,国内不少面对阴雨天气储能时间更长的热水器甚至卖到6000-7000元,这距离普通农户2000元以下的心理价位仍有一定的差距。虽然洗澡耗能占到家庭耗能的2/3,但是更多的农户还是希望太阳能还能烧饭做菜,毕竟多装一个太阳能或者多装一个沼气都要多花一笔不小的开支。

  另外,城市高层建筑并不适合装太阳能,农民们对“真空标准”、“吸热标准”这些太阳能的基本常识依然十分薄弱,想让农民对太阳能这种新能源短期接受并非易事。本报记者 彭卫 通讯员 邓国柱 摄影报道

  

冷山里的“太阳”——粤北推广新型能源调查

  图:在粤北乡镇,“太阳能”很时髦

  (编辑:左左)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