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院士被举报抄袭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4日01:43 新京报

  本报讯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 1981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谢华安培育出杂交水稻“汕优63”。1986年,“汕优63”成为全国杂交水稻播种面积最广的水稻品种,并在此后16年连续稳居首位。谢华安被称为“杂交水稻之母”、“杂交水稻救星”。去年底,新当选院士公布,谢华安榜上有名。与此同时,他的论文和专著被指抄袭和侵占他人劳动成果。

  院士被人举报抄袭

  2007年12月27日,北京,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福建省农科院原院长谢华安榜上有名。与此同时,福建省农科院两名退休研究员邱实和温祷,称谢华安有抄袭行为。

  2008年1月6日,举报者之一邱实向记者展示了《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汕优63Ⅲ.光合特性与光能利用率》(以下简称“谢文”)和著作《汕优63选育的理论与实践》。邱实称,“谢文”没有一个引注,只在文后列了16篇参考文献。“谢文”中6个表格的数据,与参考文献中3篇论文的数据惊人的一致。而这些数据正是谢文的核心所在。那3篇论文为江苏省农科院的同一个研究团队所写,均于1989年发表在《江苏农业科学》上。

  “如果是引用别人的研究结果,需要一一注明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国祥认为,核心数据不标明出处,会让人以为是作者亲自做实验得出的。而知情者表示:谢华安没做过光合研究,怎么会有相关数据?水稻研究领域最具权威的刊物《中国水稻科学》的编辑人员表示,作为论文的核心数据,如果不一一注明出处,严格来讲确属抄袭。

  出书未署编者名字

  与此同时,福建省农科院研究人员周易认为《汕优63选育的理论与实践》一书是谢华安侵占他人劳动成果。据周易介绍,此书由10余名中青年科技人员搜集资料编写而成。但该书正式出版时,编著者署名只有谢华安,真正的撰稿人在前言中被归入“帮助完成资料收集、打印和文稿校对工作”人员之列。“事实上,谢华安没写过一个章节,只参加过书稿的讨论会。”周易肯定地说,“全书70多万字,头年八九月份开始写,第二年1月份出版,短短几个月时间,他一个人怎么能完得成。”

  中科院曾进行调查

  邱实曾将质疑谢华安院士资格的材料寄给中科院院士工作局,其中包括周易提供的证据。周易把《汕优63选育的理论与实践》的编审过程整理成文,附上全书12章的实际作者名单,并加盖个人印章,交给邱实一道寄出。

  2007年10月10日,邱实和温祷的举报有了实质性回音。当天,中科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办公室主任王澍和3名院士来到福州,在宾馆分别约见邱温二人,就谢华安的问题进行核实。

  从1997年起,谢华安被提名4次工程院院士,未能如愿。2007年六七月份,谢华安再次被提名院士。不过,这次是中科院院士,而非工程院院士。

  “工程院院士是工程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中科院院士是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理论水平要求更高,他的资格更应受到质疑。”邱实原本以为,谢华安既然5次被工程院拒绝,成功闯关中科院的可能性更小。

  “在院士增选过程中,的确接到过举报谢华安的材料,我们也派人去调查过。”中科院院士工作局局长马扬说,他们严格按照程序行事,调查结果在院士增选大会上公布过,讨论过。最后,谢华安以超过2/3的票数当选院士。至于调查结果的具体内容,这位负责人没有透露。

  ■ 回应

  同事:论文只有小的瑕疵

  “我们应该相信中科院的评审结果。”与谢华安共事多年的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长王乌齐说,“已经决定的事,不要再争论了。毫不夸张地说,中国人都吃过汕优63,谢华安的贡献非常大,完全有资格当院士。”“那篇论文只是注释不规范,小的瑕疵而已。”至于《汕优63选育的理论与实践》一书,“请人搜集整理资料很正常。”

  “中科院既然批准他成为院士,举报的问题是真是假,答案已经很清楚。”福建省农科院宣传部负责人说,“他是踏踏实实做事的人,工作成果都在农田里。”

  谢华安:组织上已进行核实

  对于质疑之声,谢华安本人更为低调。他告诉记者,自己被举报这件事,组织上很重视,对他和举报者都进行了调查核实,他相信组织。至于其他,不想多说。

  (邱实、周易、温祷均为化名)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