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三个集中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4日05:59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羊安,成都推进“三个集中”的缩影 2007年全镇GDP达6.1亿元,比2004年增长96%;全口径财政收入达2718万元,比2004年增长7.4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286元,比2004年增长46.7%;农民人均纯收入5730元,比2004年增长58.1%。建成区面积由2004年的0.98平方公里达2007年的3.9平方公里;集镇居住人口从2004年的9830人增长到2006年的2.29万人,城镇化率从2004年的25%提高到56.7%。 2007年岁末,地处成都远郊的邛崃市羊安镇交出了这样一份答卷。4年间,变化如此之大,谁是背后的推手?1月5日,记者来到羊安。 羊安镇镇长高智勇介绍了这几年的情况。2005年起,羊安镇将新引进的符合当地产业发展规划的项目全部集中到羊安工业集中区。3年来,已引进40个工业项目,协议到位资金22.1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0.92亿元。 “2007年底,全镇工业增加值3.15亿元,比2004年增长了16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5亿元,比2004年增长了218%。”高智勇说,“预计工业园现有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创造3万多个就业岗位,带动物流、商贸等其他产业就业1万多人。” 在羊安镇仁和社区,占地120多亩的农村新型社区已入住236户原仁和村居民。 “2005年,镇上在6个中心村搞土地整理,我们规划建设了这个小区。”社区党支部书记雍长清说,“在农户对原有宅基地复垦的前提下,愿意搬迁到新型社区建房居住的,有每人3000元,每户4000元的补偿。” 社区党支部办公室楼下是图书馆和少儿绿色空间,周末,20多台电脑前坐得满满当当,都是社区里的孩子。“别看我们是农村新型社区,城里小区有的这里几乎都有了。”雍长清说,“路灯、健身设施、物管、保洁工,还有社区警务室。农民集中居住,就是在向城市生活过渡。” 据统计,3年来,羊安共投资5.5亿元建设羊安新城和2个二级场镇、4个农村新型社区。到2007年底,羊安新城集中居住达到2500多户、近万人,全镇农民集中居住达2.49万人。 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离开土地,在城镇定居并找到生计,这为实施土地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2005年,羊安镇在汤营村(现汤营社区)探索出了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村集体以土地整理新增的部分耕地入股,邛崃市国有独资的兴农投资公司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投入100万元风险股金,成立汤营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模经营土地、发展现代农业的“汤营模式”。村民入股土地每亩每年保底收入800斤黄谷,公司经营利润的一部分作为生产发展资金,一部分作为分红资金。 汤营社区党支部书记胡桂全告诉记者,经过3年发展,汤营公司2007年底已经有400多万元的经营收入,90多万元的赢利。 “前几年,一亩地除干打净能挣个400元。”岳双全是土生土长的汤营村人,他说,把土地交给公司后,自己在公司务工,“菌子发酵要高温,我烧锅炉一个月工资700元,晚上守夜有300元补贴,还有保底分红,去年挣了1万多元。” 干部、村民的讲述勾画出羊安这几年变化的轨迹:工业集中了、做大了、产生效益了;农民脱离了土地的束缚,开始选择到城镇生活;土地集中起来,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这就是‘三个集中’带来的转机。”高智勇说,“我们按照市上‘三个集中’的办法去做,就找到了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途径。 以“三个集中”为核心的城乡统筹 高智勇说的“三个集中”要从2003年说起。这年,成都开始探索实施“以城乡一体化为核心、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的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而这一战略的核心正是“三个集中”的统筹推进。 “三个集中”指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整体: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和第三产业发展,创造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条件;农民向城镇集中,为城镇聚集人气、创造商机,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为土地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进而推动农业现代化。 统筹推进“三个集中”,是成都结合大城市带大郊区、人多地少、布局分散、资源紧缺的市情,吸取东部一些沿海城市发展中出现的分散建设、资源利用水平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教训,按照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要求,探索和总结的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法。 以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推进新型工业化 2004年,成都制定了城乡一体的工业布局规划,将原规模小、布局散的116个工业开发区调整归并为20个工业集中发展区。通过规划调控、政策引导,建立投资促进机制,强力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对进入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工业项目优先安排并保证工业用地,对不进入集中区的新建企业规划不审批,土地不供应,从源头上遏制了企业分散布局,避免再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老路。 成都还根据不同情况明确了工业集中发展区重点发展的产业以及限制和禁止类行业,并鼓励中心城区与远郊县(市)联合建设产业集中发展区,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及现代制造业的配套产业、中低技术制造业扩散到远郊县(市);中心城区则腾出土地,优化发展环境,建立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推动全市产业结构升级。 到2007年底,20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入驻规模以上企业超过1600户,工业集中度达到63.5%,走上了新型工业化道路。 以农民向城镇集中推进新型城镇化 工业加速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成都2006年上半年开展的就业实名制调查显示,农村富余劳动力已转移就业201.42万人,占总量的89.3%;2007年,又有10.5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 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农民向城镇集中水到渠成。成都因势利导,遵循“因地制宜、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稳步推进”的原则,科学规划建设城镇新型社区和农村新型社区,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有组织、分层次地梯度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 在5个中心城区,建设完全与城市接轨的农民新居工程;在郊区县,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主推动农民向城镇集中;在远郊丘陵和山区,则根据实际情况适度引导农民向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居住。全市共规划建设600个农村新型社区。截至2007年底,全市31万多农民住进了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城镇化率提高到63%。 以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为土地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成都坚持以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转包、租赁、入股等形式,稳步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在此过程中,一些区(市)县采取农民土地承包权实行股份量化方式,分离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农民以股份化的土地承包权流转给市场主体,让有竞争能力的市场主体对土地实行规模化经营,促使一般农户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或成为农业产业工人。如成都邛崃市固驿镇仁寿村与文君米业公司合作,对全村90.7%的耕地进行规模经营,并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收益换社保”的方式建立了农民养老保险。 到2006年底,成都共实施土地规模经营153.8万亩。2007年,全市新增农用地流转面积78.7万亩,其中耕地流转面积57.6万亩。引进3000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75个,建设标准化农产品基地38个,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联系带动农户135.2万户,所占比例超过全市总农户数的65%,农产品综合加工率达49.3%。通过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目前全市已培育规模以上龙头企业615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23个。为推动农村市场化改革,成都去年还组建了现代农业发展投资公司、小城镇投资公司和现代农业物流投资公司,共争取到协议贷款178亿元。 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不具备条件实施“三个集中”的偏远农村,成都则实施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发展环境建设、农村扶贫开发“三大工程”。 “三个集中”推动成都“四位一体”加快发展 通过推进“三个集中”,成都将城市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统筹起来,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各项政策向农村延伸并进行配套改革,打破城乡“二元”分治的壁垒,使农村的经济发展、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居民就业、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扶贫救助、基础设施建设等社会事业与城市全面并轨。 城乡协调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综合效应,成都三次产业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速。 以土地规模经营为基础发展现代农业使成都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2003年起,农业从业人员每年以10万人的速度向二、三产业转移。2002~2007年,成都农业增加值由140.19亿元增加到228亿元,同期农业劳动力减少50余万人,农业产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 工业集中发展的优势开始显现。尽管成都削减了近百个工业园区,但工业企业效益却在增加。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973亿元,比2002年增长192%,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 第三产业呈现出健康发展的态势。2002~2007年,成都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近15%,200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709.51亿元,2007年达到1356亿元,增长91%。 2002~2007年,成都GDP保持年均13%的增长速度,2002年全市GDP1663.22亿元,2007年预计达到3323亿元,5年时间GDP总量增长超过1倍。2002年,成都市全口径财政收入181.9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9.02亿元;2007年,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993.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716.8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5.46倍和8.05倍。 这一时期也是成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2002~2007年,成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8972元增加到14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377元增加到5400元,增幅分别为65%和60%。 深入实施“三个集中”带来的产业聚集和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成都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增加,由2003年的237.21平方公里扩大到2007年的395.5平方公里。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成都按照常住人口计算的城市化水平比2003年提高2.7个百分点,达到59.9%。2007年,成都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达到63%,在城乡人口格局上已经形成城市社会的雏形。 成都在实施“三个集中”,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还特别重视解决城乡居民的就业、保障等问题,民生不断改善,社会趋于稳定。2007年,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基本形成了城乡满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启动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年内信访量和群体事件同比下降10.4%和2.1%,刑事案件同比下降4.7%。 在实施“三个集中”,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成都同步进行了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通过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机构调整和职能整合、公推直选、“三会”公开、“三务”公开等一系列举措,提高了行政效能,形成了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城乡统筹的积极性,为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2007年1月,国家发改委调研组在专题调研成都城乡一体化实施情况后指出:成都3年来在全市实施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核心、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的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并围绕其进行的一系列重大改革,符合中央精神,符合改革的方向和要求,正探索走出一条不同于东部地区发展模式的道路,意义重大;成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做法,探索了一套统筹城乡发展的全方位的解决办法,在破解“三农”难题上做出了有益探索,走出了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推进城乡一体化,在成都已经深入人心,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2007年6月,成都获批设立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推进“三个集中”是落实全省工作 总体取向、加快试验区建设的重要路径 如果把获批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看做是成都发展的新起点,那么,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则为成都再次跨越“爬坡”给出了明确的指向。 1月4日,成都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指出,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的“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全省工作总体取向,对成都既是有力的支持,更是新的更高的要求。成都必须站在更高的层次和更宽的领域来思考发展定位,按照建设西部物流和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和交通枢纽、通信枢纽以及中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现代农业基地的目标定位深入谋划试验区建设。 实现这一目标,深入推进“三个集中”仍将是符合成都实际的现实路径。成都5年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证明,“三个集中”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统一体,“三个集中”联动,能够有效地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促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三个集中”是联动推进“三化”、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方法,是成都落实全省工作总体取向的宝贵基础和必然选择,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提出:把成都试验区建设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先行样板,构建和谐社会的示范窗口,率先在全省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率先实现现代化,带动四川全面发展,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其基本思路仍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为重点,提高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的水平,增强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以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为重点,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以推进农民向城镇转移为重点,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增强城市带动农村的能力”。 据此,成都按照“全域成都”理念规划试验区的发展目标:到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达6000亿元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4.8万元以上,城镇化率达6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万元。 更远的目标则落在了“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交融的新型城乡形态”。根据2007年成都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意见》,到2017年,将有150万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城乡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实现基本均衡,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实现基本同质化。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1万亿元,在2006 年的基础上翻两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2万元;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3000亿元。 一个致力于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率先实现现代化,在中西部地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现代特大中心城市正在古老的川西平原崛起! (成都商报记者 孙耒 成都商报记者 姚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