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上涨何时休?看海南百姓的生活账本[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4日09:33 南海网

  

物价上涨何时休?看海南百姓的生活账本[图]

  

物价上涨何时休?看海南百姓的生活账本[图]

  超市里的促销活动对老百姓很有吸引力。 王凯 摄

  南海网1月13日消息:近日,得闲下来的退休工人王美雅大妈,将家里的生活账本翻出来仔细算了一遍,不禁叹息:去年家里的花销又比上年多了近1000元。“再怎么算计,这些柴米油盐酱醋茶都在涨价,菜篮子是没法躲闪的了。”

  今年69岁的王大妈原来在海口一家工厂工作,退休后每月领的退休金有500元左右。她有四个儿女,现在帮着女儿带孩子,每月女儿给她的菜金是1000元,不包括买油和米。每个月1000元的菜钱,她要安排好四个大人和一个小孩的伙食。

  王大妈是个会过日子的人,以前她穷过、苦过,知道挣每一分钱都不容易。现在她的四个子女虽然都有出息,日子也过得好了,但多年来她已养成一种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她常对儿女说的一句话是:“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才受穷”。

  但面对连续上涨的物价,王大妈这个会算计的人也明显感到了压力。

  1000元菜金捉襟见肘

  以前在工厂里当过会计,王大妈自认是个算账能手,虽然退休了,但记账的习惯仍未改变,家里每天买了几毛钱的青菜,几块钱的猪肉等,在她的记账本上都有记录。

  在去年的账本当中,王大妈发现,上半年女儿每个月给的1000元菜金,还可以剩余100元,但下半年柴米油盐啥都在涨价,每个月1000元的菜金花起来已不那么得心应手了。

  先说说一天的菜金花销吧,每个月1000元,摊到每天就是33元左右。在王大妈的记忆中,上半年如果菜金每天33元还是可以应付的,但下半年吃的东西什么都在涨价。买只鸡要30多元,比原来多出10元左右,排骨最贵时17元一斤,比原来贵了6块钱,鸡蛋原来4毛钱一个,去年卖到了6毛钱,猪瘦肉以前10元可买一斤,足够一家吃,但去年10元仅买到6两肉,只够给孙子弄几个肉丸。

  去年每天去市场买菜,一听说某某东西又涨价了,王大妈心里便会“咯噔”一下。吃的东西价格都在上涨,如果说单一两样上涨还没什么,但这种普涨的势头让王大妈日益招架不住。王大妈说,每样东西都在涨价,合起来就不是涨一毛两毛的事了,而是一块两块甚至是十几二十几元,一天33元的菜金已经因涨价而捉襟见肘。

  王大妈说,去年她买肉的次数少了,买鸡、鸭的次数由原来的每个星期一次,改为一个月控制在3次左右。“一只重量三斤的鸡,得花30多元,还要买其他菜类,按每天菜金33元算,肯定是超支了,不敢多吃。”王大妈说,如果哪天买了只鸡或鸭,第二天的菜金就得进行有效“控制”了,否则一个月下来会“严重”超支,这是她最不愿看到的。

  所以,在伙食的安排上,王大妈没少费心思。比如,今天吃鸡,就少些菜,如果鸡肉有剩余下来到第二天的话,第二天可以适量少买些菜,这样菜金才能达到均衡,不至于超出预算。

  摸索买菜“经”为省钱

  虽然女儿要给王大妈加菜金,但王大妈知道女儿也不容易,除了给菜金,女儿还要支付油钱、米钱、水电费、物业管理费、日用品等各项开销,这些东西也多在涨价,如果再抽出一些钱给她,压力会更大。王大妈坚决不要女儿再贴补。

  去年,为了让家里人吃得好,而菜金又不超支,王大妈逐渐摸索出了一些买菜省钱的经验。她发现附近有几个菜市场,每个菜市场里卖的东西价格都不相同,为了买到便宜的菜,她每天早起,跑到离家有些距离但更大些的市场去买菜,“舍近求远”只为“捡”便宜。

  王大妈说,跑远一些只当是早上锻炼身体,每天又可以省下一二块钱,一个月就是三十块,又可多吃一天,值得。

  听说不少大超市里卖的生鲜食品价格比农贸市场低,少逛超市的王大妈也成了超市的常客。晚上八九点钟,一有时间她便到超市里遛一遛,瞅准超市 “打折出清”的机会,“淘”一些生鲜食品,特别是青叶菜。王大妈说,虽然菜可能有点儿蔫了,质量还是可以的。除了青菜,超市的猪肉也时常会搞一些促销活动,王大妈常会趁着价格优惠,多买一些存放在冰箱里。王大妈说,那段时间,光肉钱一个月就可以省下二三十元。

  肉类价格上涨,精打细算的王大妈还把目光盯在价格略为便宜的海产品上。王大妈尝试着买各式各样的海鲜,变着花样弄给家里人吃,慢慢地家里人接受了她的手艺,还夸她做的菜好吃,王大妈的积极性更高了。

  到农贸市场买菜时,王大妈听人说在海口滨海立交桥下每天5时后有便宜的海鲜卖。一到周六或周日,她便到那里“掏货”。那里卖的海鲜的确比农贸市场便宜,比如海甘鱼农贸市场每斤卖15元左右,那里只卖12元一斤,其他鱿鱼、虾、带鱼等价格每斤比农贸市场便宜两三块钱。

  王大妈每次去都会买上够一个星期吃的海鲜,回来放在冰箱里,吃完了再去买,这样一个月又可省下一些钱。

  日用品开销省钱有诀窍

  食用油价格一路上涨,原来一桶50元左右的5升调和油,去年涨到50多元甚至是60来元。王大妈教女儿盯住超市每月推出的促销海报,一有促销活动便行动,买一两桶放在家里,吃完再去看别家超市是否有促销活动再选购。

  买日常家庭用品,细心的王大妈也喜欢研究超市“小报”。同样的东西,有的人买得便宜,有的人就买得贵,其中是有诀窍的。王大妈教给女儿的诀窍,就是在超市打折时购买日用品可省下不少钱。比如家里消耗量较大的卫生纸,平时一卷卫生纸价格是16元,超市搞特价最低只卖13元,家里常用的牙刷、牙膏等,超市一有特价活动,王大妈便让女儿适量囤积一些。

  去年海口开了两家大超市,王大妈一有空闲就上超市逛,回来告诉女儿哪里东西又打折了,哪些东西在搞促销活动,拉着女儿一家一家地跑,只为买到价格实惠的商品。

  2007年已经过去,在这个物价上涨年当中,王大妈通过精打细算,将一家人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王大妈既欣慰又担忧,欣慰的是,因为自己一年的良苦用心,日子还算过得去,担忧的是,不知今年的物价是否仍将涨下去。

  记者感言:

  物价上涨何时休

  2007年,没有比涨价更热门的话题了。猪肉价涨了,食用油涨价了,就连方便面和牛奶都在涨价。一句话,柴米油盐酱醋茶、蔬菜水果肉禽蛋,凡是吃的东西,无一不涨。

  物价上涨对老百姓生活造成的压力,业已达到“弹簧”极限,而涨价原因无一例外地都打着“原材料涨价”的旗号。

  最近看了不少有关物价上涨方面的报道,专家们都说了,此轮物价上涨是结构性上涨,非全面通胀,不必过于担心。所谓物价“结构性上涨”,指的是商品的价格上涨,特别是居民消费品的价格上涨,是由部分商品,比如猪肉、粮食的价格上涨所带动的,物价上涨并没有完全波及到其他商品。

  但这都是专家们说的,老百姓的感受却并非如此,他们是以菜篮子的轻重来衡量CPI的,当然更搞不清楚啥是“结构性上涨”这些复杂的术语。他们现在最大的企望是,物价不能再这样涨下去了,否则日子将会越来越难过。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