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文化流行下的书业图景:书店挤满“盗墓者”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4日10:55 民主与法制时报

  □易江男

  国内书市又刮起了一股“盗墓风”。

  一本名为《盗墓史记》的书,元旦后甫一出版,便引起了出版圈和媒体的关注。新浪、搜狐等著名门户网站的读书频 道,纷纷作为“重磅作品”,向读者推荐。该书在短短的一周时间内便登上了人气书榜。

  “盗墓文化”,亦成为眼下最热门的词汇之一。用百度搜索一下,仅用时0.057秒,便找出相关网页85万多篇 。

  对此,圈内人士惊呼——真是活见鬼了!

  满城尽是“盗墓者”

  盗墓,是中国最古旧的一种社会现象,在3000年前就出现了,商朝第一代王商汤冢被盗,成为有文字记载的最早 盗墓事件。

  而目前在出版界刮起的“盗墓风”,时间很短,最多不过两年时间。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有作家涉足此写作领域,当时多是以考古文学的面目出现,并不成气候。在2000年后 ,随着悬疑小说受欢迎,以盗墓为题材的这类作品逐渐从中剥离出来,成为一种时新的文学流派——“盗墓派”。

  真正推动盗墓小说走向前台的,却不是专业作家,而是以年轻人为主的网络写手。

  从2006年开始,陆续出现的受不少白领读者追捧的《鬼吹灯》、《盗墓笔记》一类的盗墓小说,都是网络写手的 贡献。这些盗墓小说,首先是从网络上红起来的。如《鬼吹灯》,在网络上连载后,短时间内就获得了360万的点击量。

  网络的走红,让精明的书商看到商机,纷纷抛出了橄榄枝。成名心切的网络写手们,很快被书商收编,签为写手。书 商们以很低的版税,便轻易获得了这些在网络上大红大紫作品的出版权,通过“盗墓”猛赚了一笔。

  天下霸唱、南派三叔,这些至今众多读者仍不知其真名实姓的网络写手,也摇身一变,成了“网络作家”。

  到2007年,国内书市的“盗墓风”,则越刮越猛。

  《鬼吹灯》《盗墓笔记》分别出了续篇、终结版,紧接着,《盗墓之王》《盗墓者》《墓诀》《西双版纳铜甲尸》《 茅山后裔》《我在新郑当守陵人》《活捉守墓人》《黄河鬼棺》《鬼打墙》等,这些明显带有跟风嫌疑的作品,在书商工业化 的运作之下,如过江之鲫,纷纷亮相,大批量上市。甚至连早已过气,也不知其真假的“台湾版盗墓小说”、“香港版盗墓小 说”,也被书商们引进出版。

  走进各大城市的书店,可以看到这样的图景,盗墓小说与易中天的《品三国》、于丹的《论语心得》并列一起,放在 书店最显眼的位置。借用张艺谋的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来说,国内书市——满城尽是“盗墓者”。

  盗墓文化成为新流行

  由于前期的过度炒作,急功近利,粗制滥编,盗墓小说在2007年下半年遭遇“霜冻”,风头变小了。

  北京一家知名文化公司的负责人透露,其公司前后出版了3本盗墓小说,但销量一本不如一本。据一资深出版人估计 ,盗墓小说的销售在2007年下半年一度下滑了七成。有的书商前期与老牌网络写手签的合同都是首印10万、8万的,由 于实际销量锐减,退货严重,后来变得很小心。现在知名作者的作品,首印也就是3万册左右。

  令出版圈意外的是,到了2007年底,2008年元月份北京书市前,本以为走到尽头的盗墓图书,风声再起。与 前期流行不同的是,此番受读者追捧的不再是盗墓小说,盗墓文化类的图书成了新宠。

  其中,风头最劲的可说是由中国工人出版社推出的《盗墓史记》,据说首印量达10万册。

  《盗墓史记》集合了从中国古代到近现代发生的稀奇古怪的盗墓现象,宣传称,“比小说更好看”。作者是新闻界知 名人士倪方六,其在新浪网开设的个人博客“梧桐树下戏凤凰”,因为贴出了书中部分内容,点击量很快突破了2000万的 惊人大关。

  与此同时,北京、山东、河南等地的出版社也纷纷组织这类题材的书稿,作为2008年北京书市的重点作品出版。 与盗墓小说一样,盗墓文化题材的图书也出现了跟风现象。由于《盗墓史记》一书内容在新浪博客上“试读”的火爆,《入土 三分》、《中国盗墓传奇》等内容大同小异的图书先后推出。

  许多盗墓小说迷,又成了盗墓史书的消费者。一时间洛阳“铲”贵,“秘葬”、“流沙墓”、“打旱骨桩”……这些 传统盗墓文化中特有名词,变成“熟词”,读者不再陌生,盗墓文化成为一种新的流行。

  盗墓小说由来已久

  面对盗墓题材图书的走俏,一位在京城做了10多年发行工作的出版人称,谁也没有想到盗墓作品会这么大红大紫, 真是见鬼了。

  实际上,盗墓作品受青睐并非现在才有。

  由于现实生活中盗墓现象一直没有绝迹过,“盗墓作品”和“盗墓作家”在中国历代文人中也就从没有断过种。被鲁 迅先生点评过的《搜神记》,就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盗墓笔记小说”,虽然其中并不全部是盗墓故事。作者是晋代著名的 文学家、史学家干宝。

  “三言”的作者、明代文人冯梦龙,也是盗墓小说的写作高手。

  唐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宋周密的《齐东野语》、元末陶宗仪的《南村缀耕录》、明周晖的《金陵琐事》、清纪晓 岚的《阅微草堂笔记》、袁枚的《子不语》中,都或多或少地写了盗墓故事。

  《世说新语》、《异苑》、《太平广记》等以记述盗墓、鬼怪故事著称的作品相继问世,则进一步抹浓了中国古代盗 墓文学的颜色。

  这么看来,当下流行的盗墓小说,并非什么新品种,而是换了马甲的传统文学。盗墓作品的畅销,亦并非目前才有, 而是中国传统的盗墓民间文化的复苏。

  寻求阅读快感的需要

  盗墓文化,为何会在这个时候复苏,并流行?其背后的原因并不单纯。

  现在不少读者对盗墓作品感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考古热的带动。在众多的考古项目中,有 70%的考古对象都是墓葬考古,大量这方面的新闻报道直接刺激了读者。

  而悬疑类作品,特别是鬼故事受青睐,也带动了盗墓图书的销售。不少悬疑小说的题材取自于盗墓,以写悬疑小说而 出名的上海作家蔡骏,其成名之作的素材即来源于上世纪清东陵被盗事件。

  这些原因之外,更主要的还是读者希望体验新的阅读快感,说白了,就是寻找新的刺激。

  自上世80年代后,国内文坛已走过“伤痕文学”、“改革文学”、“小资文学”、“下半身文学”、“反腐文学” 等许多流行期。以文字技巧取胜,以精心构思见长,以身体器官为噱头的作品,已不再新鲜。结合了探秘、考古、悬疑于一体 的盗墓小说适时而生,很自然地成为读者新的阅读选择。

  “盗墓”风何时刮过?

  然而,目前这股盗墓风潮中始终夹杂着不少“病”元素,遭到了正统观念的狙击。

  盗墓,本身就是一种非道德、不可见阳光之行为;盗墓过程是龌龊、肮脏的,是对传统伦理的破坏。由此形成的盗墓 文化在正统观念看来也“不干净”。

  与干宝、段成式、冯梦龙、纪晓岚这些古代文人相比,目前流行的一些盗墓小说的作者,无论是学识修养,还是写作 态度,都有相当大的距离,自身的短处和问题也很明显。

  据传,天下霸唱只有初中文化程度,自称没看过名著,也没看过其他什么书,所有的文字都是编出来的;《盗墓笔记 》作者南派三叔更是称,写《盗墓笔记》写出了忧郁症,在现实中有些不可自拔。

  而天下霸唱、南派三叔还算是比较负责任的作者,有的书商干脆找来几个大学生“攒小说”。据《盗墓史记》作者倪 方六介绍,其在博客上贴出的内容,便被人以“引用”形式“植”进作品,硬编出了一本小说。

  这些盗墓小说,里面充斥了迷信、血腥、暴力,除了满足读者一时的嗜好之外,并没有多少营养性的东西,不少专家 对青少年学生群体沉迷盗墓小说十分忧虑。有一位文学评论界人士在相关作品的研讨会上直言,现在的盗墓小说内容都差不多 ,看一本足也。

  较早开始写盗墓小说的悬疑作家蔡骏,在2007年6月,带头“炮轰”盗墓小说,希望作者和出版界都严肃一点, 不要自己把盗墓小说埋进坟墓里。

  鉴于盗墓出版物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对传统伦理、价值取向的挑战,2007年国家相关管理部门曾几次发出通知 ,要求出版机构对盗墓类作品的出版从严把关,并希望媒体不要跟风炒作,打压文字领域的“盗墓风”。

  “盗墓”,既然成风,那么,风头迟早会有过去的时候!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