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免费大讲堂成市民休闲新宠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4日14:20 BTV《特别关注》
记 者:林遴2 摄 像:楚健 男播:【导语】时下咱北京市民可选择的业余休闲方式真是越来越多了。众多在图书馆、展览馆等群众文化设施内举办的免费讲座,成了不少市民的新宠。 【正文】像每个周末一样,一大早,软件工程师杨东升就从二十公里以外的家中赶到了首都图书馆多功能厅,来听《大栅栏地区街巷变迁的历史地理背景》专题讲座。 【同期】讲座5秒 【正文】互动式的讲座,有问有答,使讲堂内的气氛很活跃。听完了这个讲座,杨东升拿起背包,又奔向图书馆二楼。接着来听另一堂关于户外旅行知识的英语讲座。 【采访】杨东升 公益讲座听众 根据我事先了解到的资料 我会灵活地安排这些时间 (经常去听)首图 首博 《国家地理》大讲堂 在中科院的 【正文】不知从何时起,京城就多了一批像杨东升一样,利用双休日的时间,来往于各图书馆、博物馆、书店等公共文化场所,聆听公益讲座的市民。他们还给同道中人起了个有个性的名字,叫做“免费讲座族”。这个群体涵盖了老中青各个年龄层次中很多文化素质较高的人,他们对讲座的内容、品味和水准都有较高要求。 【采访】首图“乡土课堂”听众 一些街道如果没有人去介绍 就不会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今天就能了解一下街道的名称 来源 还有变迁历史 感觉很有些知识性的东西 【正文】其实,为了确保讲座质量,各公共文化场馆也提前做了不少功课,它们纷纷与科研机构、著名学者亲密接触,进行受众调查,根据听众需求,合理安排讲座内容。 【采访】曹宁 中国国家图书馆文化教育培训部主任 到现在为止 已经形成了 文津讲坛 中华典籍与文化 艺术家论坛 教育家论坛 科学家论坛 文津读书沙龙 等多个讲座品牌 【正文】中午十二点,孙老师的讲座结束了,却仍有不少听众向他请教问题,互留联系方式。孙老师说,自从担任公益讲座的主讲人以来,和很多“免费讲座族”成为了好朋友,经常一起切磋交流。 【采访】孙东虎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我向听众传播一些东西 这仅仅是一个方面 另外听众对我提出的要求 或者是他们提出的一些问题 也促使我更加进一步地去思考 【正文】此时的杨东升片刻不做停留,只在路边买了个面包,便马不停蹄地赶往公交车站。他的下一个目的地是白石桥边的国家图书馆,那里有个明史专家王春瑜主讲的关于《李自成死亡之谜》的讲座。虽然这样赶场很匆忙但是他在每个讲座中并不满足于简单的去听,而是用照相机、mp3、笔记本记录下每堂讲座的图像、声音资料,总结要点难点。不光自己琢磨,还同家人朋友分享。【采访1】杨东升 公益讲座听众 我更愿意在休息时间里 用这种参与活动和讲座的方式 把休息变成积极的休息 这样不但充实了我的业余生活 也让我的兴趣爱好更多地得到升华 【采访2】首图“乡土课堂”听众 (讲座)系统地讲解北京的历史 我觉得受益匪浅 对提高北京市民的文化素质 丰富历史知识大有益处 再加上它是公益的 免费的 我觉得非常好 【正文】如今,聆听公益讲座,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北京人,周末休闲的一种新方式。您要是有时间,也不妨试着加入他们的队伍,体验一下跑跑颠颠听讲座的快乐与收获。北京台报道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