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访菏泽东明县柳里村原村支书陈洪印(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7日02:13  大众网-齐鲁晚报
专访菏泽东明县柳里村原村支书陈洪印(图)
陈洪印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鲁超国 高红日 摄

  节点·大包干

  □本报记者 鲁超国 高红日

  1月12日上午9点,记者进了柳里村,才得知陈洪印并不在村里,而是在县城看守一个正在施工的工地。电话联系上后,陈洪印连声说:马上想办法回村。

  从陈洪印当支书开始,村民的日子是一年一个样

  得知记者来了,很多村民都站在家门口看,李宝朋的老伴孟凤英则是一溜儿小跑追了上来:“你们应该多采访一下陈洪印,我们村多亏了他,他为村里干了不少实事,却从来不为自己着想。”

  孟凤英和丈夫李宝朋育有四儿一女,文革期间,因为靠挣工分养不活这么多孩子,夫妻俩无奈背井离乡,远赴河南四处乞讨。文革结束后,等他们返回家时却发现家里已是空无一物,无法正常生活。陈洪印得知情况后,又是送吃的,又是送用的,总算帮这一家人渡过了难关。

  如今的孟凤英已经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村里仅有的几座楼房里就有两座是她儿子盖的,而陈洪印依然住着40年前盖的土坯房。

  “这也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好支书,把地‘借’给了我们种。”孟凤英说,从1977年陈洪印当支书开始,日子是一年一个样。

  急脾气帮他一次次带领村民冲破束缚

  9点50分,我们正坐在村委办公室里和几位老人聊天,外面突然喧闹起来,紧接着,一位气喘吁吁的老汉出现在了门口。

  这个人就是陈洪印。瘦长身材的他披着一件破旧的棉大衣,戴着一顶黑色的帽子,一双厚厚的棉鞋底部沾满了泥雪。

  “搭了辆小三轮要了我20块钱,太黑了。”陈洪印一进门就大嗓门喊起来。他接到我们的电话后,立即从30多里外的工地赶回来,下车后还没进家门就跑过来了。

  真是个急脾气!然而就是这种急脾气帮助他一次次带领村民冲破束缚,从贫困的生活中挣扎着走了出来。“他见不得村民们受苦,否则就急得团团转,非逼着自己想出个解决的办法才行。”孟凤英说。

  升官当了乡干部,却发现无用武之地了

  上世纪80年代初,陈洪印成了乡里的红人,在他的带领下,村里各方面的工作在乡里都是前3名。因为他有思想,敢于创新改革,1983年5月,他被调到乡里任“工业办主任”,主抓工业。

  升官应该是件好事,但是对陈洪印来说,他并不觉得是一件好事。

  乡里的工业有砖窑厂、面粉厂等大大小小十多个企业,他也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比如“计件”、“提成”、“奖励”等措施,对当时的乡镇企业来说,这些举措应该算是比较“时尚”的了,但是最终企业效益并没有上去。

  原因是什么呢?陈洪印举了个例子:砖窑厂本来能挣钱,但是有上级领导来了,拉走一车砖不给钱,也没人敢向领导张口要。“这个领导拉一车,那个领导拉一车,砖窑场还处于起步阶段,能挣钱才怪。”

  而这一差事,他一干就是14年。1996年,乡镇企业全部被承包了出去,他也随之“下岗”了,而用他个人的话来说则是“解脱”了。

  两次任村支书,两次集资改建村办学校

  我们随陈洪印来到了柳里小学。在校园内,记者发现了一座高高的纪念碑,上面有4个大字“流芳百世”,背面有捐款村民的名字。在他任村支书期间,这所学校改造了两次,这座纪念碑就是在第二次改造时立起来的。

  1981年,村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了,陈洪印想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改建学校。

  当时村里学校的教室都已经成了危房,陈洪印组织村民把老房子拆掉凑料,上级又拨了5000多元钱,一共建起了12间带厦的混砖房子,安上了玻璃窗户。

  1996年,陈洪印从乡工业办主任“下岗”,再次回到村里担任村支部书记。此时,村民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而1981年建的校舍又成了危房。

  “我走之后,眼看着学校一年不如一年,心里真不是滋味。”陈洪印叹了口气。于是,他第二次当村支书后干的第一件事还是改建学校。他建议村里捐款建校,得到了村民的支持,一共捐了两万多元,又建了12间教室。

  陈洪印告诉记者,为了跟上国家改革开放的形势和步伐,他现在天天看报听广播。

  “改革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出现了,必须马不停蹄地往前跑。”他说,事实上,柳里村起步早,但是后劲不足,柳里跑得慢了,东明跑得慢了,菏泽也跑得慢了,也就渐渐地落后了,而落后的根本原因还是思想跑得慢了。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