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限制使用免费塑料袋政策遭遇五大误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7日09:29 青年周末
中国限制使用免费塑料袋政策遭遇五大误读
1月14日,通州九棵树家乐福店一收银台旁 ◎摄影/本报记者 吕家佐

中国限制使用免费塑料袋政策遭遇五大误读
一农民工站在树枝上挂满塑料袋的铁道旁

  -塑料袋有毒?

  -塑料袋是污染之源?

  -纸袋比塑料袋更环保?

  -中国塑料行业因《通知》遭到重创?

  -环保是《通知》出台的唯一目的?

  ◎文/本报记者 邓艳玲

  “限制使用,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塑料袋,塑料袋的形象会变好。”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马占峰似乎根本就不担心塑料袋在中国的 “前途”。

  1月15日上午,他以一个政策参与制定者的身份,给记者解读近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以下简称为《通知》)。而在他看来,因为绝大多数人对塑料、塑料袋的不理解,对这个通知存在着诸多的误读,很多根本性的问题至今并没有讲清楚。

  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简称超薄塑料购物袋;自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要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各有关部门要通过相关政策、标准、技术等办法提高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水平;倡导消费者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减少使用塑料袋。

  ——《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摘要

  -误读一: 塑料袋有毒?

  只要生产合格,塑料袋无毒

  随着《通知》的下发,不管以前是否有所耳闻、一知半解,还是根本没有意识到,反正全天下的人自今年1月9日起,呼啦一下全都知道塑料袋是不环保的东东了。

  记者在朝阳区某商场收银处就听到有三位像是熟人的顾客这样交流道:“你还使塑料袋呢?那东西不环保!”“国家都规定不让使啦!”“不是不让使,是要花钱买。”“这东西既然不环保那还怎么用?”“你用它装其他东西不碍事,就是别用它包肉啊、鱼啊,吃的东西就行了。”“是啊,这玩艺有毒,使这么多年都不知道……”

  塑料袋真的有毒吗?2002年,曾经有一头小须鲸死后被海水冲到法国诺曼底海滩,人们在它的胃里竟然发现了800千克塑料袋,小须鲸的死是被塑料袋给毒死的吗?如果塑料袋真有毒,这么多年下来,人们不是一直在服毒?

  对此,马占峰解释道:在国际上诸多国家加入的著名的环保公约《巴赛尔公约》里,几乎所有塑料都被认为无毒。就拿已经被绝大多数地方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白色泡沫塑料餐盒举例,主要成分其实就是聚苯乙烯和空气,而这完全是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和现在的经常爆出有毒传言的纸饭盒相比,它不但轻盈耐用成本还非常低廉。回收以后还可以制成建筑上的耐用板材,用处很多。

  去年末,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国内首部《超市节能问题报告》显示,我国快速消费品零售全行业每年消耗的塑料袋数量约为500亿个。仅广州一地,每天产生的塑料袋垃圾就近2000万个,而塑料袋可以在地底下保持200年而不分解。

  “不易分解并不代表塑料袋有毒。”马占峰告诉记者,现在很多人认为集贸市场的超薄塑料袋有毒,是因为它们都由废弃回料加工而成,这些由垃圾中分拣、回收的塑料废弃物成分复杂,有的甚至曾经用来装农药、化肥,或者作为农地膜使用,不可避免地含有了有毒有害物质。而这些超薄塑料袋通常也是由小作坊制作而成,设备简陋,技术力量薄弱,卫生条件差,根本不可能达到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要求。本身就是要卫生整治的地方。

  但是,合格的塑料袋生产厂家生产出来的合格产品应该不存在这种问题,比如,马占峰提到,我们衣服中几乎所有化纤布料都是用废弃塑料加工而成的。另有资料显示,生产30亿个塑料袋,要消耗500万吨石油。

  由此看来,塑料袋的“不环保”主要表现在它不易被分解而并非本身有毒。人们对使用塑料袋有危险的理解是错误的,这也是对“塑料袋不环保”概念的一个误读。

  -误读二: 塑料袋是污染之源?

  白色污染的罪魁祸首是乱扔

  北京宜家家居从2006年4月12日开始,就对卖场的塑料袋进行有偿使用。黄色大袋是一元钱一个,中袋5角,还有一种很结实可使用很多次的蓝色编织袋也是收费的,每个三元五角。宜家刚进入北京市场时,塑料购物袋其实都是免费提供的。当时宜家的店面是在马甸。当2006年4月12日,宜家搬迁到现在四元桥的新址时,开始对使用购物袋进行收费,不再免费提供。

  “当时,很多的顾客都不满,别的商家都不收,为什么宜家收?以前不收,为什么现在收费?”回忆两年前顾客们的“激烈”反应,北京宜家家居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郝春瑾至今记忆深刻,“最初的那一段时间,差不多每天都至少要受到八九个顾客的当面投诉。”她告诉记者,其实在当时的宜家看来,北京宜家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的一些宜家店了。早在2000年以前,宜家在欧洲、美国等地的店子就已经实行有偿使用塑料购物袋的规定了。其实,没有别的更多的考虑,我们就是为了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就是为了和宜家其他店的环保标准保持同步。”

  2008年1月13日,记者前往宜家作调查。一位姓武的宜家收银管理人员说:以12日为例,我们店的客流量9445人,卖出蓝袋590个,大袋2304个,小袋1590个。前两种袋子普通顾客都会拿来再次使用,最后一种小袋是普通的塑料袋,也就是今年6月全国要正式收费的那种塑料袋。现在和以前免费时期相比,这种塑料袋的使用减少了40%

  宜家的做法现在看来固然是很先进的,但问题在于,是否说为了环保我们就要减少塑料袋的使用,换言之,让塑料袋在未来的市面上越少出现越好?

  马占峰不否认,国务院现在下达限塑令是在国际、国内的双重压力下的积极对策。他说:“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这些大伙都知道,是现在时代的主题,我们国家肯定要与时俱进的。减少甚至禁止塑料袋的使用的确也是国际趋势,我们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大国,肯定也不能逆趋势而动。”

  不过,在承认塑料袋的确是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余,马占峰对多数人视塑料袋为环境污染的“洪水猛兽”却不以为然。作为一个研究塑料再生利用近20年的专业人士,马占峰觉得自己有必要给“塑料袋”正名。

  “请你注意《通知》上的说法,‘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这才是塑料袋之所以产生‘白色污染’的真正原因。”他对记者一字一句地强调:“白色污染不是生产出来的,是人们扔出来的。”在马占峰看来,超薄塑料袋之所以“人神共愤”,最根本的就是人们把使用过的塑料袋随手乱扔,造成塑料的浪费。

  早在七八年前,人们对塑料袋的痛恨就曾经爆发过一次,那回是针对塑料袋回收时的管理不善,导致冬春时节,很多塑料袋会随着大风满城飞舞。现在看来,那其实就是马占峰现在所说的回收不利的问题。正是因为这种回收不利,导致这些不易降解的塑料袋构成了白色污染。反之,如果回收渠道良好,人们养成不随手乱扔塑料袋的习惯,那其实塑料袋的多少就不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了。所以说,环境污染的罪过不是塑料袋本身造成的,这是人们的第二个误读。

 [1] [2] [下一页]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