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球碳市场超700亿美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2日04:00 大洋网-广州日报
去年全球碳市场超700亿美元
大都市里每天都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排放正成为人类面临的又一挑战。

  去年碳市场超700亿美元

  数据显示,亚洲发展中国家碳减排权平均价格是12欧元/吨,到了欧洲交易市场,价格将升为20欧元/吨左右,并且现在还在不断攀升。

  对于整个市场的规模,英国首相布朗近日曾大胆预测,到2030年,全球碳减排量的市场总量将膨胀到6000亿美元。而据国际排放交易协会于2007年12月中旬分析,2007年碳交易市场超过700亿美元。分析认为,这一市场一大部分来自欧盟排放交易活动,其中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翻了一倍以上。记者在采访中听到了另外一组数据,目前全球碳交易市场年均交易额已达300亿美元,而中国市场出售的年减排额已达到全球的70%。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官方数据是70%,我认为能占到40%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庞大的市场来源于巨大的减排成本差异。根据日本AIM经济模型测算,在日本境内减少1吨二氧化碳的边际成本为234美元,美国为153美元/吨碳,欧洲国家为198美元/吨碳。当日本要达到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6%温室气体的目标时,将损失GDP发展量的0.25%。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减排成本仅几美元至几十美元,如果是在中国进行CDM活动的话,可降到20美元/吨碳。巨大的成本差,促使发达国家政府和企业纷纷来到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他们出资金和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减排,而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则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交易。这比发达国家企业在国内减排的成本还要低上很多,同时又可以为发展中国家带来资金和技术,企业何乐而不为呢?

  “中国CDM项目起步相对印度要晚一些。2006年左右,比较大规模的能力建设才开始。但是发展速度很快,而且项目规模大,企业需要时间去学习、去适应。”清华大学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所副所长刘德顺教授说,现在在联合国申请项目个数方面,中国已经超过巴基斯坦,位居第二,而项目总量已经居世界第一。

  “现在是中国最好的时间,中国经济转型,传统高耗能企业不再适应中国发展,而国际市场恰恰在这时给了中国减排的额外驱动力。”气候组织大中华首席代表吴昌华对CDM这种“双赢的机制”很有信心。

  目前,我国各地都陆续成立了CDM服务中心,面对CDM项目,各地反应不一。“越是内地省份越积极,因为减排成本低;越是发达省份发展反而相对慢些。富裕的省份不缺钱,一旦做项目就是大项目大规划。沿海省份也比较积极,因为信息灵通。”

  目前,碳交易逐渐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也成为各地政府吸引投资的新概念。今年4月,国内首个大型碳交易峰会将在上海举行。而不久前也有消息称,北京正在筹备成立一家碳排污交易所。此时此刻,更有数十家来自英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日本等多个国家的数十家投资银行和碳基金在中国设立了代理处。据了解,摩根士丹利已成为全球能源、温室气体减排以及碳信用额度市场的最主要交易者,近五年内,摩根士丹利将在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及其相关活动中投资30亿美元的碳排放信用额度。而传统银行的身影也在CDM领域日渐活跃。

  二氧化碳既是商品也是问题

  “二氧化碳,处理好了是商品,处理不好是问题。”吴昌华说,CDM在中国还有很多局限,程序繁琐、无法确定基准线也就无法确定可以用来交易的碳信用额度、缺少方法论等等。而目前我国尚有很多行业未能进入CDM领域。“这是面临的最大的障碍。比如沼气池,农村的沼气池,一家一户的规模小,但是集合起来就是大项目,但现在因为技术问题还不能进入。中国实际上做了很多贡献,干吗不说?现在的态度比以往更加开放了。”

  2012年,《京都议定书》到期,而CDM项目的前景也增添了几分不确定性。“2012年最大的焦点是中国和印度是否要承诺减排,CDM项目尽管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现在刚刚尝到甜头,整个机制不会有太大改变。2012年以后,会有承诺时间线,我相信到2020年,中国会是这个领域的领先者。”吴昌华说。

  二氧化碳减排额也能交易,而且交易额高达数百亿美元!目前,一系列这类神秘的国际交易正在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公司中发生。

  2008年是《京都议定书》承诺期第一年。国家缔约方(主要是发达国家)在未来的5年间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将比1990年水平削减5.2%。

  但是,发达国家减排成本高,强行的减排会影响发达国家GDP的增长。因此,基于《京都议定书》的清洁发展机制(英文简称CDM),在发展中国家购买二氧化碳减排额已经成为众多欧洲公司的选择。

  按照气候组织大中华首席代表吴昌华的说法,这让二氧化碳在法律意义层面上成为了可以交易的商品。

  据国际排放交易协会于2007年12月中旬分析,2007年碳交易市场超过700亿美元。而中国则在这一年占据了其中40%以上的市场份额。

  近日,记者赶赴北京、湖南等地,带读者走进碳交易这个陌生的国际贸易领域,揭示国外投资银行追捧中国碳交易背后的隐忧。

  文图/本报记者 李颖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