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职业资格认证亟待规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4日10:35 北京晨报
专家呼吁职业资格认证亟待规范
不少求职者手中握有十几个资格证。 晨报记者 张硕/摄

专家呼吁职业资格认证亟待规范
这个办证网站不仅激励求职者考证,还提供替考百分之百通过服务(画圈处)。

  核心提示

  针对目前国内混乱的职业资格认证市场,国务院重拳出击。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发布了《清理规范各类职业资格相关活动的通知》,并要求清理工作今年4月30前完成。与此相呼应,本月,在全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会议上,中组部、人事部相关负责人宣布:今后各地各部门在考试录用公务员时,不得再实行资格考试。我国为何会出现职业资格考试之乱?又乱到何种地步?近日,本报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考证·跟风

  一人手握十余资格证

  每年的岁尾年初都是职场人士的“跳槽”高峰期,也是各种职业认证的泛滥期。“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组合目前已成为求职者的必要装备,招聘求职展会也已经演变成各种职业认证的“血拼”战场。

  为了增加“含金量”,应届毕业生也会尽量拿“双证”或“多证”。毕业于一所普通大学的周女士,在北京工作已经有4年的时间了,回忆起大四的下半学期说:“当时看见别人考了,就觉得自己也应该多拿点证,万一用上就没白花钱。毕竟艺不压身,管它有没有用,先考个证再说。”

  说着,周女士拿出来大小不一、颜色不同的证件十余本,摞在一起足有20厘米高。记者看到,里面除了几个专业证件,还有“涉外秘书资格证”、“广告从业资格证”、“健美操证”等。但讽刺的是,她现在从事的工作却和其中任何一个证书都没有关系。

  “这些证的费用基本上都是300块钱,培训上课的时候也是可去可不去,考试全部是开卷,现在看来,跟直接花钱买个证没什么分别,但当时就是乐此不疲。”周女士说,找工作那段时间,她就装着这些证每天奔走在各个公司单位的招聘部门之间,“去广告公司吧,人家说这个证不行,去公关公司吧,人家说那个证没用,理由都是与他们承认的认证单位不符。到头来几乎除了毕业证、英语四级证、学位证之外没用到别的,钱也白花了。”她说。

  职场“拼证”毕业生跟风

  据了解,在大部分中职院校中几乎“全民考证”,但由于各个部门组织考评的证书五花八门,很多学生并不清楚考的是什么证,有什么用。

  据《2007-2008年中国培训市场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统计,中国每年有将近1亿人参加各式各样的培训,其中近80%的人参加的仍是工作技能等方面的中、低层次培训。每年有将近1000万人参加会计、烹调、美容美发等方面的培训,有将近500万人参加英语培训。而各种假证带给学子的损失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有关专家提示,参加职业资格认证的学员一定要认清认证机构。国务院刚刚发布的清理通知中也要求,“对社会通用性强、专业性强、技能要求高的职业(工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由国务院人事、劳动保障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制定职业标准,建立能力水平评价制度(非行政许可类职业资格)。”

  培训·乱象

  高利润催生海量培训公司

  伴随考证热而来的是,各种声称是权威部门、具有发证资历的组织或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仅以上海为例,就有超过3300多家培训公司,各种认证证书更是五花八门,其中,外语、电脑、管理营销居多。

  记者在谷歌搜索引擎上键入“资格认证”后,竟有约三百零二万个项符合查询结果,多数网站还声称自己是国家某某部门特批承认,具有权威性的认证。而行业内部的认证名称之多,差距之微,即使是业内人事恐怕也很难说清楚。

  《2007-2008年中国培训市场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指出,截至2004年底,我国培训业的产值已达2000多亿元,而且正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行业净利润甚至已经接近1000亿元。面对这样的市场潜力和丰厚的利润回报,各种机构、组织自然会为之心动。

  拿流行的电脑培训来说,请两个人,买几台电脑,就可以办班了,大街上也随处可见电脑培训的广告和招牌。不管有没有经过资质认证,大大小小的公司都办培训,市场之混乱可见一斑。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咨询顾问公司,本来没有培训资质的也办起培训,只要没人管,就一直培训下去。

  非法机构声称免试拿证

  除了各种合法机构颁发的证书,一些非法组织和个人也在以或明或暗的方式趁机违规办班。打开一些培训类网站,五花八门的认证广告中,经常可以看到“无需考试”、“免试拿证”、“通过率高达92%”等“诱人”字眼。某学院职业技能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类黑培训机构,经常将招生广告发到教室、寝室,诱骗在校学生。他们与正规培训机构最大的差别就是,发的只是培训证,并非是资格证书。

  据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伪认证大致有以下特点:

  其一,主办认证单位纯属子虚乌有,在国家民政部也没有注册。有的是借国外某些机构的名义;有的是通过中介机构在香港或境外注册一个机构进行认证。而这些机构的真伪一般人往往很难查证。

  第二,主办认证单位虽是合法社团,但涵盖内容却与认证项目无关;还有证书下面的公章与钢印不相符。

  第三,主办认证单位对外宣称自己属于某某部委或机构,而事实上该单位要么是拐了几道弯的“孙子”辈,若论级别尚不到处级;要么是通过找“门路”与某机构下面的秘书处或办公室负责人私下交易挂靠,而上边的领导并不知情,也不支持。

  高端认证价格高质难保

  值得注意的是,乱认证的现象不单体现在低端认证,目前在高端认证领域同样问题多多。例如心理咨询师、理财规划师、项目管理师等认证。

  所谓高端认证,一般有以下特点:培训价格高,动辄几千元到上万元培训费;管理比较严格,比如全国统考;参加者以白领居多;持证者多属于薪水比较高的行业,比如理财师基本都从事金融工作。

  暴露出的问题主要是:第一,发证机构多,如有劳动部、海外的、国家的、高校的等等;尤其海外的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在相关部门备案,均不得而知;第二,权威性无从考证;第三,培训水平参差不齐,高端培训一般都有对参加者的资质要求,比如本科以上,从事该行业多少年,但是,一些机构在招生过程中往往随意许愿,放松要求。

  对此,有关专家建议:培训者在花几千或者上万的培训费之前,最好向国家权威部门,比如人事部或者劳动部咨询,问清楚是否合法或者被国家认可。

  对此,《通知》指出,凡是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决定设置的行政许可类职业资格,予以保留并向社会公布;除此以外的其他各种行政许可类职业资格予以取消,如确有必要保留,由国务院人事、劳动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统筹研究,按程序通过修改相关法律、行政法规或形成国务院决定予以解决,或调整为非行政许可类职业资格。

  发证·博弈

  某些协会、地方乘机捞钱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职业资格设立主要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国家来制定职业资格标准,这也就是所谓的行政许可类职业资格。比如,律师资格、医师资格与建筑师资格等。由于上述职业资格关系到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没有职业资格将不能从事上述行业。

  第二种是根据归口管理,由各种行业协会、学会来做的非行政许可类的职业资格,也就是能力资格,如营销师、人力资源师等;第三种是各个地方、企业自己设立的职业资格。人事部相关人事表示,目前,问题出的最多的就是各种行业协会和地方自行设立的职业资格管理上。

  有业内人士透露,和国外比之,我国的各种协会、学会有其特殊性,它不是行业联盟,而是行政体制改革后的产物。带有政府色彩,但又不是公务员。需要自己赚钱养活自己。于是很多协会就会包下一个职业资格的牌子,把标准草草拿出来,收钱,培训,考试,发证。这也是导致各种职业资格混乱状况的根本原因。

  更有甚者,有些地方上的部门、机构,乃至企业,还会以各种职业资格为名随意举办考试、培训、认证活动,乱收费、滥发证。记者了解到,在武汉市,2006年仅就人才管理师、计算机营销、武术教练等就开始单独在地方实施门类繁多的职业资格;在连云港市,当地就在本市范围内出台过一个农机作业方面的农机经纪人职业资格。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