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与炸弹相伴的日子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4日13:47 世界知识
(成都军区赴黎巴嫩维和工兵分队陈代荣) 2006年,以色列与黎巴嫩爆发了激烈的武装冲突。我们成都军区赴黎维和工兵营正处于冲突的中心地带。 12月13日,我奉命带领排雷连18名官兵到黎南地区一个叫惹不肯的村庄排除一枚航弹。到达村庄后,村民将我们带到一处被以军炸毁的油库旁停下,指着离油库值班室10米处说,航弹就在下面。 我仔细勘察了周围地形等情况后,标示了长10米、宽6米的安全范围,开始指挥挖掘机施工。挖到地下5米左右时,下面几乎全部是岩石土壤,根本没有发现航弹的踪影。围观的群众都感到奇怪。到了下午3点钟,已经挖了将近7米,依然没有见到航弹。当地民众都有些泄气,有的人甚至以为是自己搞错了,劝我们不必再挖了。但是未爆航弹等同于定时炸弹,如果不把情况彻底搞清楚,很可能给当地民众留下巨大的安全隐患。经过研究,我们决定第二天继续搜排。围观的民众听说后深受感动,对我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第二天,当我们到达作业点时,已站满了围观群众。一位老人还为官兵们端来已煮好的咖啡。由于地质坚硬,加之机械不能过分用力,挖掘进度相当缓慢。挖到地下12米时,我们终于发现了炮弹尾部。在场所有人员紧张的脸一下子轻松下来。这时已是下午4点了,我们标示好警戒范围,决定第三天再来。 第三天围观的群众更多。当挖到约15米深时,弹体已露出三分之二。我用工兵锹慢慢刨掉泥土,认真检查航弹,在确认没有危险的情况下,指挥吊车将炮弹吊起,装上运输车并固定好,运到两公里外的山谷销毁。 我们离开村庄时,村边公路旁站满了脸上充满喜悦的群众。他们强烈要求与排爆人员合影留念,并不停地竖起大拇指,用不太流利的中国话说:“中国军人,好!” 仅过了两天,当我们执行任务刚刚归来,正准备歇口气儿吃晚饭时,当地村民又赶来求助,称房屋上有一枚哑弹。 时间不等人,我们立即出发。到达现场时,官兵们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只见一枚带着引信、重约230公斤的未爆航弹斜插在楼房上。楼房因承载过重摇摇欲坠,如果稍微处置不当,航弹随时都有可能坠落和爆炸。 几名战士主动请缨要上去先检查一下。我拦住了他们,亲自上前检查后,才让工程车用钢丝绳将其固定好往上拉。但航弹卡得太紧,钢丝绳拉断了,航弹却纹丝不动。由于航弹周围废墟空间狭小,实施挖掘随时可能触碰到引信,我只好一个人拿着十字镐一点一点地轻轻敲打。不足半立方米的废墟清理,整整清理了两个多小时,才终于将航弹取出移至安全地带并销毁。 根据经验,我们判断周围很可能还存在弹患。战友们不顾疲劳和饥饿,主动对房屋内外进行全面搜排,很快又搜出六枚未爆炸弹。 看见我们大汗淋漓地工作着,食物短缺的当地村民自发地拿来了在战火中珍藏的水果、饮料以及薄饼等食物慰问官兵,并一再邀请我们到家中做客。在场的一名长老更是伸出大拇指激动地说:“中国,好!中国,好!”(文字整理:郭治武李峰) 爱洒利比里亚 (北京军区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分队白妙春) 利比里亚位于非洲西部,西南濒临大西洋,面积仅有11.1万平方公里。我们维和二级医院坐落在利比里亚的绥德鲁市。这个国家在经历了长达14年的战乱之后,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不仅经济倒退,而且疫病流行,加上湿热多雨的气候和不安定的社会环境,生活条件相当恶劣。 根据联合国有关规定,维和医院没有义务为当地居民看病。但是我们经常到周围村庄义诊,并为找上门寻求帮助的百姓提供服务。 8月15日上午,我们接诊了地方医院转来的一名孕妇,由于失血过多,孕妇已处于休克状态,命悬一线。转诊信上写着该孕妇怀孕8个月,胎儿已死月余。 该孕妇本来不属于我们的救治范围,并且我们也没有妇产科医生和专用仪器设备。但是,如果我们把病人推出去,明摆着孕妇只有死路一条。孙天胜院长没有片刻犹豫:孕妇生命要紧,马上准备抢救! 急救室内开始忙碌起来,心电图监护、紧急止血、输液…… 抢救过程中,我们突然发现胎儿仍然存活。抢救小组立即拨通了国内总医院优生优育中心温主任的电话,请求技术支持。温主任听完情况介绍后,建议做好剖宫产手术准备,并介绍了手术步骤和注意事项。 化验结果显示,病人血色素下降,有活动性出血,如不尽快输血,孕妇可能有生命危险。在没有血源的条件下,经检验配型,我们把病人家属提供的450ml血缓缓地输进病人的血管。 对症治疗四小时,病人病情稳定下来。入院六小时,产妇出现宫缩。在医护人员协助下,孕妇顺利分娩,产下2.5 公斤健康男婴,母子平安。 得到这个喜讯,所有在场的人无不为这对母子感到由衷的高兴。当我们把这对母子送回当地医院时,该院所有医护人员夹道欢迎。很快,中国二级医院成功抢救母子的消息在当地传为美谈。为表达对中国二级医院救命之恩的感激之情,母亲为孩子起名“利华”。 除了为政府和到医院就诊的百姓服务,我们还经常走出去,为当地百姓义诊,送医送药。临回国前半个多月,我们第三次来到了甘柏村进行义诊。 在这里,有病的得到了诊治,没病的也得到了清凉油、风油精等常用防护药品。临走时,我们还为孩子们发放了本、笔等学习用品。 当我们正在收拾东西装车准备返回时,忽然看到走来了一群打扮怪异的村民,他们的脸上、身上涂满了白色的花纹,有的戴着富有非洲特色的面具。随着简陋的乐器奏响的富有节奏的音乐,村民开始为我们表演舞蹈。不论是老人、孩子,还是年轻的姑娘,表演得都非常卖力,也很投入。他们摇摆着黝黑的身躯,脸上洋溢着欢乐,目光中充满了喜悦。虽然我不懂舞蹈,却从他们的表演中感受到了他们的真诚和热情,感受到了他们发自内心深处的那种饱含了满足感的幸福与感激之情。(文字整理:郭治武李峰) 友谊之路 (北京军区赴利比里亚维和工兵分队李春堂) 位于托镇至科特迪瓦边境10.3公里的道路,是联系利比里亚与科特迪瓦两国边境的重要陆路口岸,对促进两国经济贸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埃塞俄比亚维和部队边境执勤的主要通道。 由于这条道路并不在中国工兵任务范畴之内,长期无人维护,道路损坏非常严重,已无法通行。2006年6月20 日,联合国利比里亚特派团(联利团)四战区司令朱热准将亲自致电给我,请求中国工兵能够派兵修复这条道路。当时,联利团为帮助新选政府稳定局势,正极力推动利比里亚国家和平重建,在这种大趋势下,我们迅速组织了对该条道路的维护施工。 26日傍晚,当施工分队正准备收工的时候,埃塞俄比亚维和部队第十营营长阿贝特中校及副营长特泽拉少校,找到我说,科特迪瓦边境哨位上,有一名士兵得了重病,急需运送治疗。 我与分队的其他领导进行研究后,马上通知施工分队连夜组织施工,在八个小时内开通了道路,为挽救友军士兵的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此后,我们针对利科边境大型货物车辆较多的情况,加宽了路基,拓展了道路视线,使道路更加有利于利科两国边贸往来。道路开通后短短一个月,托镇由原来的“照明点油”,发展成为有了七盏电灯…… 2007年2月1日,胡锦涛主席访问利比里亚期间,利比里亚总统瑟利夫高度评价了中国维和部队为利比里亚战后重建所做出的杰出贡献。4月12日,她亲临中国维和工兵分队营区慰问,并欣然题词:“利比里亚政府和人民十分感谢和赞赏中国工兵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做出的贡献……我们与中国工兵分队心心相连,利比里亚永远是你们的家。”(文字整理:郭治武李峰)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