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部队缺保障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5日07:53 解放日报

  一支国字号的球队,居然大多由“临时工”组成,没有正规的“身份”,没有固定的收入,甚至少有人关心,中国女子冰球队的生存环境,让人唏嘘。

  8名“在编”队员,每个月只拿1000元左右的工资,15个编外队员,所有日常开销全靠各自家庭的负担。从体校毕业至今4年,她们靠为国争光的信念苦苦支撑。但再美好的愿望、再远大的志向,也敌不过现实的残酷———花家里的钱来“义务”打球,正让越来越多的队员萌生退意。但现实却是,23人已是国家队的最低配置,少了一个人,女子冰球队就将面临解散。

  曾几何时,中国女子冰球队也算得上是一支“功勋部队”,她们曾经获得1998年长野冬奥会第四名和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第七名,但在那么长的一段时间里,她们却没能得到和这些荣誉相称的回报,甚至连一个“名分”都争取不到。这一点对长年累月闷头苦训才获得成绩的姑娘们来说,是不公平的。

  这样一个让人心寒的现实,必将导致恶性循环。冰球在东北三省,曾经受到不少观众的喜爱。但在今天,哪怕国家队都没有待遇保障的现实,将阻碍家长把孩子送去练冰球。在这种情况下,原来有志于投资冰球运动的商家也望而却步。没有赞助商,专业队的发展更是如履薄冰,更新装备、增加比赛机会、出国集训等几乎是天方夜谭。不知不觉中,冰球的影响力日益削减,最后只能导致成绩快速滑坡、选材范围日渐狭窄,使这项运动慢慢消亡。

  虽然从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来说,女子冰球并不是一个热门项目,但越是这样一个有点“偏门”的项目,就越需要人们的关注和扶持,利用时机将这个项目提前发展起来,早早占据世界的先进水平———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中国女足的成功经验。上世纪90年代,中国女子冰球曾经有过一个很好的开端,但却因为缺少了必须的保障断送了美好的前程。

  中国冰球并不缺技术,也不缺人才,但少了金钱、没了保障,发展道路只能是充满荆棘。


本报记者 龚洁芸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