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漫游费听证会:运营商消费者观点针锋相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5日23:03 央视《经济半小时》
手机漫游费听证会:运营商消费者观点针锋相对
  2008年1月22日,多年来备受质疑的手机漫游费终于踏上了破冰之旅,在北京河南大厦四层的国际会议厅里,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听证会如期举行。

手机漫游费听证会:运营商消费者观点针锋相对
  在听证会的前一天,与会代表们收到了一份审计报告,披露了漫游时电信企业内部结算、信令费用等运营成本,但几位消费者代表却无不例外对这份成本审计报告表示出遗憾,认为对解决消费者关心的成本问题没有丝毫的帮助。

手机漫游费听证会:运营商消费者观点针锋相对
  在这份审计报告中,仅披露了两个方案都要取消的0.2元/分钟的“漫游建立费”的运营成本为每分钟4.85分,而报告中并未说明漫游时的本地通话费和长途通话费的运营成本。

  2008年1月22日,多年来备受质疑的手机漫游费终于踏上了破冰之旅,在北京河南大厦四层的国际会议厅里,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听证会如期举行。而会场外的狭窄通道,早已被各路媒体围得水泄不通,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漫游”在公众视野范围外的漫游费成本是否在听证会上予以公开?

  “漫游费的成本公布了吗?”

  “有审计报告。”

  在听证会的前一天,与会代表们收到了一份审计报告,披露了漫游时电信企业内部结算、信令费用等运营成本,然而在听证会后,几位消费者代表却无不例外对这份成本审计报告表示出遗憾,认为这个报告,对解决消费者关心的成本问题没有丝毫的帮助。

  千呼万唤的成本终于亮出了底牌,可为何又让消费者代表感到遗憾不堪?

  原来,过去所谓的漫游费实际上包括了三个部分:基本通话费、漫游建立费和长途费,其中,基本通话费是后付费用户0.4元/分,预付费用户是0.6元/分,漫游建立费是0.2元,长途费是每6秒0.07元,主被叫按同一标准收费。而这次听证会组织方提供的两套听证方案均提出了要取消每分钟0.2元的漫游建立费,不同的是主被叫按统一标准收费还是差别收费。第一套方案相当于在目前的资费模式下,简单地将上限降低两毛钱,第二套方案在取消这两毛钱以外,提出一个新的构想,将国内长途通话费融入其中,并且不区分后付费和预付费用户。

  这份审计报告中,便仅仅披露了两个方案都要取消的0.2元/分钟的“漫游建立费”的运营成本,为每分钟4.85分,而报告中并未说明漫游时的本地通话费和长途通话费的运营成本。

  江宪是来自上海的消费者代表,也是一位资深律师,他认为,听证会的讨论是没有意义的,他告诉记者,价格听证会最核心的就是成本问题,因为定价的依据便是成本。

  江宪:“我们的《价格法》以及《电信条例》,也是说电信资费是以成本为什么基础的一个定价,所以消费者他也知道在《消法》中,关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知情权的保护,所以依据这几个法律法规,如果不能公布成本价格,那就表明消费者的知情权也受到了侵害。”

  消费者权益保护专家邱宝昌则认为,这样的做法也违反了《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中第17条第6点的规定。

  记者注意到,在《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中,第22条还做出了这样的规定:听证材料等资料至少在举行听证会10日前送达听证会代表,那么这份让消费者代表并不满意的审计报告又为何比有关程序要求的时间,足足晚了10天?湖北省消费者代表乔新生告诉记者,这次听证会是由听证会组织方委托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和北京邮电大学3个机构组织专家进行调研,最终提交了两套降价方案。那么三家科研机构为什么不能给出一份成本清单?

  乔新生告诉记者,请的这些专家说提出的方案要做成本太难了,用一位专家的话说,如果能把成本算出来那就能得诺贝尔奖了。好比得诺贝尔奖一样难的成本核算,会计师事务所又是如何做到的?

  乔新生认为,一个企业它总有经营成本,它经营很多的产品跟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主管部门也要核定一个成本,这应该就是一个真实的谎言,说没有成本是不可能的。

  手机漫游通话费成本到底是多少?在这场听证会上,还是一笔糊涂帐,听证会组织方并没有拿出能让大家信服的定价依据,而提交会上讨论的两套降价方案,也没能成为最终定案,一场期待了很久的听证会,没有得到大家期待了很久的结果,当然有些遗憾,然而,听证会上出现的一些问题更值得我们关注。

  这次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听证会,共有18位代表参加,他们分别是5名是消费者代表,5名电信运营商代表以及8位学者专家代表,记者了解到,这5位消费者代表分别是来自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张严方、沈阳佐臣咨询顾问有限公司首席顾问沈长征、上海市联合律师事务所律师江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和成都大面中学退休教师黎香友。他们是由各省市消费者协会推荐产生的,分别代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和西南地区。而5名运营商代表则是来自移动、联通、铁通、网通和电信。

  5名消费者代表、5名电信运营商代表,针对消费者代表所占的权重,邱宝昌提出了置疑,因为根据信产部公布的数据,截至到2007年6月底,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已经突破5亿大关,那么1亿个消费者中才选拔出1名代表,而每一家电信运营商就有1个代表,邱宝昌认为,代表数量的构成有失公允。

  邱宝昌:“因为我们第25条有规定,如果大多数人代表不同意听证方案,或者对听证方案有异议的话,价格主管部门要协调申请单位来调整方案,或者重新听证,而现在经营者也是五位代表,消费者五位代表表面上看公平,实际上是非常不公平的,所以我认为这次听证代表在构成上不科学,不公平,应当消费者代表应该要远远多余经营者的代表。”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