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改革成果就提袁庚,你们思想不解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8日03:02 南方都市报

  

“一说改革成果就提袁庚,你们思想不解放”
袁庚老人谈起当年的改革仍然神采奕奕。袁庚老人谈起当年的改革仍然神采奕奕。

  和所有风烛残年的老人一样,戴着浅灰格子贝雷帽、着黑色丝绸对襟袄的袁庚,身体明显地前倾着,背无法挺直。这位三十年前的“改革巨子”,今天的笑容里没有豪迈只有慈爱。前日上午,在鲸山别墅的家门口,袁庚在儿子的搀扶下,目送逾二十人的“粉丝团”上车时,他的左手拄着拐杖,右手慢慢地举过耳际,挥动着,颤巍巍地。

  任何时候都不要夸大个人的作用。当年的一点点成绩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天天提思想解放,我看你们的思想并不解放,一说什么成果就提到袁庚的名字,把功劳都归到一个人身上,这是不客观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是靠某一个人的脑袋,而是要靠群体的智慧和群体的力量“。

  ―――袁庚

  袁庚自嘲成了“老摔哥”

  三年前的6月,袁庚,这位88岁老人的保健体检表显示,他在过去的十年中,矮了6厘米,体重减少了13公斤。那一年的冬天,袁庚被确认为患了老年痴呆症,经康宁医院的医生检测,且已进入“中期”。面对他日渐疏松的骨质和日益消瘦的身躯,医生说,必须静养,最好借助拐杖来支撑。但老人常常偷偷溜出门去“放风”,那一年,他至少摔过5次,他大腿与胳膊上常伤痕累累。最严重的一次是在小区的花园里摔至昏迷,胳膊和大腿上出现多处红肿淤血。自此,他常对前来家里的客人自封为“老摔哥”。袁庚的儿子袁中印说,“父亲现在忘得比记得快,基本上早晨知道的事情,中午就忘了。通常在晚上上床睡觉前,这一天来的东西统统忘掉了”。

  两天前,面对前来拜访的“粉丝团”,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他重复地说着那句“我一个傻傻的老头子让你们上当受骗啦”,“对不起,向你们敬个礼哈,敬个礼”。他一再地给“粉丝团”做着敬礼的姿势,惹起一片笑声。

  袁庚现在的家就是当年蛇口的“黄埔军校”―――蛇口企业管理培训班的所在地。27年前,在那片还是荒地的热土上,培训班的口号是“不改革者不入此门”。“粉丝团”的老蛇口人钱若谷还记得,受袁庚精神感召,他那年来到深圳,袁庚说了同样的话,“今天,我把你们从全国各地‘骗’来了,今后你们就是蛇口的开拓功臣”。当年,他把他的座右铭送给了这些“老蛇口人”―――“扶天地之正气,法古今之完人”。

  “粉丝们”都想抓紧这难得的机会,凑到老人家身边合影,镁光灯在他身边闪成一片,他挥着手说“浪费你们的胶卷了,浪费你们的时间和感情啦”。

  今天,这个改革的“临床实验”人,年逾九旬的袁庚,已不可避免地老了。我们只能从近三十年前,他提出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蛇口要创造免予政治恐惧的氛围,不允许出现以言治罪的情况”等观点,他引用的“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悍卫你发言的权利”等名言中体味他曾经的豪迈,重温那个由老蛇口人和特区的“拓荒牛”们共同描绘的令人血脉贲张的激情。

  鼓励年轻人“杀出血路”

  当有“粉丝”提出要以“袁庚”的名义命名一条大道,以让更多的深圳人记住曾经的历史,过往的精神时,这位被诊断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说了当天最长的一段话,“千万不要这样做,这样影响会很不好。任何时候都不要夸大个人的作用。当年的一点点成绩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天天提思想解放,我看你们的思想并不解放,一说什么成果就提到袁庚的名字,把功劳都归到一个人身上,这是不客观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是靠某一个人的脑袋,而是要靠群体的智慧和群体的力量”。

  而当所有的人都认为,袁庚开拓蛇口是一个未解的谜底时,他曾经对《袁庚传》的作者涂俏说:“我们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从蛇口这个地方打开了国门,在过去来讲,这是犯了天条大罪。这里面有三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适逢其时。当时因为‘文革’浩劫,中国的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全国人民渴望变革图强。与此同时,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定,所以,蛇口工业区的出现可以说是占尽天时。

  第二个因素是适逢其人,一大批从中央到省市的深受‘文革’迫害的领导者,都想改变中国的面貌,如果没有这批人,中国就不可能进行改革开放。这批人中,邓小平是‘刘邓陶’中的邓,杨尚昆是‘彭罗陆杨’的‘杨’,胡耀邦、万里都在‘文革’中深受其苦,我现在还有一张任仲夷戴着最长的高帽子,在辽宁被批斗时的图片。

  第三个因素是适逢其地。蛇口与港毗邻而居,一水之隔。香港又是世界上市场经济发展得最佳的地区之一,政府奉行积级不干预政策。所以,香港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系,一个好样板。我们可以照搬一些香港的成功东西过来,而其他的特区就没有这么好的样板“。

  他说,今天的思想解放,不是乱解放,但“对人类社会发展有帮助的可以解放”。过分夸大个人作用的事情则应避免。临走时,记者问到他对本报报道的意见,老人说没有意见,挺好,敢说话。他同时补充:“你这个年纪不要怕人有意见,就要大胆往前冲,不要受约束,还要‘杀出一条血路’”。

  感叹:一半是梦境一半是现实

  20多年前,香港中文大学教经政、教政治的老师在参观当年的蛇口后,相顾而笑“这里是不是有点乌托邦味?”袁庚说,无论是远方来客还是咫尺近邻的眼里,蛇口有点神秘感。然而,但愿将来没有人会写《关于20世纪80年代南头半岛上一个美丽的幻想》之类的书。

  20多年后的今天,“蛇口试管”里孕育的工程招标、人才合理流动,住房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然而试管里的部分经验却在后来的现实中“流产”。两天前,袁庚回避了这个问题,他只是说“那都是过去的事,人们对事情的认识总是需要一个过程”。而在两年前他跟涂俏谈起此事时,他在沉默了很久之后,说了一句“一半是梦境一半是现实”。

  而在他曾经的手下乐俊人先生的回忆里,早在10年前,袁庚曾经感慨“现在既得利益者已经形成,我希望后来的人更聪明,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探望袁庚”视频资料请登录奥一网浏览。)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南方都市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法律顾问:梁香禄、肖曼丽、罗志明 侵权举报电话:020-87366331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