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的215本剪报是老翁的“硬家底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9日02:13 沈阳网-沈阳晚报

  

收藏的215本剪报是老翁的“硬家底儿”

  老人以剪报为乐

  215本剪报手册、10多个获奖证书、264期黑板报,外加一份遗嘱公证书。84年来,家住铁西区北一西路21甲30号37栋楼的高志宽老人积攒了这些特殊的“家当”,并为之骄傲着,快乐着,忙碌着。他说:还要不断扩充自己的“家当”。

  “公证”约定身后事

  “我死后,不要搞遗体告别,不留骨灰,不举行任何形式的悼念活动,要将遗体无偿捐献给中国医科大学做科研……”1997年,74岁的高志宽立下这样的遗嘱并郑重地写上自己的名字。“器官移植给病人也好,遗体被解剖科研也好,我只希望死后也能做些贡献。”高老说,最初与家人说出捐赠遗体的想法后,就遭到家人的一致反对。一年间,他和家人争执过,但最后家人终于被其说服并进行了公证。

  黑板报四年不“断捻”

  2004年1月16日,在社区的黑板报上,高老写了他的第一期内容:《一份祝福飞万家》。此后,无论冬夏,他坚持每周一更换内容,如今已经出到了第264期。

  “板报的内容多是我20多年来收藏的剪报,仅《沈阳晚报》的《求医不如求己》我就收录了近40期,还有《科教视野》我也装订了一本。”1月28日,高老将自己的“家当”一一摆在记者面前:215本剪报,分门别类装订,其中涉及养生、房产、持家及儿童教育等等。高老说,剪报虽然粗糙,但却经常派上用场,很多居民还曾向他借阅,而还有居民特意记下板报的内容找他一起讨论。

  眼里容不下“事儿”

  看见母亲恶狠狠“教育”孩子,他上前耐心劝解;看见报纸上有人求助,他立即跑去送钱;知道社区开庆祝会,他闷在家里做150多串糖葫芦送去“慰问”……

  老人说,尽管自己经历了84载春秋,他遇见了很多事,因为“忍”不住要管,所以其中也不乏让人责难过,对此,他只能一笑了之。“死了都是零,但活着就应该有内容,我就是这么想的。”望着窗外,老人眼里充满阳光。

  本报记者 刘宏伟

  社区记者 崔汝棠

  摄影 孙海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