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渑池黑出租现象:经营权之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31日12:01 南方周末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柴会群

  记者手记

  黑出租是中国每个城市公共交通领域的共有现象,大小城市无一例外。由于存在宰客、偷漏税等现象,黑出租车被管理部门视为“毒瘤”,提及无不“欲除之而后快”,但迄今为止,记者目力之所及,还没有发现哪座城市的黑出租车真正被有效治理的。

  一筐桔子,如果坏了一两个,可能是桔子本身的问题,如果坏了一半甚至更多,那么就可能是筐的问题。出租车行业亦然。如果出了一半甚至更多的黑出租车,我们不得不质疑出租车管理制度。

  黑出租车现象,其实是我国出租车管理制度的必然结果。这个管制制度的核心,就是出租车经营门槛的设置,这个门槛按出租车业的规范说法,就是经营权。

  渑池出租车司机刘师傅花了6万元从公司老板手中买下那辆奥拓出租车时,曾经一度纳闷,这辆原本只卖3万元的车,为什么挂个顶灯、安个计价器之后,身价就翻了一番?在温州,一辆出租车一度炒到100万元。是车值这个钱?错了,车连五分之一的钱都不值。值钱的是经营权。

  出租车经营权为什么会值钱?是因为出租车可以赚钱,更准确一点地说,是它可以在政府允许的前提下赚钱。如果政府允许所有的车都可以成为出租车,都可以赚钱,那么经营权就一文不值。所以说,经营权值钱的原因,还是因为政府设置的那个门槛。

  为什么要设置出租车进入门槛?最冠冕堂皇的理由是:控制出租车数量,避免城市交通拥堵。

  但这话若让出租车司机听了,不免会生气:凭什么上私家车、公家车不拥堵,一上出租车路就会拥堵了?

  这个理由其实站不住脚。在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学者余晖看来,真正的原因在于利益。

  出租车设置“经营权”门槛之后,就有了价值,这个价值理论上归政府,但在实践中却被细化至出租车公司、相关主管部门手中。

  实际上,在现有管理模式下,围绕着出租车经营权,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出租车公司、相关主管部门等构成的一个既得利益群体。出租车经营权如果取消,利益的格局将会出现颠覆性调整,而这为利益攸关方所不能容忍。

  然而,出租车经营权之祸却在日益凸显。就渑池黑车而言,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是,如果出租车准入门槛不取消,那么黑车就永远有生存的广阔空间,也就“拓宽”了管理人员的寻租空间,导致查处效率的降低,从而又引起正规出租车的不满。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除了导致黑出租现象,出租车经营权也在其他方面结下恶果。5年前,著名记者王克勤一篇《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让人们看到了京城出租车司机因为要交沉重的“份钱”而生活多艰。所谓的“份钱”,也正是所谓的“经营权出让金”。因为这个“经营权”是在出租车公司手中,所以司机必须交“出让金”才能开车。事实上,北京并非全国“份钱”交得最多的,在上海,一辆出租车一月的“份钱”在1万元以上,一名出租车司机每天必须开到500元以上才可以保本。

  近年来,人们注意到,在银川、郑州等地,相继出现出租车司机群体性事件。细究下来,事件的起因和根本,无一不是经营权问题。

  余晖曾考察过国外的出租车业,他发现许多发达国家的城市并没有设置出租车的数量门槛,相反倒是设置了出租车从业者的素质门槛。然而我国的多数城市,出租车行业的门槛其实归根到底只有一个:钱。

  余晖认为,对于出租车业因经营权引发的各种难题,惟有取消出租车的数量管制,才会从根本上解决。当然,由于在经营权制度下,又形成了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亦不是单靠取消管制所能解决。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而不是视而不见一味拖延,无疑在考验主政者的政治智慧。

  一个制度性的错误一旦发生,接下来就是衍生出一系列小错误。然而除非大的错误以较大代价获得纠正,否则小错误永远无法避免。这正是渑池黑出租困局之所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