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南方“防寒机制”相对薄弱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31日12:09 红网
1月30日,温家宝在广州火车站看望旅客。这是他登上一列即将发往南昌的火车与旅客交谈。 “难道没有应急方案? “难道没有应急方案?”这是饱受煎熬的乘客们反复质疑的问题。 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矫梅燕说:“1月10日第一次雨雪天气出现前,我们把有关情况上报给了国务院,雨雪天气出现后,国务院根据我们的预报给全国发了紧急的通知。第二次雨雪天气出现时,我们与交通部又联合发布了这种紧急通知。实际上,对此次出现的灾情,政府还是相应部署了一定的应急措施。”“1月12日,湖北省政府就启动了紧急预案,全力做好防风、防雪和防冻的各项工作。”湖北省应急办值班人员告诉记者,武汉、襄樊、十堰等城市启动了“冰冻天气”融雪防冻工作预案。“武汉市还没有应对暴雪的经验,就可能导致扫雪设备缺乏。”武汉市委宣传部新闻处工作人员承认。 李泽椿院士认为,南方“防寒机制”相对薄弱。“一些受灾地区以往降雪不大,应对这种状况的经验和技术都不足。” 他说,极端天气随机性较大,又具有转折突发性,成因更为复杂,预测就更困难。 南方修建的一些高架桥坡度太大,一上冻就成了“高山速降滑道”,越野车都爬不上去;自来水管有很多裸露在空气中且没有保温层,一晚上就能冻爆并结成几米长的冰凌;在基础设施维护方面,除冰、扫雪机械设备严重不足,只能靠“人海战术”与自然对抗;车辆普遍没有配备防滑链,司机冰雪天行车经验也不足,导致路面交通事故剧增。 “越是现代化越是具有脆弱性,通信中断,线路倒塌,机器一出故障,备用设备应及时保障。”李泽椿院士说,要事先采取各种应对方案,比如铁塔的安全系数要提高,公路的坡度不能太大。 此次自然灾害再一次对完善公共危机管理体制提出了要求。李泽椿院士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日本先进的灾害防御意识值得借鉴。日本注意对国民进行地震防御等灾害演练,公众才会在突发灾害面前从容不迫。“这次雪灾提出了另一个问题:现在国家电网系统的设计标准,跟过去要有所不同,应更多考虑到极端气候现象的影响。”矫梅燕说,“这次危机也促使我们思考,怎么从气象的角度来为工程设计提供更多的服务。公共工程在设计上都要考虑到极端气象灾害因素的影响。” “我们还将要面对100万人” 因为京广线至今仍然梗塞,大量旅客仍然被迫滞留。 而对政府来说,最关键的问题是:广州站到底卖了多少张票?退了多少张票?已经送了多少人走?他们想在一片混乱中弄清楚一点,广州火车站还将面对多少人流? 1月29日下午,广州市春运总指挥甘新拿到了这个数字:春运以来,广州站共计发送旅客70万人,退票15.4万张,但广州站已售票的始发旅客约187万。“我们还要面对100万人的压力。”甘新说,这已经相当于一个中型城市的人口。另据广铁方面称,截止到1月30日16:00,退票数已经达到58.6万张。 而26-29日,广铁方面称开行了363列客车。但仍有20万人滞留火车站。据广州地区春运指挥部预测,铁路春运高峰将在2月1日到来,直到5日。人潮将像滚雪球,越积越多。 依照铁道部的紧急措施,不出几天,秩序将恢复正常。广州火车站软卧候车室的一位工作人员联想到1998年春运。因为天气的原因,那时,广州站滞留了大量乘客。两天后,天气好转,危机12个小时内被化解。 但在未来三天,暴雪和大雨仍将席卷中国南部。广铁集团宣传部部长刘梦书28日向公众宣布,“由于恶劣的天气还将持续,加之之前连续几天的运输秩序完全打乱,广州站要想在短时间内恢复相当困难”。 1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现在广州火车站,他从湖南长沙赶到此地。8:25,这位亲民总理最先来到一站台,还将食物送给三号候车棚的一位重庆旅客。 此前,他对随行的国家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说:“首先解决长沙到韶关这条线路的电力安全和铁道畅通。解决完了,全国就有信心了。” 而这种信心也在风雨里的人群中传递。在广州站,一位等待了三天三夜的旅客接受采访时说,“只要还有希望,我就要等下去”。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苏岭 孟登科 姚忆江 发自广州 (感谢诸多网友读者致信《南方周末》。鞠靖、杨阳对本文有贡献)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