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80后” 过另类春节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8日07:39 每日新报

  春节应该怎么过?大多数人都觉得,应该和全家人一起吃饺子、品尝美酒佳肴,围在一起看春节晚会。不过,80后的“拼客”、“驴友”、“换客”等新新人类可不这么认为,他们正在以另类方式,向传统的春节发起挑战。

  年三十和全家人一起吃年夜饭,初一到奶奶家吃饺子,初二跟妈妈“回娘家”……年复一年的传统过年“模式”,年复一年的“旧面孔”,让喜欢接触新奇生活的80后有点“腻”了。于是,他们之中,一些已经成家立业,或是刚刚步入成年的“小大人”,率先过起了另类春节,体验起新鲜的过节方式。

  吃:“发小儿”年夜饭团聚

  谢鹏是他们这个“发小儿”圈子里的“大哥”,早在2个月前,不安分的他就开始和几个“发小儿”朋友,商量着如何度过成家后的第一个春节。这不,在他的号召下,他的几个好友都没有在家吃年夜饭,而是带着妻子,来到“大哥”家“团聚”。十几个男女青年每家做一道拿手菜,表演一个特色节目,与其他人一起分享。这里没有长辈、这里没有“老例儿”、这里也没有红包,却同样有热闹的气氛、刺耳的鞭炮声、刺鼻的烟花味。

  “饺子熟了,趁热吃啊。”当系着围裙的谢鹏端着热腾腾的饺子上桌时,恰好是辞旧迎新的时刻,这顿属于80后的年夜饭也接近了尾声。“这样过年挺特别的。”去年刚刚成家的张晓明觉得,虽然离开了“家”,离开了亲人,但这次特殊的年夜饭、特殊的聚会,让他第一次体验到他组成了“完整小家庭”的感觉。

  玩:“拼客”彻夜狂欢

  与谢鹏这些从小玩到大的“发小儿”相比,拼客一族的过年方式则前卫得多。从1个月前,拼客“深沉的海”就开始张罗着午夜狂欢,他在天津的很多BBS上发帖,征召初一凌晨跟他一起活动的“夜猫”。让他自己都没料到的是,这条帖子发出后,竟然先后有100多个“族人”回复,表示愿意和更多陌生的“族人”度过特殊的春节。于是,年三十晚上,这支庞大而又陌生的团队,一起送走了“金猪”,迎来了鼠年的第一缕阳光。

  “大家都是第一次见面,可一句句‘过年好’、‘春节快乐’等‘通用’祝福语句,很快消除了大家之间的陌生感。”众多拼客觉得,虽然他们远离了传统的春节,可也正是传统的“年”,把他们这些原来根本不认识的朋友联系到一起。

  乐:“驴友”“换客”忙郊游

  虽说现在不是出游的黄金时段,可“驴友”、“换客”却早就闲不住了。记者从天津几家户外俱乐部了解到,不少“驴友”早就联系好了,准备正月初一给长辈拜年之后,就到附近的地方走走,体验不同地域的春节民俗。在他们眼里,过年就应该快乐,过年就应该到最有年味的地方去,只有这样,来年才能把新的过年方式带回自己的家。

  各地思想前卫的“换客”也有很大的动作,一个星期前,天津的李林就和上海的张佳在网上商量好了,他们决定,从大年初二开始,两个小家庭彼此交换房门钥匙,到对方的城市住上几天,体验一下两地过年的不同习俗。“虽然将要去的是陌生的城市,可因为有特殊的住处,所以,‘家’的感觉一点都不会减淡。”

  显然,“拼客”、“驴友”另类的过年形式,向传统的过年形式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不过,在他们自己的眼里,他们这并不是“造反”,而是在追求更新、更完美的特色春节。的确,春节是只有中国才有的特色节日,在这个时候,吃饺子、拜年、放炮等方式,都是最原汁原味、最基本的过节方式,虽说这些80后没有和家人一起看春晚、一起吃年夜饭,可无论是和“发小儿”聚会,还是和“族人”狂欢,都离不开拜年、放炮几个“基本元素”。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在别人眼里,他们的过年方式过于另类,但他们觉得,过年的花样改变了,可年味儿却一点没有丢失,因为在他们心里,中国年的“核心”永远不会改变。

  新报记者 周白石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