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指春风 迥不可及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3日17:25 外滩画报
十指春风迥不可及
展出作品

十指春风迥不可及
展出作品

十指春风迥不可及
展出作品

十指春风迥不可及
展出作品

  十指春风,迥不可及

  顾绣作品常先临摹宋元名画,再作刺绣,如《宋元名迹册》之一的《洗马图》,契合元代著名画家赵孟兆页的风格;《米画山水图》,是根据宋代著名画家米芾和米友仁父子之画绣制;《花溪雨隐图》则是摹绣元四家之一王蒙的画作。为追求绣品的完美,顾绣有时先在底面上施以墨彩,再绣边线表现物体形象,有时则在绣好的作品上加画。如《钟馗像》,衣物和身体的轮廓由斜缠针勾勒,小鬼头顶的花果用齐针和套针表现,小鬼的须发和身上的圆斑混用接针、滚针和钉针,长剑采用片金线粘着,剑柄和腰带头用钉金点缀,人物脸部和双靴踩着的小鬼则仅以简单的齐针和套针绣出眼白唇齿,以寥寥散针勾出眼睑,并突出皱纹和朝靴的破损处,其余大部分由笔墨完成。

  据说顾绣技法得传于宫廷内院,其针法复杂多变,用色线种类之多非以往任何绣品能够比拟。江南的传统染色工艺,在明代已达到整体系统化的程度,单色染已发展至顶峰。顾绣既能“劈丝细过于发”,又善于使用合线法,将不同色相或色度的丝线捻合施针,造成视觉上的混合而产生新的色相,或形成独特的肌理,且所用材料不止于丝线,蒲草、马鬃、发丝、雀羽皆取之于自然而有浑然天成之妙。

  顾绣题材十分广泛,举凡山水、竹石、人物、花卉、鸟兽、禽鱼,无不为之。此次来沪的展品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大概要属韩希孟在崇祯十四年(1641年)所绣的《花卉虫鱼册》和有“皇明顾绣”绣印的《十六应真图册》。

  陈子龙在《花卉鱼虫册》题跋中称之“生气徊动,五色斓发”,董其昌题跋则将韩希孟赞为“旅仙才士”。这绝非过誉,韩希孟针下,触须高扬的络纬(虫名,俗称纺织娘)轻盈地在野花上振翅而鸣,游鱼闲戏于落叶点缀的澄清池水,河虾在摇曳水藻间觅食,怕是以纳博科夫那细密整饬的鳞翅目学家的眼光考量,也会为其精巧与呼之欲出的盎然野趣而赞叹不已。

  看到《十六应真图册》,方知“以手扪之如虚空”之言不虚。整幅作品平滑如纸,即使把脸贴到咫尺之近,仍难辨画绣。绣卷上十六位承佛敕命永驻世间守护正法的罗汉,施以深浅不一的黑、灰、白色,有明暗有层次,由不同针法变幻出的线条变幻自如——实际上,这幅作品根本了无针痕缕迹,你只能看出或流畅圆曲或遒劲方折的“笔触”。(文/顾湘)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