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民仍保持正月初七享用“七样羹”习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4日14:39 金羊网-羊城晚报

  老父一一打电话 要儿煮食七样羹

  

汕头市民仍保持正月初七享用“七样羹”习俗

  上图:菜贩把七样菜配齐了卖

  本报汕头讯 记者杨媛、实习生黄丽琼摄影报道:正月初七吃“七样羹”是载入潮汕民俗史的传统习俗。昨天,汕头市民纷纷上市场采购七种蔬菜回家做“七样羹”,他们说,虽然菜价上涨,但这道适合阖家享用的“七样羹”既有好意头,又可调理春节吃多了大鱼大肉的肠胃,不能不吃!除农贸市场、超市为市民准备了品种丰富的新鲜蔬菜外,市区一些酒楼宾馆也推出“七样羹”特色菜。

  菜贩早早配好七种菜

  “七样羹,食后变后生(年轻)!”正月初七是“蔬菜节”,家家户户要吃“七样羹”。吃“七样羹”,顾名思义就是将七种蔬菜放在一起煮了吃。据老人介绍,往昔买“七样羹”要在不同的菜摊上精挑细选,如今,不少菜贩早早为买菜人配好了七种蔬菜。汕头市金砂市场菜贩王大妈说,平时她只卖自家种的两种蔬菜,今天例外,去了蔬菜批发场多拿了五种菜,配好“七样羹”的所有菜种,好卖!市民陈女士说,今年的菜价比往年贵了许多,好多青菜都要每公斤8元,但菜贩帮她配好“七样羹”的七种蔬菜!不过,菜价高并未降低市民吃“七样羹”的热情,他们说,不会轻易改变这一传统,只求个吉祥。市民郭大爷说,他的几个孩子在外地回不了家,他还一一打电话吩咐他们自己煮“七样羹”吃。

  七样羹已非传统搭配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晋时,南人以七样菜为羹。”说明晋时已有“七样羹”的习俗。至今,潮汕地区还流传着关于“七样羹”的传说:正月初七是女娲氏造人的日子,“人日”必须吃一种用七样青菜做成的饼食,后来改为直接吃七样菜。也有专家认为,“七样羹”应该缘于先民对春天、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感恩。

  据潮汕民俗史料记载,“七样羹”是指大(芥)菜、厚合、芹菜、蒜、春菜、韭菜、芥兰等蔬菜同煮。如今,市民煮“七样羹”并不局限于这七种蔬菜,不少人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搭配。不过,芥菜、厚合往往必不可少。“七样羹”取蔬菜的谐音,每种蔬菜都有美好寓意:大(芥)菜意喻发大财,厚合是合家平安,芹菜是勤快、勤劳致富,青蒜表示会算数、有钱藏,春菜代表春回大地,韭菜象征长长久久……

  (编辑:kaizoo)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