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借甲鱼的名卖海参(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4日15:20 央视《致富经》
在当时,这套看似正常的加工方法,最后加工出来的海参却出了问题。 王晓芹:“结果火候煮不好的时候,放到保温箱里发,第二天,第三天再看,它就烂掉了,所以烂了一箱一箱的,很多的。” 经过和有经验的人打听王晓芹才知道,加工海参失败的原因。 王晓芹:“那是因为没煮到火候,后来才知道,是因为火候煮的不到的情况下,水分没有放掉,所以它就愿意烂掉。” 第一次海参加工失败虽然让王晓芹损失了十万多元。但这并没有打消她研究海参加工的信心。明白了海参加工失败的原因,王晓芹第二次制作起了海参。 记者:“你当时就这么煮的吗?” 王晓芹:“对” 记者:“你怎么不放油呢?” 王晓芹:“海参,新鲜的海参煮的时候不能放油,见油它就化了。” 记者:“怎么化了?” 王晓芹:“它就是上面有一种酶,见油它自然就是一个催化剂,自己就化成水了,所以一定不要有油,特别是新鲜海参在煮的时候。” 总结了第一次失败的教训,王晓芹师徒俩第二次注意了煮压海参火候。几天后她俩做出了可以直接食用的海参,并且起了个名字叫水发鲜渍参。 徒弟 周明学:“就是外表看着也漂亮,也不像人家说发的很大很大,口感不好,我们这样给它切开以后,凉拌吃起来效果挺好的,所以我们也觉得,我们也觉得,能卖的特别好。” 王晓芹以前在大连主要以销售甲鱼为主,她认为甲鱼卖价贵,每只150元钱左右,海参一斤168元。来购买甲鱼的消费者同样也有购买海参的消费能力,于是王晓芹就把海参放在了甲鱼摊边上销售。 卖了一段时间后,柜台上出现的一次顾客投诉,让她撤下了所有的海参产品。 徒弟 周明学:“就顾客就来投诉我们,发了老大的脾气了过来就是投诉我们,这事情反正挺大的。” 王晓芹:“一个老教授的电话说,晓芹,你用什么方法发的海参?发的那么漂亮,那么大,回到家里呢,结果用水一烫,就又缩小了,又硬了,你是不是在骗人,我听了当时听了这句话,心里特别的不舒服。” 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浪费了几十万元的鲜海参做实验。最后换来的产品不但没有得到顾客的认可,反而遭到了投诉,损坏了自己在顾客心中的消费形象。这件事件给了王晓芹一次沉重的打击,回到家就大病了一场。儿子李超看到母亲这个样子,心疼万分。 王晓芹:“就是本身做过四次手术都是挺严重的,本身就非常上火,所以说在家里,她的病情,身体和心理上承受很大的压力。” 王晓芹:“因为我本来就是,初衷就是想发制一种好的海参,让客户吃了高兴,客户吃了满意,结果他为什么说我骗他呢。”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