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高中因户籍难向农民工子女开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8日10:29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2月18日电 (“新华视点”记者 肖春飞 王蔚 刘丹)马上就要开学了,上海的初三学生都在为考上一所好的高中而跃跃欲试。但是在这座城市里,同样正在读初三的另外一个庞大的群体,却愁眉不展,不知道他们的高中在哪里。因为,他们是农民工的孩子。

  经过各级政府几年来不懈的努力,农民工子女已经能够在城市里放下一张平稳的书桌。在上海等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子女正在陆续享受与城市户籍学生同等待遇,但是,按照现行政策规定,农民工子女在九年义务教育期后必须回原籍升学。对于很多生在城市、长在城市但是没有取得城市户籍的农民工第二代来说,初中毕业,往往就意味着辍学。

  农民工子女初中毕业后怎么办?无论对城市还是对农民工来说,都是一个日益沉重的话题。

  初中毕业即辍学

  从江苏启东农村来上海打工的张雄伟经过21年奋斗,成为高级技师,收入不菲,身上还有很多第一:上海建工集团第一个入党的农民工、上海市第一批农民工劳模。日前,他又光荣当选上海市第一批农民工人大代表。但是,纵然已有相当声誉,他也无法解决女儿在上海初中毕业后读高中的难题。因此,张雄伟宁肯选择长时间的两地分居,受相思煎熬之苦,也要让女儿在农村老家读初中。

  在上海,有400多万像张雄伟这样的农民工,其中不少人的孩子生在上海、长在上海,有些人甚至根本没有回过农村老家。虽然很多孩子初中学习优秀,但薄薄一纸城市户籍,无情地横在他们与上海高中之间,无法逾越。

  “这些孩子从小亲近城市文化,习惯了城市便利生活,但因政策上的原因不能在上海进行高中阶段的教育,并且由于他们的父母在上海务工也无法送他们返回原籍读书,这样他们就会无学可上,无业可就,只能终日游荡在社区,甚至产生危害社会治安的事件。”张雄伟忧心忡忡地说。

  共青团上海市委、上海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的一项调查显示,初中毕业后,有约一半的来上海农民工子女留沪跟随父母一起经商、帮工,或进入成人中专、技校或其他中等学校就读,另有一半来沪务工人员子女散落在社会之中,处于就学就业两难境地。

  据2007年上海市教育事业统计,截止到2007年9月,上海接受义务教育的外来流动人口子女近38万人,其中初中阶段8万多人。

  “农民工进入城市打工已有近20年历史,现在全国已有上亿农民工,在城市出生、成长但不能取得城市户籍的农民工子女,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像上海,不少农民工子女都是生在上海、长在上海,但是初中毕业后,按规定他们必须回农村原籍就读,实际上,他们基本上都不会回去读高中,只能辍学在家。”上海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赵建德说。

  赵建德表示,农民工子女与父辈有很大的区别,“他们往往缺乏父辈吃苦耐劳的精神,但由于上不了大学,这个群体日后很难找到好的工作,还是跟父辈一样当农民工,很难融入主流社会,心态难免失衡。”

  他认为,如果他们考上大学,命运就会改变。但是,无法上高中,又怎么能考大学呢?

  “高中向农民工子女开放,非常困难”

  最近公布的上海市中招办法对2008年中招报名条件作了一些调整,增加了父母一方原属上海市常住户口的上海市应届初中毕业生、地市级及以上政府驻沪办事机构有关工作人员子女(须为上海市应届初中毕业生)可以参加上海中考,此外,来上海投资的台湾人士子女、港澳和华侨子女及外籍学生,由原允许报考普通高中学校调整为可报考上海市高中阶段各类学校。

  上海教育界诸多人士认为,上述能够参加上海中考的人数较少,目前上海高中对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子女开放,条件还不成熟。

  “目前高中教育可以给农民工子女留一个小口子,即学校有权推荐特优学生一至二名学生,经考察合格进入高中学习,为优秀学生提供一条发展的道路。”金山区蒙山中学名誉校长、上海市人大代表周纪平说,他多年研究农民工子女教育,呼吁教育公平,但他同时认为,目前高中教育暂不宜全面开放。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非常希望城市高中能够向农民工子女开放;但是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尤其是从政府资源来看,城市高中目前向农民工子女开放,非常困难。”上海市人大代表、嘉定区教育局副局长朱芳说。嘉定区地处上海远郊,50余万户籍人口,但外来人口已超过70万。

  教育界人士认为,假如农民工子女在上海读高中,会遇到各种现实的问题:例如,上海高考有自己的试卷,全国其他一些省市高考或考全国卷,或考地方卷,农民工子女在上海读高中,教材是一个大问题;又如,按规定,应到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这以后也是一大问题。但是,最大的问题,还是财政这一块如何解决。

  “教育经费都是按户籍下拨,比如一个安徽籍农民工的孩子在上海读书,但这个孩子的教育经费是下拨到安徽的。”朱芳说,解决农民工子女读高中的问题,要小步走,政府要有一个超前规划,而且是以全国一盘棋的思路来做这件事,否则,只是靠一个城市的自觉行为,难以进行。

  朱芳认为,在全国步调不一致的情况下,上海高中这个口子目前还不能开,否则,大家都涌到上海来读高中怎么办?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