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走马贺兰山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8日14:28 《人物》杂志

  文/陈英华

  去年夏天,我利用假期去银川旅游。其实去银川的想法在我心里已经埋藏好久,这不仅因为宁夏在我的旅游地图上还 是一个空白,更因为上小学的时候读岳飞的《满江红》“……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就曾对贺兰山展开过很多遐想。而今 ,我对银川的情结源自两点:贺兰山的岩画和西夏王朝。在绵延百公里的大山上万千幅的岩画遍布其间,记载了逾千年的文化 和历史,这样的大作品哪里有?一个在历史上“虽未称国而王其土”达347年,称帝时间达189年的王朝不入正史,几被 人们遗忘,只在如《宋史》、《辽史》及《金史》这样的正史中有片章介绍,真实的国名鲜为人知,这样神秘的王朝哪里找?

  贺兰大作

  “贺兰”一词为蒙古语“骏马”之意。古人称此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历史上关于贺兰山的诗作流传甚多 ,除了岳飞的《满江红》,唐朝王维有《老将行》:“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寺得胡马骑。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与岳飞不同的是,王维曾经是到过宁夏的。明代,“贺兰晴雪”为宁夏八景之首,出现了许多咏“贺兰晴雪”的作品,如 明朝王逊有:“贺兰西望矗长空,天界华夷势更雄。岩际云开青益显,峰头寒重雪难融。清光绚玉冲虚白,秀色拖岚映夕红。 胜概朔方真第一,徘徊把酒举无穷。”直至现代,咏贺兰山的诗作依然为文人所青睐,于右任曾有《出宁夏望贺兰山积雪》: “贺兰山下作中秋,山上雪飞已白头。垂老才知边塞苦,轻驱十万出灵州。”千年的贺兰沧桑成为文人感怀不竭的主题。

  立银川西望,就是雄峻的贺兰山,从银川出发看贺兰岩画最近的地方是贺兰口,位于银川市的正北偏西,距市区近6 0公里。从市区穿老城过新城,向北经过热闹的镇北堡西部影城,泛着浅浅的青紫色的贺兰山就立在了你的面前。

  贺兰口现发现岩画有5600余幅,分布在山谷两边600多米的石崖上,谷中有一条清澈的小河涓涓而下,据说小 河四季流水不断。进入岩画群,每一幅岩画就需要你自己去寻找,凡有代表性的岩画旁边会贴一个红色的小圆点或插一面红色 的小旗作为记号。贺兰口岩画以人像最有代表性,其数量占岩画总数的一半,由于年代跨度大,风格也有很大差异;其次为牛 、马、羊、鸟等大型动物以及狩猎、祭祀等场面,还有些岩画旁刻有西夏文字。关于贺兰山岩画的凿刻时间现在学术界大致认 为是从春秋战国到西夏时期。在这漫长的时间跨度里,先后有西戎、羌氐、匈奴、鲜卑、突厥、党项等许多北方少数民族游牧 生息在这里。

  贺兰口标志性的一幅岩画被人们称为“太阳神”,已成为贺兰山岩画的一个符号。幅面约有六七十平方厘米,位于小 河西侧一块距地面30多米高的石崖面上。由于它的知名度很高,石崖上黑黑的拓印痕非常明显。山上多数岩画有小路可到达 ,而有些作品则需要观者有追求“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勇气。在这种纯自然的环境下看历经千年的作品,重要的或许不是看全 所有的作品,而是能够找到某种感觉,体悟到当年这些创作者们创作时的心境吧。

  贺兰口岩画只是整个贺兰山岩画的一部分,与其同样有名的还有自北往南如黑山峁岩画、广武岩画、照壁山岩画等岩 画群。这些岩画在风格和内容上均有各自的特点,其中的一些代表性作品在宁夏博物馆里有藏,观贺兰山岩画无疑是岩画艺术 爱好者的一次盛宴。

  西夏的那些事儿

  银川的历史最早可溯到新石器时代。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在这里设置的廉县是银川最早的县级建制, 汉成帝阳朔年间(公元前24年前后)所建北典农城(俗称吕城)是银川建城之始。西夏是在银川建都的唯一的王朝。

  从地理位置上看,银川东据黄河,西靠贺兰山,在军事争战中处于较为有利的位置。

  党项族原是古代羌族的一支,隋末唐初活动在“东至松州,西接叶护,南界春桑,北邻吐浑”一带,“有地三千余里 ”。唐时由于随李唐王朝作战有功而被“赐李姓”,它在历史上“虽未称国而王其土”始于881年,这前一年黄巢起义军攻 入长安,当时的党项首领拓跋思恭对起义军作战有功,受唐僖宗嘉奖,赐名为定难军。五代十国时期中原政治的昏弱给党项族 以空前的发展空间,经过几代人的苦心经营,1033年,党项族将银川(当时称兴庆府)确立为自己的政治中心,此时的元 昊正在为称帝做准备。他效仿宋朝的制度对党项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今天看来在文化上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成就是西夏文字 的创立。关于西夏文字的创造者一般有三种说法,《宋史》记载:“元昊自制番书,命野利仁荣演绎之,成十二卷。”《辽史 》为“德明(元昊父),制书十二卷,又制字若符篆。”沈括的《梦溪笔谈》认为:“元昊果叛,其徒遇乞先创造番书,独局 一楼上,累年方成,至是献之。”

  作为中国二十多种民族古文字之一的西夏文,借鉴了汉字的笔画和构成原理,除很少一部分是直接创字外,绝大部分 是合成造字。至今传世的还有西夏时期印制的夏汉双解语汇辞书《番汉合时掌中珠》。这成为西夏文化的代表之一。

  从元昊1038年即皇帝位建国,历十代帝王,平衡宋、辽、金、蒙的关系成为西夏历代统治者外交的首要问题。北 宋时期,西夏的战略是联辽抗宋,初期通过与北宋的几场战役:包括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之战以及定川之战,尤其 是好水川之战西夏军大胜,宋军死伤达万余人,使宋朝大尝苦头,同时通过与辽的战与和,使西夏确立了与宋、辽鼎立的局面 。全盛时期,西夏拥有二十二州,曾“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倚贺兰山以为固。”

  元昊在位10年有余,至1048年正月十五日,元昊被废太子宁令哥刺杀,起因是元昊为宁令哥娶妻没移氏,见其 貌美竟自纳为后,一代开国帝元昊成为父子情仇的刀下鬼。

  值得一提的是,在元昊死后的50多年里,西夏政权大多数时间实际上是被三位皇太后所操控。元昊死后,幼帝谅祚 仅周岁,其母没藏氏把持朝纲十余年,后在一场宫庭仇杀中被杀。6年后,谅祚卒,新帝秉常继位年仅8岁,其母梁氏摄政。 18年后梁氏卒,第二年,也就是1086年,秉常卒,其子乾顺3岁继位,梁氏家族的第二位皇太后成为政权实际控制者。 这第二位梁氏皇太后甚是厉害,曾多次亲帅军队与宋朝作战,最为惊险的一次是在1092年10月,梁太后帅十万大军攻打 环州,数日不克,后被宋军包围,夏军死伤惨重,梁太后只得将首饰全部丢弃,换去华服才得以逃生。此后,辽国不满梁太后 在国内的专横,于1099年派使臣用毒酒将其毒死。

  1139年,16岁的仁孝即位,仁孝帝重文轻武,他在位54年,是西夏10位帝王中在位时间最长,也是最长寿 的一位。他当政期间西夏社会进入鼎盛时期。仁孝编纂了《天盛年改定新法》、《新法》等法典以及《番汉合时掌中珠》。《 宋史》记载:“始建学校于国中,立小学于禁中,亲为训导。”“尊孔子为文宣帝。”“立翰林学士院。”

  13世纪初,蒙古迅速崛起。在夏、金、蒙的关系中,西夏的统治者错误地采用了“联蒙抗金”的战略,但成吉思汗 的大军却并没有把西夏放在眼里。1226年成吉思汗第六次亲征西夏,第二年年初,蒙古大军兵临中兴府(今银川)城下, 六月中兴府发生地震,被困半年之久的城中已是粮尽援绝。7月,成吉思汗突得重病,立遗嘱:“每饮则言,殄灭无遗,以死 之、以灭之。”不久,末主投降,蒙古军队屠城,在返回途中至萨里川成吉思汗病死。为防止生变,将末主杀死,西夏灭亡。

  崇尚白色的王朝

  1909年6月,俄罗斯人科兹洛夫在黑水城发现了“伟大的塔”内丰富的西夏文物,从而使消失了几个世纪的西夏 文明再次走入世人的视野。在出土的西夏文物中人们第一次知道了西夏的国名叫“大白高国”。

  1972年,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被发现。此后西夏王陵经多次调查、测绘和发掘。经过30多年,确 定的西夏王陵规模为东西宽5公里,南北长10公里,总面积近50平方公里,其间分布9座帝陵、253座葬墓。每陵各为 一组完整的建筑群,占地面积均在10万平方米以上,坐北朝南,呈纵长方形格局。目前供游人参观的仅是9座王陵中占地最 大、保存最完好的3号陵,此陵被学者认定为西夏开国帝李元昊的墓地。

  在历年对西夏王陵的发掘中,有几项重要的出土文物可以代表西夏文明的历史高度。有3尊造型完整的人面鸟身的“ 鸟人”被复原。它被认定为《阿弥陀佛经》中记载的“迦陵频伽”。“迦陵频伽”是梵语的音译,汉语译作“妙音鸟”,传为 喜马拉雅山中的一种鸟,能发妙音,应是佛教建筑上的装饰物。《旧唐书》记载中亚国家曾向大唐进贡“迦陵频伽”。这是西 夏史考古中首次发现“迦陵频伽”。另一个重要发现是在1977年,西夏陵墓101号陪葬墓出土了一件鎏金大铜牛,铜牛 造型生动传神,长120厘米,重188公斤,它代表了当时西夏高超的冶炼工艺,现存宁夏博物馆,是国家一级文物,现也 作为宁夏的标志出现在多种场合。而最能体现西夏雕塑风格的是西夏王陵石碑座,它与中原陵墓龟趺座迥异,为正方体人像石 座。屈膝跪坐、瞪目咬牙的力士形象,全身裸露,分男女两种,双臂上举,极具张力。

  随着西夏王陵的发现,人们开始将目光放在对西夏皇宫遗址的寻找上。根据现有的文献,一些学者开始尝试复原西夏 宫殿。

  去西夏王陵不远,有一个名叫滚钟口的地方,几年前,这里曾发现一座大型建筑遗址,被认为是西夏离宫所在,或许 就是元昊宫庭血案的发生地。此地出土了大量具有西夏特征的灰色瓦片和绿色、蓝色琉璃瓦及几十个刻在山石及石碑上的西夏 文字。特别引起注意的是6个保存基本完好的莲花形柱础,直径在90厘米至120厘米之间,据推测,当初的建筑应相当高 大宏伟,这也让我想到在宁夏博物馆内展出的一尊高达1.52米的巨型绿釉鸱吻,鸱吻为龙九子之一,常作为古代帝王宫殿 殿脊两端的装饰物,这些已出土的建筑部件或许可以让我们管窥西夏宫殿的宏大华美。尽管现存史料和出土文物有限,但按我 的推测,西夏宫殿甚至西夏王陵的主体颜色应为白色。党项族是一个崇尚白色的民族,《宋史》曾载元昊:“始衣白窄衫。” 况且,同时期辽和吐蕃的建筑以白色为主体已相当流行,西夏北依辽国南面吐蕃,宗教文化习性相近,因此这种可能性是存在 的。

  西夏时期,佛教盛行,皇室成员均笃信佛教。现在的银川佛塔众多,其中,位于银川老城区的承天寺就是始建于西夏 时期的寺院,这里现在是宁夏博物馆的所在地。寺内有被称为“西塔”的承天寺塔,塔高64.5米,是宁夏唯一有文献记载 始建年代的古塔。明代《弘治宁夏新志》记载:“承天寺塔在承天寺内,伪夏(西夏)所建,一十三级,有残碑可考。”《夏 国皇太后新建承天寺瘗佛顶骨舍利碑》载:此塔始于1050年,“役兵数万”,历时六年修成。塔寺建成后香火旺盛,元明 时期承天寺塔遭兵火和地震,至明初时仅“一塔独存”。明代的宁夏八景之一“梵刹钟声”即源于此。清乾隆三年(1739 年)的大地震,塔寺全部震毁。现塔为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重修,它与凉州(今甘肃武威)的护国寺、甘州(今甘肃 张掖)的卧佛寺同是西夏著名佛寺。

  禅院幽幽,古树参天,进入塔内沿木梯而上,每往上,空间越发狭小,虽盛夏,登11层及顶时已凉风习习。顺四周 的圆窗眺望,新老城区尽收眼底。各层檐角上挂有铁铃,微风吹来,塔铃叮当作响。700年过去,已物是人非,但或许这铃 声是相通的吧。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